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太极庄妃真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了吗?

皇太极庄妃真的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4/1/19 21:39:13

1613年,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贝勒寨桑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她13岁时,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练兵路过寨桑部落,发现她特别漂亮,马上派人送上聘礼,要求寨桑将女儿许配给他。当时的后金联合了蒙古各部落反对明王朝,所以鼓励后金贵族与蒙古贵族通婚。

皇太极原已与寨桑的妹妹为婚,但婚后多年不育,渐渐对她开始冷淡。小博尔济吉特氏在他的兄长吴克善台吉伴送下到达后金后,皇太极十分宠爱她,先后生育了三个公主。1636年,皇太极改号称帝,封博尔济特氏为永福宫庄妃。1638年,庄妃生皇九子福临,即日后的顺治帝。福临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孙玄烨嗣位,尊为太皇太后。死,谥号孝庄,史称孝庄文皇后。

这位孝庄太后,人极其漂亮,又聪明能干,颇有谋略。传说1641年清军围攻锦州城,崇祯帝派了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大军13万驰援,后被围困在松山城。第二年3月,城破被俘。皇太极派出多位满汉大臣劝降洪承畴,洪只是大骂,至后来干脆不吃不喝,只求速死,以身殉国尽忠。

但洪承畴有一个弱点,特别好色,皇太极知道后,马上派庄妃穿上汉族服装前去软化洪承畴。在风姿绰韵的庄妃一番劝说下,洪承畴再也守不住自己的坚强意志,第二天就投降了清朝。

1643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庄妃痛不欲生,愿以身殉,但诸王贝勒大臣皆认为子女年幼,不能没有人抚养教育,合辞力劝。皇太极死前没有立继承人,这时诸王兄弟都有窥视皇位的念头,其中皇太极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和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最有力量。然奇怪的是多尔衮没有自立,而是立庄妃年方六岁的儿子福临为帝,自为摄政王。

福临即位后,多尔衮的权势不断扩大,想做皇帝的念头也日益增强。1644年,他率军攻占北京,明朝百官对他山呼万岁,关内外只知有摄政王而不知有皇帝。四个月后,孝庄与顺治也来到北京,发现这时的多尔衮大权独揽,广树亲信,排斥异己,北京城成了多尔衮的天下。

这种形势之下,福临的皇位岌岌可危,于是孝庄皇后按照满族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纡尊降贵,下嫁给多尔衮。通过下嫁来笼络和控制多尔衮,巩固福临的地位。这个政治婚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缓与阻止多尔衮夺位称帝的作用,使多尔衮至死也没有登基。

在正史中,孝庄下嫁是没有明确记载的,因此许多人对下嫁之说十分怀疑。上世纪30年代,孟森发表了《太后下嫁史实考》,认为根本不存在下嫁的事实。他考证了许多资料,从而推断道:“既未下嫁,也并无暧昧。”也有人认为,多尔衮之所以皇太极死后没有自立,主要是自立的条件不太成熟,八旗中的两黄旗只效忠皇太极,并不肯让皇权旁落。

多尔衮立福临,既可以堵住别人的嘴,又可以随时将他废掉。多尔衮占领了北京后,先后为自己加封了“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等尊号,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他将竞争对手豪格下狱迫害致死后,将豪格的妃子收为己妃,还派人到朝鲜挑选王族的女子为妃。

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些明朝遗民对清朝统治者怀有深刻仇恨,部分清朝大臣对他也十分不满,多尔衮迎娶豪格妻子的事,很快就被轻而易举地改成娶皇太后,成为太后下嫁摄政王。后来的许多历史文学小说如《清稗类钞》、《清史演义》等都据此演绎,以讹传讹,孝庄皇后下嫁小叔子多尔衮的事俨然成了历史事实。

更多的人认为,孝庄下嫁是可能的。按满族习俗,下嫁小叔子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后人因受了汉人的影响,觉得这样做不太体面,所以就把史书中相关的内容全部毁掉,使得人们无法从正史上得到历史真相。清人蒋良骐《东华录》说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既称皇父,又深入内院,显然是把皇后当作了妻子,把福临当作了儿子。

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太后和皇室亲王贝勒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一书后有刘文兴的跋,谈到他父亲刘瑞奉朝命在库房里翻档案,找到了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的诏书,这可以说是最有力的证据。孝庄皇后死时,对康熙说:“太宗皇帝安葬已久,他的梓宫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动过了,不可为我而去打开。

我心里想着你们父子两人,不想远离你们,一定要在孝陵的附近为我找一块地方安葬,这样我也心满意足了。”这样的做法明显违反清朝的丧葬制度,实际上是她有难言苦衷,因为有了下嫁多尔衮,再同皇太极合葬就不合情理了,所以康熙只得把她的灵柩停放在东陵,雍正时才葬入东陵地宫。

南明鲁王大臣张煌言听说这件事后,曾讥笑清廷的悖德乱伦,有《建州宫词》说:“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又说:“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暗示顺治帝不是龙种。因为多尔衮母亲死后,哥哥皇太极收养他在宫中。孝庄进宫时,仅比多尔衮小一岁,难保两人以前没有暖昧关系。多尔衮决定立福临为帝,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其实,孝庄是否风流、是否下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位伟大的皇后在多尔衮死后,是怎样精心辅助13岁的顺治开始亲政;顺治死后,她又是怎样全力辅助康熙主政。她的一生经历了清初三朝政局的变化,她对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大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顺治帝结局之谜:顺治帝福临真的出家当和尚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祖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是说顺治帝因爱妃董鄂妃之死,悲恸万分,痛苦异常,最后竟看破红尘,跑到五台山清凉寺当了和尚。这一说法流传得十分广泛,后代还据此派生出康熙皇帝五台山认父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的清世祖真的出家当和尚了?要讲清这个问题,还得从他的几个皇后谈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登基,只

  • 顺治帝福临6岁能登基称帝是因为多尔衮的功劳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43年,皇太极突然“无疾”而崩。由于生前并未指定谁是嗣位者,新皇帝的人选一下子变得十分敏感。如果按汉族人的通常习惯,当然继位者应该是豪格。皇太极有11个皇子,豪格年龄最大,时年34岁。他早年随皇太极四处征战,立有战功。皇太极称帝时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与他的叔叔阿济格、多尔衮、济尔哈朗等并列于朝。

  • 李自成为什么会兵败李自成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陕西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政权的建立者。李自成自幼喜好舞枪弄棒,1628年,在驿站任职的李自成因失职而丢掉了差事。又因无法偿还欠债而被告,李自成杀死了债主。接着,妻子红杏出墙,李自成一怒之下又杀死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的李自成深知事关重大,在次年投奔了农民起义军以求避难。刚到军中不久的李自

  • 李自成生平故事李自成墓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

  • 李自成当了多久的皇帝李自成兵败的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难不死的李自成,得到了做皇帝的“后福”,但这个后福却是短暂的,自以为打下北京就夺取天下的李自成,在进京后立刻“放了羊”,他的部队四处掠夺民财,农民军纪律日益败坏,将领迅速腐化。此时南明政权尤在,北方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却天真的以为,打下了北京就天下太平。作为一个开国的皇帝,从始至终,他除了破坏,就

  •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

  • 土司制度什么时候开始的 播州杨氏势力是如何壮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土司制度是什么?土司制度什么时候开始的?播州杨氏势力是如何壮大的?播州杨家的兴起与衰落,与明时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明初杨家将小说深受播州杨氏家族的影响,但当播州土司成了朝廷的反臣,那些被极度渲染过的故事,一定是政府所要禁止或控制的。播州杨氏的壮大与解体,说起来有着悠远的历史。古代“播州”曾是夜郎国的

  • 杨家将小说为何在明万历年间突然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家将小说为何在明万历年间突然消亡?明朝有哪些杨家将的小说?杨家将小说的突然消亡,一定与社会的重大变故和人为操纵有关。付爱民先生在《明代杨家将小说的发展与播州杨氏家族》中进行了细致推演,他认为,这一切很可能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二十九年(1601年),明政府平灭播州土司杨应龙有关。历史上的播

  • 杨渊平舍身救主的历史原型是谁 申佑帝殉难的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渊平是谁?杨渊平舍身救主的历史原型是谁?申佑帝殉难的历史是怎样的?大郎杨渊平舍身救主一事,宋史没有根据,明史却有原型,而且也与播州有关。这位舍身救驾的英雄名叫申佑。申佑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乔装成英宗皇帝,吸引蒙古瓦剌大军,掩护英宗突围,最后战死于乱军之中。申佑只活到24岁

  • 清政府为什么没有镇压辛亥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清朝被迫选择退位,封建制度退出历史舞台。那时候小皇帝溥仪才几岁。小皇帝退位是隆裕太后做的决定。可是,要说皇帝还小的话,隆裕太后自己也大可以派兵镇压啊。想当年,太平天国兴起,慈禧太后就派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人疯狂镇压,最终扑灭了太平天国。按说,辛亥革命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