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秘: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累计歼敌数量

探秘:解放军五大野战军累计歼敌数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28 更新时间:2024/1/19 12:55:49

在解放战争初期到1949年全军统一整编时,解放军存在纵队这一级编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各大解放区的纵队编制不尽相同,西北野战军的编制最小,一个纵队大约只有一万多人,一般下辖两到三个旅,中原野战军也是,不过,旅的编制和人数不同,中野一个旅人要多些,华东野战军一般是纵队下辖师,也有几个纵队是下辖旅的,东北野战军编制比较整一些,十二个步兵纵队,有几个纵队还有纵队炮团。另外,华野和东野都有一个特种兵纵队,东野叫炮纵,华野叫特纵,主要是炮兵,也有少量的装甲兵。华北军区部队也是纵队辖旅,所有纵队在1949年初的全军整编中全部整编为陆军军。

各野战军的纵队编制情况:

第一野战军

1949年2月1日全军统一整编时,西北野战军共辖7个纵队,每个纵队一般下辖两个旅。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时,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军(原来的旅改为师,一般每军下辖3个师),骑兵第1、第2旅改称骑兵第1、第2师,总兵力15.5万人。

一野各纵队兵力:

1纵:1946年11月,编为第1纵队时83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1军时共2.2万人。

2纵:1946年11月,编为第2纵队时86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军时共3.4万人。

3纵:1946年11月,编为第3纵队时15000人(因为是3旅编制),1949年2月,整编为第3军时共2.1万人。

4纵:1947年9月,编为第4纵队时11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4军时共1.9万。

6纵:1947年10月,编为第6纵队时13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6军时共1.4万人(下辖16师、17师2个师,6月新建第18师,估计人数已经在2万以上)

7纵:1948年7月,编为第7纵队时11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7军时共1.1万人(两个师,5月,扩充为3师编制,人数已在2万以上)

8纵:1948年7月,编为第8纵队时10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8军时共1万人(下辖2个师,骑兵旅改建骑兵师脱离其建制)。

第二野战军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达任参谋长。野战军辖第3、第4、第5兵团,共9个军。经过整编,第二野战军的总兵力达28万余人。到1950年,第二野战军全部兵力已达120万,仅次于第四野战军的150万。

二野各纵队兵力:

1纵:1945年9月22日,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下属第1、第2、第3旅。1947年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第7纵队合编为第1纵队,辖第1、第2、第19、第20旅。1949年2月整编为第16军。其中,1纵第20旅和豫皖苏军区部队组建第18军,共2.7万人。

2纵:1945年11月成立时共1.4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10军时只辖2个旅(师),共1.95万人,1949年6月,全军已达3.5万人。

3纵:1945年10月成立时共2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11军时共2.2万人。1951年时有3.88万人。

4纵:4纵后来整编时组建了2个军(第13军和第14军),第13军由第纵队第10、第13旅和豫西军区部分部队组建,1949年2月整编时共2.9万人。第14军由4纵队第11、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组建。

6纵:1945年11月组建时共1.3万人,1947年5月达到2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12军时共2.5万人。

9纵:1947年8月组建时1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15军,至1950年,全军已有5万余人。

11纵,1947年8月组建,1949年2月整编为第17军时共2.4万人。

与第一野战军一样,二野也没有第5纵队这个番号,而且,二野的纵队还有2个特点,第一就是喜欢两个纵队合编为一个新纵队,例如第4纵队与第8纵队合编为第4纵队,第1纵队与第7纵队合编为第1纵队。第二就是纵队整编为军时的番号顺序和纵队顺序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纵队顺序是第1、第2、第3、第4、第6、第9、第11纵队,整编为军时的番号顺序却是第16、第18、第10、第11、第13、第14、第12、第15、第17军。

第三野战军

1纵:1947年2月成立,共2.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0军,共3.2万人。

2纵:1945年10月组建新四军第2纵队,共2.4万人,1946年1月,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1945年11月,以新四军第4师第11、第12旅为基础,在淮北组成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共1万人。1947年2月,第2、第9纵队在山东省郯城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共2.9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1军,共3.6万人。

3纵: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8师与滨海警备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下辖2个师共2.5万余人。3月23日,鲁南军区第10师归第3纵队建制,改称第7师。1949年2月整编为第22军,共3.2万人。

4纵:1946年5月,新四军第8纵队于苏中如皋地区整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粟裕任师长兼政治委员,下辖第1、第2、第3旅,共1.6万余人。1947年1月下旬,第1师于山东临沂县大官庄地区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全纵队共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3军,共3.5万余人。

6纵:该纵队是由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苏中军区独立旅和新四军第7师第20旅大部合编组成的华中野战军第6师发展而来的。1945年11月,新四军苏浙军第1纵队改编为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共1.1万人。1946年5月,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华中野战军第6师,共1.4万人。1947年2月上旬,华中野战军第6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共计3.5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4军,共3.6万人。

7纵:该纵队是由新四军第3支队等部发展演变而来的。1941年5月,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无为抗日游击队和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分部队合编为新四军第7师。1945年10月,第7师辖第19、第20、第21旅近2万人开赴鲁西南。1946年1月,新四军第7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7师。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7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共计2.5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5军,共3万人。

8纵:该纵队是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为华东野战军,鲁中军区主力部队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共3.3万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6军,共3.2万人。

9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几支武装发展起来的。1947年1月,第5、第6师、警备第3旅依次改称第25、第26、第27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共3.1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7军,共3.5万人。

10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区所属渤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2月,渤海军区第7、第11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共1.6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8军,共3.4万人。

11纵: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苏中军区的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5年11月,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第2军分区所属第55、第57、第59、第61、第63团组成第7纵队,隶属于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下旬,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仍兼苏中军区,下辖第31旅和第10纵队调来之第87、第89团,及第1、第2、第9军分区,共3.1万余人。1949年整编为第29军,共3.3万人。

12纵:该纵队是由新四军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6年春,新四军第2师第6旅部北撤江苏淮安,与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合并,兼理第5军分区工作。5月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及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合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辖6个团。1947年2月,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仍兼苏北军区。下辖第34、第35旅和第5、第6、第11军分区,共5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0军,共2.4万人。

13纵:该纵队是由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区所属胶东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1947年8月下旬,胶东军区第5、第6、第7师合编组成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共2.3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1军,共3.2万人。

渤海纵队:1947年9月30日,华东军区将所属渤海军区部队改编为渤海纵队,共1.3万人。1949年2月,渤海纵队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59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共2万人。

鲁中南纵队:1948年7月,华东军区将鲁中南军区各分区基干团组成华东野战军鲁中南纵队,下辖2个师共6个团1.4万人。1949年2月,该纵队与济南起义的国民党吴化部改编的第35军合编为第35军,全军2.2万人。

与西北、中原野战军一样,华东野战军也是没第5纵队这个编制,但是却有第13纵队这个编制。

第四野战军

1纵:该纵队前身是山东解放军第1、第2师和东北挺进纵队。1946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直属第1、第2师和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部分部队,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辖第1、第2、第3师)。1948年11月整编为第38军,辖112师、113师、114师,同时将独立第10师划归38军,改称第151师,全军近5万人。

2纵:1946年1月新四军第3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及师直三个特务团,共3.7万余人。1946年9月,师主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辖第4、第5、第6师),全纵队约3万余人。1948年11月1日,第2

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军(辖第115、第116、第117、第152师),共5万余人。

3纵:1946年1月组建,辖第7、第8、第9旅,共2.6万人。7月,旅改师。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0军,辖第118、119、120、153师,共5.9万人。

4纵:1946年2月,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辖第1、第2支队,

12月支队改称旅)、第3纵队(辖第4、第5旅),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下辖由第2纵队第1旅改编的第10旅;由第2纵队第2旅改编的第11旅;由第3纵队改编的第12旅,全纵队共2.3

万余人。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纵队(辖第11、第12、第13师),属东北野战军领导。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1军,辖第121、第122、第123、第154师,共6.4万人。

5纵:1948年3月31日以3个独立师为基础组建,下辖第13、第14、第15师,全纵队3.6万余人。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2军,辖第124、第125、第126、第155师,共4.7万人。

6纵:1946年10月,第3师第7旅与第7师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辖第16、第17、第18师,共2.3万人。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3军,辖第127、第128、第129、第156师,共6.3万人。

7纵:1947年8月以3个独立师为基础组建,下辖第19、第20、第21师,全纵队2.1

万余人。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4军,辖第130、第131、第132、第157师,共4.8万人。

8纵:1947年8月,冀热辽军区独立第13、第16、第27旅(后改称独立第18旅)改编为第8纵队,独立第13、第16、第18旅依次改编为第22、第23、第24师,全纵队共3.5万余人。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5军,辖第133、第134、第135、第158师,共5.6万人。

9纵:1947年7月,以冀东军区独立第10、第11、第9旅在河北遵化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9纵队,各旅依次改称为第25、第26、第27师。全纵队2.3万余人。不久开赴东北作战。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6军,辖第136、第137、第138、第159师,共4.7万人。

10纵:1947年9月10日组建,辖第28、第29、第30师。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7军,辖第139、第140、第141、第160师,共5.6万人。

11纵:1948年3月以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1、第2、第3师组建,辖第31、第32、第33师,共3.1万人。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8军,辖第142、第143、第144、第161师,共5.5万人。

12纵:1948年3月,以独立第2、第4、第5师组建第12纵队,辖第34、第35、第36师。1948年11月整编为第49军,辖第145、第146、第147、第162师,共5万人。

东北野战军开始组建9个纵队时,也和西北、中原、华东野战军一样,没有第5纵队的编制。只是到了1948年新组建了3个纵队时,虽然纵队数目和华东野战军一样都是12个纵队,但是不知是否避讳13这个数字,所以有了各野战军中唯一的第5纵队,而不像华东野战军那样没有第5纵队,而有第13纵队。

五大野战军歼敌数

第一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级地方部队51.9万人,消灭国民党各色土匪武装12.9万人,共计歼敌64.8万人。

第二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及地方部队230万人,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部队100万人,共计歼敌330万人。

第三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地方保安部队、武装交警部队及土匪武装247万人。

第四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88万人,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135万人,共计323万人。

华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非正规军及土匪武装101万人。

以上我军总计歼敌1065.8万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新中国第一炉铜水是怎样出炉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只有5家铜冶炼厂,铜年总产量不足3000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新中国的第一桶铜水是如何出炉的吧。1949年12月29日,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召开了全国有色金属会议,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同意铜官山钻探及恢复工作。铜官山,位于今安徽省铜陵市。1950年6月9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决定

  • 这些对联竟是伟人毛泽东所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毛泽东热爱文学那是出了名的,更关键的是他的文学素养还狠有造诣。自幼时起,毛泽东不仅喜好诗词,而且喜爱对联。在学生时代,他就撰写过不少的对联,并且至今流传。今日小编带你一览伟人毛泽东所作的对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对联和对联的背景。对联一、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

  • 纪念徐向前元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他出生在山西,平生艰苦朴素没有官气,人称“布衣元帅”;1927年加入共产党,将原名“象谦”改为“向前”,表明干革命永不回头;从长征到解放山西,从反围剿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戎马一生,战功赫赫。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元帅诞辰。缅

  • 老红军蓝生贞:九死一生酬壮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军有着很多令人动容的故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104红军老人蓝生贞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悠悠流淌的濯田河经年不息滋养着两岸的田畴村庄。对于104岁的老红军蓝生贞而言,这片熟悉亲切的故土是他永远依恋的精神家园。在风云变幻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年轻的蓝生贞投身革命队伍,历尽战火硝烟和政治运动的生死考验

  • 刘少奇之子刘源的竞选声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少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讲他后嗣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1980年,全国高校师生掀起了一场竞选人大代表的风潮。1980年11月1日,刚刚被平反的刘少奇之子、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刘源率先贴出《竞选声明》,本文是他在竞选答辩时的演讲。文中对文革的批判有着切

  • 回忆:一位壮烈牺牲的志愿军女战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革命是用滚烫的鲜血堆就而成的一场追求理想光明之路,有很多年轻的生命在这个途中倒下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一位壮烈牺牲的女志愿军战士。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而二十世纪最后的那个五月却属于悲壮,属于天人合一的怒吼。五月的风被鲜血染红;三位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带走了他们的全部梦幻,给人类只

  • 探秘:周恩来后人的平淡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恩来总理兄弟三人:总理为长,大弟周恩溥,小弟周恩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周总理的平淡人生。从1957年始,周恩溥的后人周荣庆一家一直低调生活在河南焦作。11位后人中,除了一人有正式工作外,其他人是靠做些小生意、打工维持生活。周家人从不炫耀身世,如同“隐居”一样,日子过得平

  • 溥仪最后一任妻子为何不愿与他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末代皇帝溥仪注定曲折悲苦,孤独一生。他共有五位妻子,而最后一任妻子待溥仪死后为何不愿和他合葬呢?溥仪作为中国末代皇帝,也是离我们最近时代的皇帝,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影视及照片资料,让我们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了解封建王朝帝王的生活状态,他的婚姻生活也是后世研究的重要课题。溥仪一生有过五次婚姻,而且每段婚姻都

  • 梁思成为何要娶林洙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55年,梁思成原配夫人林徽因香消玉殒,那时候的梁思成已经54岁了,就在这个时期,梁思成正身处针对他的“大批判”发动的当口,整个人身心疲惫,可以说在这段时间算是他一生中最昏暗的时刻,他需要人安慰,更需要人理解,就在这个时候,林洙走进了他的生活。林洙比梁思成小27岁,1928

  • 探秘:清朝皇室后裔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覆灭后,清朝的那些皇亲宗室都去哪里了呢?都靠什么为什呢?清朝,又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1583开始统一女真,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9年统一女真诸部。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