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纲保住大宋江山了吗

李纲保住大宋江山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4/1/3 22:53:11

宣和七年(1125年)冬季的一天,一匹快马来到东京汴梁城外。马上人风尘仆仆地跑到宫门前,将怀中的信函交给卫士,说:“边关急报!”卫士连忙将急报送入宫中。宋徽宗赵佶看完,变了脸色,一把拉住身边大臣蔡攸的手说:“金人要打来了!”说完就昏了过去。

御医们一顿折腾,将皇上救醒。“怎么办啊,金人已攻破定州,再有十天就到京城了!为今之计,只有速速逃命。”赵佶说。

“不能啊皇上,”给事中吴敏说:“您要是一走,我大宋就要亡了。”

“那你有何良策?”赵佶问。

“臣保举一人,必能力挽狂澜。”吴敏回答,“此人就是太常少卿李纲。”

“朕知道这个人。”赵佶有些不高兴,因为李纲总是与他唱反调。

我们知道,赵佶是个琴棋书画全精,治国安邦不会的人。眼看北方的金一天天强大,对宋朝虎视眈眈,他却没有忧患意识,安于享乐。政和四年(1114年)是他即位的第十四年。当他像往常一样批阅奏折时,一封奏折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奏疏上说:“金是宋最大的威胁,应该加强军备力量,防范敌人;皇上不能再安享太平、贪图享受了。再这样下去,大宋就危险了。”赵佶觉得这封奏疏明显是给自己心里添堵,一看落款,是刚刚被升为监察御史的李纲,于是贬了李纲的官。没想到十余年后,依然要靠这个人来挽救危局。

“李纲,眼下大兵压境,你有何对策?”赵佶问。

“京城是一定要守的。如果放弃京城,三军将士的士气必定低落。那时兵败如山倒,国家就危急了。”

“可是朕方寸已乱,快撑不下去了。”

“陛下如果实在撑不住了,何不效仿唐玄宗,将皇位传给太子?”

徽宗十分爽快,二话不说,就将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宋钦宗),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仿佛做了太上皇,国家安危就不关他的事一样。后来他听说金兵已渡过黄河,便逃到东边行宫去了。

可是赵桓也不傻,一听说太上皇跑了,也坚持要逃命。

李纲说:“太上皇将社稷交给陛下,陛下能丢下祖宗基业逃命去吗?”

赵桓听了,沉默不语。一旁的太宰白时中忙说:“李大人说得轻巧,现在金兵大举来犯,京城怎么能守得住呢?万一守不住,皇上怎么办?”

“朕已经派李邺去与金人议和,谈割地的事。”赵桓说。

“大宋的疆土是祖宗开拓的,应该誓死保卫,一尺一寸都不能割让给别人!”李纲激动地说。

“那你说怎么办?”赵桓说。

“天下城池,没有比京城更坚固的了。何况这里还有宗庙,有百官与臣民。陛下离开,他们又该往何处去呢?如今,只有整顿军马、稳定民心,让他们坚守城池,等待援军的到来。”

“那你说谁可担此大任?”

“朝廷以高爵厚禄养着大臣,就是为了用之于有事之日。像白时中大人虽然不一定懂兵法,但仍应率领将士抵抗敌人,这是为官的职责。”李纲说。

白时中一听,心里老大不高兴,反问道:“莫非你懂兵法,能够领兵出战?”

“如果陛下不以我懦弱无能,让我领兵,臣愿意以死相报。”李纲说。

“好,朕今日就封你为尚书右丞,全权负责京师兵力调度。”赵桓说。

“皇上,”一名太监慌忙上殿,说道,“皇后已经动身了,皇上什么时候动身啊?”

“什么?!”赵桓一听就急了,说,“不跟你们说了,我得赶紧走了。”

“皇上不能走啊!”李纲哭着跪下,说,“皇上要走,臣就死在这里!”

赵桓顾不了许多,命令禁卫军整装待发,又驾好马车,准备开溜。

李纲无奈,冲着禁卫军高喊:“你们是大宋的子民。你们是愿意留下坚守祖宗的江山,还是愿意跟随皇上逃到南方去?”

“我们愿意死守。”禁卫军异口同声说。

“皇上,”李纲劝道,“六军将士的父母妻儿都在京城,他们都愿意与京城共存亡。如果陛下执意要走,万一他们半途逃回来,到时候谁来保卫陛下呢?”

赵桓这才省悟,表示再也不逃了。

“传旨下去,有谁敢再说逃走就斩首!”李纲说。

禁卫军听到这样的旨意,都拜伏于地高喊万岁。六军听说这个消息,无不感动流泪。在李纲的指挥下,军民上下一心,终于取得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

半年后,李纲被排挤出朝廷,京城沦陷,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高宗令李纲兼御营使,负责抗金事宜。李纲提出抗金建国十大主张,并且积极改革弊政,使南宋国力增强,政权得以稳定。然而高宗偏安江南,无心北伐,于是李纲在为相七十五天之后,再次被排挤到偏远之地为官。李纲在任上关心百姓,深受爱戴。绍兴十年(1140年),李纲病逝于福州。

林则徐对李纲敬仰至极,曾题对联纪念他:“进退一身关庙社,英灵千古镇湖山。”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兴四将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幅相传为南宋绍熙年间(1190年1194年)画院待诏刘松年所绘的《中兴四将图》。图上描绘的四个人为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他们是南宋中兴时期,也就是宋高宗赵构重建宋王朝及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他的出

  • 刘锜是谁刘锜资料刘锜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刚到不惑之年的金主完颜亮,将满朝文武召集到面前,宣布了他的重要决定南征。这位弑君夺权,又为了整顿吏治而杀人无数的第四代君主,决心发兵六十万,灭南宋,一统天下。大殿之上,他精心布置作战任务,将负责攻击南宋各路军队的统帅一一落到实处。金国的将士们也是铆足干劲儿,争先恐后,要为

  • 宋微宗为什么是亡国之君靖康之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位期间,所重用的多是奸佞之辈。这些奸臣为讨好皇帝,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这宋徽宗也不懂知人善用,哪个讨他欢心,让他玩得高兴,他就让谁高升。有名的奸臣高俅曾奉命到还是端王的赵佶府上送礼,正逢端王在园里踢球

  • 揭秘靖康之耻的耻辱程度:皇室被俘银子议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桓(huán),原名赵亶,又名赵煊,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赵桓原来也没有想到可以做皇帝。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大举入侵汴京时,宋徽宗仓皇逃跑,就把皇位禅让给了儿子赵桓。赵桓一头雾水,就被推上了帝位,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眼见父亲宋徽宗等逃走,宋钦宗性命难保,哪里还在乎什

  • 宋朝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历史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一直到1279年赵昺跳海殉国为止。共计将近320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稳固权力和江山才是最重要的耶律阿保机生平简介成就和历史结局义社十兄弟简介最后怎么样了曹彬是谁曹彬的故事曹彬结局花蕊夫人究竟是谁最后结局怎么样李煜为什么是千古词帝李

  • 宋高宗为什么忍耻偷安宋高宗是怎么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也是宋钦宗的弟弟,曾被封为“康王”。他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康王赵构虽生长于深宫,却能挽强弓、骑烈马。东京第一次被金军围困时,金军要求宋廷派出亲王与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问诸亲王:“谁可出行?”众

  • 崖山海战:宋朝与元朝的最后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宋晚期,蒙古势力崛起,不断南下威胁宋廷,双方拉锯了四十余年,最终襄阳、樊城成为了宋蒙两军的争夺焦点。持续六年的襄樊之战的失败,直接将南宋推入了死亡之境。襄樊失守后,蒙古铁骑很快兵临临安城下。宋廷于德祐二年正月主动向元军请降。二月,元军进攻临安,在城内举行了受降仪式,宋恭宗被迫逊位。谢太后为保住赵宋

  • 元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根据中原知识分子的建议而定的。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一直用族名充当国名,称大蒙古国,没有正式建立国号。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后,建年号为“中统”,仍然没有立国号。随着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他决定在“

  • 宋朝三个被坑上位的皇帝是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知道吗?宋朝有三个皇帝是被坑上位的,其实他们是发自内心拒绝的。第一个,赵曙。因为宋仁宗生育能力不佳,看弟弟的儿子挺好的,好吧,就愉快地提前内定赵曙为接班人。殊不知,宋仁宗竟然生了个儿子,赵曙被原路退回。后来太子挂掉了,赵曙第二次定位接班人。宋仁宗看闲着也是闲着,再努力生一个吧,好!居然成功了!所以

  • 柔福公主是谁?柔福公主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美人私房菜》的热播,让古代名厨宋五嫂家喻户晓,宋五嫂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她的养女玉蝶公主却身份成谜。其实,在北宋历史上,北宋确有一位公主与宋五嫂生活时代基本一致,同样是集美貌、智慧、胆识于一身,但其不幸的人生经历,比郑爽饰演的宋玉蝶更为坎坷、传奇。这位公主就是宋徽宗的第二十个女儿柔福公主,本名赵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