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太极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众人推举还是抢的多尔衮的?

皇太极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众人推举还是抢的多尔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58 更新时间:2024/1/16 10:11:28

1592年,清太宗皇太极出生,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母为孝慈高皇后。史书上说他仪表奇伟,聪明过人,脸色红润。1615年,努尔哈赤将最初设立的黄、红、蓝、白四旗扩建为八旗,22岁的皇太极为正白旗主旗贝勒。

第二年,后金建立,努尔哈赤令四大贝勒共理政务,皇太极是四大贝勒之一。四大贝勒每月一人轮流值事,共同处理国家大事,权势显赫。他常随太祖征讨,运筹帷幄。1626年,努尔哈赤死,大贝勒代善以皇太极才德冠世,与其他贝勒一起请皇太极嗣位。皇太极推辞再三,但众人继续坚请,他只得遵从众人的意思,在沈阳即位。

1636年,他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自称宽温仁圣皇帝。可以这样说,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创者,而皇太极是清朝的奠基人,他是清朝开国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人物。

问题是后代的人们对皇太极的继位有许多疑点,大贝勒代善为什么自己不即位而非要拉了其他人一起请求最小的皇太极登基?皇太极自己说是不能违反众人的意愿而勉强嗣位,这样的一套做法是否有过分做作的嫌疑?对此,许多人见仁见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女真族选择继承人与汉人不同,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并不为他们认同,谁有才能,谁就有可能得到汗位。努尔哈赤最初挑选的继承人是长子褚英。褚英18岁时因作战勇敢被封为洪巴图鲁,即大勇士的意思,深受努尔哈赤的器重。27岁时封为阿尔哈图·土门,意为有谋略之人,实际上是努尔哈赤赞赏他善于动脑子。不过,褚英性格急躁,年轻气盛,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得罪了不少人。

不久,众贝勒及大臣有意发难,一再在努尔哈赤前说他的坏话,努尔哈赤渐渐对褚英有了看法。有口难辩的的褚英焚表告天,诉说自己的冤情,又被人告发是在咒诅努尔哈赤,不明就里的努尔哈赤于1613年愤然下令处死褚英。这样一来,皇太极就有了继位的问题。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说:“老汗临死前说:皇太极能完成我的意愿。”如此说来,皇太极的即位是努尔哈赤的意思,是顺理成章的。

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皇太极的继承汗位并不是努尔哈赤的意思,而是由诸贝勒共同推举的。努尔哈赤在褚英死后,未立嗣子,但确立了八旗制度和四大贝勒共理朝政的制度,即汗位的人必须由诸贝勒共同推荐。努尔哈赤死的当天,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贝勒(指皇太极,皇太极在四大贝勒中年龄最小)才德冠世,特别得到先帝的看重,而且众人对他也诚心悦服,他应该继大位。”代善认为确是如此。

第二天,诸贝勒议事时,代善提出动议,请皇太极即位,各位贝勒也表赞同。中间确有相互推让的局面,皇太极前后有三天不同意即位,而代善等人硬是拉着他登上了汗位。与各个时期刀光剑影的争抢形成鲜明对比的这种推举,并不是不可置信的,而是极有可能的。

因为后金民族崇尚武功,而皇太极从小就出征打仗,努尔哈赤曾经说过:“皇太极将来是父兄的依赖,就像身体上一定要有眼睛一样。”这样看来。皇太极的军事才能确是超过其他人,谋略、威望也是在其他人之上。代善在诸贝勒中的资格最老,他一推举,其他人跟着呼应,才能卓著的皇太极就被推举了出来,这并不足为怪。

也有观点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从多尔衮手中抢来的,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先生就持这种看法。朝鲜著作《春坡堂日月录》说:“努尔哈赤临终前,对代善说:九王(指多尔衮)应该继位,但他年纪很轻,你可以当摄政王,以后传位给九王。代善认为这可能会使他人认为自己有夺位的嫌疑,遂立皇太极为汗。”蒋良骐的《东华录》记载了多尔衮自己的话也说“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意指皇太极是篡夺汗位的。

一些人由此推断皇太极为了从幼弟多尔衮手中夺汗位,不惜让多尔衮的母亲大妃纳喇氏殉葬。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的母亲,多尔衮年纪又这样小,他无论如何是不会被立为继承者的,这恰恰是多尔衮在为自己后来的“擅作威福”寻找理由。皇太极继位后,对多尔衮这个小弟弟关心有加,尽力提拔,两人之间感情深厚,夺位之说是无从谈起的。

也有观点认为无论是多尔衮还是皇太极,都不是努尔哈赤生前立的嗣位者,皇太极之所以能登上皇帝,是他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四大贝勒之间,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曾参预其父舒尔哈齐的叛乱;三贝勒莽古尔泰,生母因为偷藏金帛被处死,自己生性暴躁,不得人心;大贝勒代善最有竞争力,但由于与纳喇氏的关系,被皇太极使了计谋,让他在努尔哈赤前失去了信任,所以实际上皇太极是夺了代善的汗位。

这最后一种观点,实际上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皇太极用贬低他人的办法取得了汗位,而即位后,不敢大意,又用尽心计对付三大贝勒。努尔哈赤规定的四大贝勒轮流执政,至皇太极时,因三大贝勒都是兄长,朝贺时,他们和皇太极都南面并坐,实际上仍是共同执政。

1629年,皇太极以三大贝勒轮月执政,实在不好意思太辛苦三位兄长,让三大贝勒以下诸贝勒每人都按月理事,实际在削弱三大贝勒的权力。稍后,又设八大臣、十六大臣与诸贝勒共同议政。二贝勒阿敏因征朝鲜后不想回来,被皇太极历数十六大罪状幽禁起来,1640年死于幽所。三贝勒莽古尔泰在朝廷里与皇太极发生争吵,又拿出刀在手里摆弄,被削贝勒名号。

不久又改各大贝勒朝贺时与皇太极并坐的体制,仅皇太极一人南面中坐,莽古尔泰忧愤而死。代善因为宴请了莽古尔泰的妹妹,使皇太极大为震怒,代善几乎被削去贝勒名号。其他各旗贝勒人人震恐,只得服从皇太极的威势。代善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皇权的危胁,1635年,皇太极宜布了代善的四大罪状,革去贝勒名号,削夺职位。至此三大贝勒全部清除。

1636年,皇太极被拥立为皇帝,定国号为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太极庄妃真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13年,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贝勒寨桑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她13岁时,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练兵路过寨桑部落,发现她特别漂亮,马上派人送上聘礼,要求寨桑将女儿许配给他。当时的后金联合了蒙古各部落反对明王朝,所以鼓励后金贵族与蒙古贵族通婚。皇太极原已与寨桑的妹妹为婚,但婚后多年不育,渐渐对她开始冷淡

  • 顺治帝结局之谜:顺治帝福临真的出家当和尚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祖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是说顺治帝因爱妃董鄂妃之死,悲恸万分,痛苦异常,最后竟看破红尘,跑到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这一说法流传得十分广泛,后代还据此派生出康熙皇帝五台山认父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的清世祖真的出家当和尚了?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他的几个皇后谈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基,只

  • 顺治帝福临6岁能登基称帝是因为多尔衮的功劳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3年,皇太极突然“无疾”而崩。由于生前并未指定谁是嗣位者,新皇帝的人选一下子变得十分敏感。如果按汉族人的通常习惯,当然继位者应该是豪格。皇太极有11个皇子,豪格年龄最大,时年34岁。他早年随皇太极四处征战,立有战功。皇太极称帝时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与他的叔叔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等并列于朝。

  • 李自成为什么会兵败李自成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陕西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政权的建立者。李自成自幼喜好舞枪弄棒,1628年,在驿站任职的李自成因失职而丢掉了差事。又因无法偿还欠债而被告,李自成杀死了债主。接着,妻子红杏出墙,李自成一怒之下又杀死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的李自成深知事关重大,在次年投奔了农民起义军以求避难。刚到军中不久的李自

  • 李自成生平故事李自成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

  • 李自成当了多久的皇帝李自成兵败的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难不死的李自成,得到了做皇帝的“后福”,但这个后福却是短暂的,自以为打下北京就夺取天下的李自成,在进京后立刻“放了羊”,他的部队四处掠夺民财,农民军纪律日益败坏,将领迅速腐化。此时南明政权尤在,北方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却天真的以为,打下了北京就天下太平。作为一个开国的皇帝,从始至终,他除了破坏,就

  •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

  • 土司制度什么时候开始的 播州杨氏势力是如何壮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土司制度是什么?土司制度什么时候开始的?播州杨氏势力是如何壮大的?播州杨家的兴起与衰落,与明时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明初杨家将小说深受播州杨氏家族的影响,但当播州土司成了朝廷的反臣,那些被极度渲染过的故事,一定是政府所要禁止或控制的。播州杨氏的壮大与解体,说起来有着悠远的历史。古代“播州”曾是夜郎国的

  • 杨家将小说为何在明万历年间突然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家将小说为何在明万历年间突然消亡?明朝有哪些杨家将的小说?杨家将小说的突然消亡,一定与社会的重大变故和人为操纵有关。付爱民先生在《明代杨家将小说的发展与播州杨氏家族》中进行了细致推演,他认为,这一切很可能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二十九年(1601年),明政府平灭播州土司杨应龙有关。历史上的播

  • 杨渊平舍身救主的历史原型是谁 申佑帝殉难的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渊平是谁?杨渊平舍身救主的历史原型是谁?申佑帝殉难的历史是怎样的?大郎杨渊平舍身救主一事,宋史没有根据,明史却有原型,而且也与播州有关。这位舍身救驾的英雄名叫申佑。申佑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乔装成英宗皇帝,吸引蒙古瓦剌大军,掩护英宗突围,最后战死于乱军之中。申佑只活到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