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的骑兵有多厉害能够横扫欧亚大陆

成吉思汗的骑兵有多厉害能够横扫欧亚大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72 更新时间:2024/3/17 20:59:38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民族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高原上的诸部落后,进而征服了半个世界,创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大帝国。1995年12月,美国《华盛顿邮报》依据“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1000年(1000~1999年)中,何人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的标准而将其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是如何做到在40多年的西征战争中屡战屡胜的呢?

蒙古骑兵能横行欧亚,首要因素是蒙古骑兵拥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坐骑。蒙古人是擅长狩猎的游牧民族,终其一生在驰骋草原中度过。蒙古民族民风彪悍,团结,吃苦耐劳,他们从3岁开始就被绑在马背上,学习骑马和使用武器,尤其是弯弓。每一个体格健全的男子,在60岁以前都会被要求参加狩猎与战争。而蒙古部落联军,就是由部落全体成年男子所组成。

蒙古马虽然身材矮小,跑速慢,而且越障碍的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却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的辽阔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蒙古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可以长距离不停顿地奔跑,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任务,这样使得蒙古军队能持续作战。

其次,成吉思汗将蒙古军队的骑射蛮力与最高超的军事科技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在遇到蒙古军队之后,依靠城墙和水系固守,曾是其他民族抵抗的唯一方式。然而成吉思汗采纳了契丹籍重臣耶律楚材攻下城池不杀匠人的建议后,收容了大量汉、回等族的制艺能手并给予生活优待,随军制作营便能造出有效的攻城器械。

成吉思汗深知实用技术的重要性,他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炮兵部队。这支新兵种抛射(不是用炮管发射)爆炸物,能轰开许多城垒,为铁骑打开突破口。蒙军还以重金收买海盗船商,不仅灭了退到海上的南宋小朝廷,还渡海直打到爪哇(如今的印尼)。在这种军队的攻击下,金朝亡国的哀宗曾叹道:“蒙古之所以常取胜者,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

蒙古军队还有异常严密的组织,而且调动起来灵活迅速。蒙古的军队是根据十进位的体系,即由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的部队所组织而成。各个部队的人数非常接近,可能是方便应付人员伤亡和损耗。万人部队是最大的作战单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持续的战斗。这万名战士由大汗的一个亲戚或亲信指挥。两万人可组成一军。

另外,大汗亲选一万名“体格矫健,技能好”的人,组成精锐的“护卫军”,在平时分为四班守卫,战时随大汗出征。而被征服的人民会被拆散分派到其他的部队之中,令其无法组织动员,以避免反叛。蒙古人在极其严厉的军法约束之下作战并共享战利品。在战争中遗弃战友会被判处死刑。这种严格的纪律,加上英明的领导和有效的组织,让蒙古人的武力,从骑兵群提升为一支真正的军队。

在实战中,蒙古军队还继承和发展了先人的成功经验,创造了“大迂回”战术及“闪电”战术。蒙古军的“大迂回”战术源于蒙古族的围猎。他们把围猎中的技艺娴熟地运用到战争中,它不以击溃敌人就算达到战争目的,而是用左右包抄的方式,将敌人包围,从不给对方留下一条逃生的出路。蒙古军队在战争中,还经常使用“闪电”战术。

与蒙古军队相比,对手通常移动速度缓慢和谨慎,但蒙古人善于寻找机会去分散敌军的力量,然后集中自己的力量,以快速的袭击把敌人各个击破。他们会试图环绕或包围敌军,来制造局部优势。蒙古的轻骑兵并不能对抗重骑兵的攻击,所以他们会假装败逃来吸引敌军骑兵的穷追猛打,藉此消耗他们的体力,以降低其攻击实力。

这时,原本走避的蒙古轻骑会突然折回反身成为攻击者。蒙古军队精于设下埋伏和突袭。蒙古军的将领也最擅长于应用侦察兵,并且在身处劣势的情况下,通过武力的调动以夹击敌军。

后勤保障是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吉思汗对此非常重视,由于部队出征时只能携带有限的羊马,为充分食用这些牲畜,成吉思汗规定了专门的屠杀方法,使这些牲畜易于更长久的保存。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差不多每到一处,就在五十、百里以内各设一驿站,以便于互通信息。在作战时军队之间相互联络信号方面,蒙古军队也都采取了妥善的办法和制定了必要的制度。例如除制定徒步和乘马联络外,用吹号、色旗互相联络等。

此外,蒙古军队还有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计划周详、时时刻刻对敌人施行的心理战术。如果蒙古军队想攻取的城市不愿意投降,那么,他们最终一定逃不掉屠城的下场。当时最大而兴盛的撒马尔罕和内沙布尔两城,就由于这个原因先后被夷为平地,居民无一幸免。这个消息传开后,别的城市就不敢抵抗。

但是有的即使投降也不一定能避过厄运。基辅城中的俄罗斯公投降前虽得到宽大保证,但最后还是给扔在饮酒祝捷的桌下活活压死。阿富汗西北边境赫拉特城的居民在听到赦免消息后走出城外,却被全部杀死,整座城也被夷为平地。

曾有史学家赞叹:“整个世界上,有什么军队能跟蒙古军相匹敌呢?战争时期,他们像受过训练的野兽,去追逐猎物。但在太平无事的时候,他们又像是绵羊,生产乳汁、羊和其他许多有用之物……”蒙古军队在横行欧亚的过程中,使众多城池遭到灭顶之灾,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破坏,但同时却打开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此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传到了欧洲。成吉思汗个人辉煌的成就,也引得古今无数英雄竞折腰,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愧为“一代天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封府传奇的两任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开封府传奇》中的两代皇帝历史原型分别是赵恒和赵祯: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赵恒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

  • 成吉思汗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全名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父亲也速该是尼伦部孛儿只斤氏族的首领。铁木真九岁那年,他的父亲被蒙古族塔塔尔部落的人毒死,原来依附他们家的族人纷纷离去,连铁木真家的牲畜也一起被赶走了。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伦靠拾果子、

  • 护国太师木华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木华黎,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战功卓著。他本是成吉思汗的奴隶,却凭自己的才智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最为信任的军事统帅,最终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族,名冠天下。木华黎的父亲古温兀阿,是成吉思汗手下一名忠猛干将。一次,乃蛮部进攻蒙古部落,成吉思汗抵挡不住,与几个随从

  • 成吉思汗第二个儿子:察合台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的第二个儿子察合台从小便不受关注。大哥术赤为长子,三弟窝阔台比自己稳重,最小的弟弟拖雷聪慧机敏,深受大汗宠爱。察合台很清楚自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知道自己与汗位无缘,所以心态很平和。在跟随父亲西征的过程中,察合台作战很勇猛,并不输给大哥和弟弟,屡建战功。西征得胜而归后,成吉思汗对几个儿子论功行

  • 拖雷受成吉思汗喜爱吗拖雷有没有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与皇后孛儿帖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小儿子拖雷。在平常人家,一般都是小儿子最受父母宠爱,再加上拖雷与生俱来的机智和勇敢,自然深得成吉思汗的喜爱与信任。拖雷从不恃宠而骄,从年幼起便跟随在兄长们身边学习骑射,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作战的时候也非常勇猛,逐渐在军中树立了自己的

  • 忽必烈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攻克了金中都,金朝统治下的河北地区基本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一时间,整个蒙古帝国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牧民,都杀牛宰羊,饮酒庆贺。就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他就是后来改变整个蒙古帝国命运并且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元世祖孛儿只斤&mi

  • 阿合马为什么是元朝的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元朝最大的奸臣,大家都会提到阿合马的名字。阿合马是回回人,李璮之变后,忽必烈开始重用西域人士。据说他是作为陪嫁的奴隶进入忽必烈的王府中,因为在宫内洒扫等工作上十分卖力而获得忽必烈夫妇的喜欢。阿合马不仅头脑灵活,能言善辩,很会讨主人喜欢,而且办事能力也很强。在忽必烈即位以后的第三年便平步青云当了大

  • 八思巴:蒙古与西藏文化交流的使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239年,窝阔台次子阔端驻扎在凉州(今甘肃武威),派大军进攻西藏,最终西藏归附于蒙古。自此,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受历朝历代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臣服于蒙古后,作为在西藏影响力颇大的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年仅十五岁的八思巴便于1254年去六盘山拜见了忽必烈。八思巴自小聪明伶俐,

  • 蒙古与高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古族自北方崛起之后,在追击契丹的同时,也对朝鲜古国高丽用兵。连年的战争使高丽国大批士兵战死,众多百姓被杀,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后,考虑到攻打南宋与日本的需要,改变了以往对高丽的高压政策,不再派兵攻打高丽,只要求高丽作为元朝的附属地,每年向朝廷进贡财物。当时的高丽皇帝元宗为了王位

  • 白朴与《梧桐雨》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在元朝杂剧作家之中,他可算最有古典文学修养的。白朴自幼聪明过人,好学不倦,很早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大诗人元好问与白朴的父亲白华是好友,每次到他家,元好问总要把白朴叫到跟前,亲切和蔼地询问:&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