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朱元璋为何要把孟子清理出孔庙?

揭秘朱元璋为何要把孟子清理出孔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91 更新时间:2023/12/31 13:36:19

朱元璋为何如此恼怒孟子

首先,这要从对儒生首鼠两端的朱元璋身上找原因。在朱元璋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既重用佛、道,又时而杀戮和尚、道士。对儒家、法家等也是如此,虽然他经常大骂李斯、韩非等法家,但他治国思想的精髓又多是从法家著作中生吞活剥而来的。

他一向标榜孔、孟,言必称三代,儒家思想似乎是他的惟一旗帜,但他在骨子里又实在看不起儒生。如他命令"有司造成均,凡士人肄习案座,皆以独木为之",人问其故,朱元璋回答说:"秀才顽,使之坚厚,毋败吾案。"(见《明朝小史》卷1)此虽小事一桩,但可以看出读书人在朱元璋心目中处于什么位置。明朝建立之初,不仅治理地方需要大量人才,而且南京中央政权也需要一批文人学士,朱元璋对于罗致治理天下的贤才包括元遗民,还是曾表现出相当的耐心与真诚的。对于一些早期投奔他的读书人,如宋濂、刘基、陶安等,他也一度都非常信任。建国前后,对他们也曾给以特殊优待。如把刘基看成是自己的诸葛亮、张子房(良),从不直呼其名,而尊称之为先生,这算是皇帝所能给予的最高礼遇了。

洪武初年,在制定处州府税粮时,朱元璋还专门为刘基的故乡青田县减免五合亩税,说是要"令伯温乡里世世为美谈"(《明史·刘基传》)。四先生之一的宋濂,更是一个标准的儒生。他曾做过朱元璋长子朱标的老师,并为朱元璋讲解经史和治国平天下之道。后来任起居注、翰林院学士、知制诰等官,主持修纂《元史》,被称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是朱元璋的文学、儒学首席顾问,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君臣关系相当融洽(见《明史·宋濂传》)。很早就跟了朱元璋的陶安,也同样受到礼重。朱元璋还亲自为陶安的府邸撰写"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楹联,使其门楣生辉,文士与荣。

但其他读书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尤其是攻陷大都后从元朝廷转投过来的那些读书人,最为朱元璋所鄙视,最突出的代表人物要推号称元朝"国史"的危素了。危素在元朝曾参与编修《宋》、《辽》、《金》三史,纂写《后妃》等传。明军入大都,"兵入府藏,垂及史册,公(危素)言于镇抚吴勉辈而出之。由是累朝实录无遗缺者,素之力也"(《玉堂丛语》卷4)。"危学士素以胜国名卿事我太祖,年既高矣,上重其文学,礼待之。一日,上燕坐屏后,素不知也。步履屏外,甚为舒徐。上隔屏问为谁?素对曰:'老臣危素。'语复雍缓。上低声笑曰:'我只道是伯夷、叔齐来。'"(见《前闻记》)如此学富五车之人,尚且受到如此轻慢,其他人就不用说了,动辄惨遭杀身之祸(见拙文《农民皇帝朱元璋的血腥文字狱》)。

朱元璋对历朝历代所给予各路神仙、名人的各种封号也不甚感兴趣。洪武"三年,诏革诸神封号",只是对孔子还算宽容,"惟孔子封爵仍旧。且命曲阜庙庭,岁官给牲帑,俾衍圣公供祀事"(以上见《明史·礼志四》)。洪武元年(1368年)二月"丁未,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明史·高祖本纪二》)。又遣使到曲阜致祭,使者临行前,朱元璋谆谆告诫说:"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朕为天下主,期大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成均,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明史·礼志四》)但当孔子的后人应诏不赴朝时,朱元璋又龙颜大怒。据史料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大将军徐达攻克山东济宁,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故乡曲阜正属济宁路,朱元璋便传令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元国子监祭酒孔克坚到南京去朝见。孔克坚犹豫不决,称病不出,只派他的儿子孔希学前往。朱元璋疑心这位袭封衍圣公看不起他这个出身微贱的皇帝,感觉受了莫大污辱,虽再三压抑,终是恼怒难消,便拟一诏书,快马送给孔克坚,说道:"吾虽起庶民,然古人由民而称帝者,汉之高祖也。

标签: 揭秘朱元璋为何要把孟子理出孔庙朱元璋为何

更多文章

  • 浪子燕青擂台英雄救美为何未抱得美人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浪子,燕青,擂台,英雄,救美,为何,未抱,美人,燕青,打擂

    燕青打擂,英雄救美,最终美人庞秋霞却死在自家人的手中,不仅没有抱得美人归,而且成了敌人。真的不可思议,到底是为什么?首先,浪子燕青就是浪子。柴进是小旋风,出自贵族人家,没羽箭张清本也是一员虎将,帅气十足的美貌将军与美丽的女将成夫妻,可谓是男才女貌,天生一对。而燕青,是《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是少有的

  • j揭秘:汉武帝在重病时为何要杀掉太子生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揭秘,汉武帝,重病,为何,杀掉,太子,生母,历史,记载,汉武

    据历史记载,汉武帝的最后一个夫人姓赵,家住在河间郡,也就是今河北省河间县。话说汉武帝有一次出外巡视,路过河间时,大队人马暂时休息下来,有一位大臣望见天空有一股“女天子气”,很不平常,望见的人见此奇异的气象,报告给汉武帝说:“这里必定有一奇特的女子。”汉武帝便命随从急去寻找。可是不知其姓名村户,如何寻

  • 黄巾起义的全过程 黄巾之乱如何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巾,起义,全过程,之乱,如何,爆发,黄巾,起义,又称,之乱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

  • 卫子夫为什么能受宠十多年并高居后位38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受宠,多年,高居后,居后,38年,历史,因为,它的

    历史,因为它的波荡不断,和其中所展现的人生百态,让人沉醉在它的魅力中,而笑看天上云卷云舒,淡看庭前花开花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代贤后,卫子夫,因其与西汉最著名的几个男人的直接关系,为她的传奇更增添了一些悲壮色彩。卫子夫从一介歌女成长为一代贤后,其中不知又有多少不为人道的故事。就其能够受宠

  • 文成公主入藏所带来的影响究竟多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文成,公主,藏所,带来,影响,究竟,深远,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时间是641年3月2日。这个时间的具体的日子或许有出入,但是年份的确是这样。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也不过十六岁左右,再来看看她的出生年份,约是623—680。如此推算,文成公主入藏时间大约是在641年。文成公主入藏的经过还相当曲折,相对于其他几个远嫁的公主来说,文成公主这次的和亲令唐太宗相当

  • 割让军事重地燕云十六州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割让,军事,重地,燕云,十六,割让,燕云,十六,在历史上,又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人是谁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又被叫做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这里易守难攻,而在历史上,燕云十六州曾经被割让,把这样的军事重地拱手让人,我们不禁好奇,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人是谁?石敬瑭剧照在混战当中,燕云十六州作为军事战略地,被强大的军队抢来抢去。在史书上记载的燕云十六州

  • 商朝时期的盘庚迁殷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时期,盘庚,迁殷,历史,影响,盘庚,迁殷,故事,事发

    盘庚迁殷的故事盘庚迁殷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盘庚是商朝的第二十位君主,也是一位才能比较出众的政治家。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商朝的内部局势十分混乱,爆发了所谓的“九世之乱”,列王之间为了争夺商朝的王位你死我活。盘庚迁殷的画像为了躲避天灾人祸,盘庚决定把读成迁到殷。但是原来的都城奄,商族人民已经

  • 揭秘赵括纸上谈兵真相:失败只因遇上了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秘,赵括,纸上谈兵,真相,失败,只因,上了,战神,赵括长

    赵括长平之战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电视剧《西风烈》赵括剧照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这一

  • 隋炀帝与隋朝服饰的发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隋朝,服饰,发展,关系,隋唐,时期,中国,裂变,统一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变统一,由战乱变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时期的章服制度,为唐代

  • 贾宝玉四大丫鬟之一的晴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宝玉,四大,丫鬟,之一,晴雯,怎么,死的,晴雯,红楼梦,服

    晴雯是《红楼梦》中服侍宝玉的四个丫鬟之一,她长得风流灵巧,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聪明过顶,个性刚烈,反抗性极强,敢爱敢恨。然而,她却遭到了残酷的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时候,把她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