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为什么忍耻偷安宋高宗是怎么样的皇帝

宋高宗为什么忍耻偷安宋高宗是怎么样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93 更新时间:2024/1/18 20:45:32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也是宋钦宗的弟弟,曾被封为“康王”。他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开国皇帝。

康王赵构虽生长于深宫,却能挽强弓、骑烈马。东京第一次被金军围困时,金军要求宋廷派出亲王与宰相到金营作人质。宋钦宗问诸亲王:“谁可出行?”众人无人回应,康王见他人噤声,自告奋勇从后列中走出来请行,宋钦宗转悲为喜。康王临行,随行的宰相张邦昌忍不住哭出声来,康王看他不顺眼,愤然说道:“男子汉有泪不轻弹,相公不可以这样!”

张邦昌十分羞愧,赶紧收声止泪。到了金营,金军的凶悍蛮横,把张邦昌吓得魂飞魄散。金将一声怒吼,他就瘫倒在地,唯唯诺诺。而康王虽心里打鼓,表面则镇静自如。金人十分诧异,以为他必不是宋亲王,而是冒名顶替者,于是要求宋廷另换一个亲王来。钦宗另派了肃王前去,肃王软弱,被金人劫持至漠北,而康王得以放回。

不久,东京再次被围,宋钦宗派人出城求援。其中一个勇士来到相州康王府邸,从发髻中取出一蜡丸,打开蜡丸,从里面取出宋钦宗的亲笔信,上面写着:“命康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速领兵来救父兄!”康王读完诏书,泪流满面,立马在相州竖起帅旗。不久东京又传来诏书:“金人已攻入城,正在议和,兵马不可乱动。”康王也不想贸然行事,于是按兵不动。靖康二年(1127年),在金兵的胁迫下,宋钦宗又下诏令康王将兵权交给副帅,命康王只身回京师,康王当然不愿意交出兵权。

不久,金兵将徽、钦二帝及皇后、太子、皇子、宫人等掳走押往北方。金兵不愿久留中原,便指定胆小如鼠的张邦昌为傀儡皇帝,百官惧于金军淫威,虽不情愿拜在张氏脚下,也不敢公然反抗。金退兵后,懦弱的张邦昌怕性命不保,于是将孟后迎入宫内,尊为宋太后,并遣使迎康王。康王听从宗泽等人的建议,在南京应天府称帝,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

迫于金兵的压力,同时为保住自己新得的皇位,赵构采取了两手都要抓的策略,他一面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岳飞韩世忠等为抗金大将,另一面又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汪伯彦、黄潜善等见政敌李纲得到重用,妒火中烧,伺机诬陷李纲。为稳定中原局势,李纲极力主张皇帝还都东京,而汪、黄二人则主张迁都扬州。宋高宗听双方激辩,虽不甘心屈居东南,但又怕被金兵俘虏。他内心矛盾,一会儿宣布还都东京,一会儿又下诏曰近日将南巡。李纲前来谏诤,宋高宗不耐其烦,就把他罢贬外地,尽废其军政措施。

金军步步逼近,中原大乱。不久,宋高宗逃往扬州,并表示不再北还。宋高宗到了江南一带,见风景秀丽,一派和平景象,心满意足。

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又大举南侵,直逼扬州。宋高宗仓促出逃,经镇江府到临安(今杭州),建都临安,史称为“南宋”。到了杭州后,宋高宗已全无抗金之心。迫于舆论压力,他罢免了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不久,他就因“苗刘兵变”失去皇位,经一批文臣武将起兵“勤王”,才得以“复辟”。

建炎四年(1130年)夏天,金兵撤离江南后,赵构又回到绍兴府,并定绍兴府为南宋都城。赵构复位后继续向金乞降。金不买账,到九月又兴兵再次渡江南侵。宋高宗闻风而逃,率臣僚南遁入海。

宋高宗虽任命岳飞、韩世忠等人分区负责江淮防务,但只把军事部署作为向金乞降的筹码。同时他却把金派到南宋进行诱降活动的秦桧引为亲信,任为宰相,借秦桧之力压制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要求。

绍兴十年(1140年),宋军抗金取得节节胜利时,宋高宗担心将领功大盖己,易生政变,同时他还怕迎回钦宗后自己必须退位,于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回朝,放弃了抗金的大好时机。第二年,他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不久,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罪名加以杀害,并同金签订了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南宋得以稍安。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做了三十多年皇帝后,渐渐厌倦,于是以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shèn),他自称太上皇。

赵构年轻时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做皇帝后却变得软弱退缩。他于政治上无甚建树,但精于书法,善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崖山海战:宋朝与元朝的最后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宋晚期,蒙古势力崛起,不断南下威胁宋廷,双方拉锯了四十余年,最终襄阳、樊城成为了宋蒙两军的争夺焦点。持续六年的襄樊之战的失败,直接将南宋推入了死亡之境。襄樊失守后,蒙古铁骑很快兵临临安城下。宋廷于德祐二年正月主动向元军请降。二月,元军进攻临安,在城内举行了受降仪式,宋恭宗被迫逊位。谢太后为保住赵宋

  • 元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根据中原知识分子的建议而定的。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一直用族名充当国名,称大蒙古国,没有正式建立国号。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后,建年号为“中统”,仍然没有立国号。随着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他决定在“

  • 宋朝三个被坑上位的皇帝是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知道吗?宋朝有三个皇帝是被坑上位的,其实他们是发自内心拒绝的。第一个,赵曙。因为宋仁宗生育能力不佳,看弟弟的儿子挺好的,好吧,就愉快地提前内定赵曙为接班人。殊不知,宋仁宗竟然生了个儿子,赵曙被原路退回。后来太子挂掉了,赵曙第二次定位接班人。宋仁宗看闲着也是闲着,再努力生一个吧,好!居然成功了!所以

  • 柔福公主是谁?柔福公主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美人私房菜》的热播,让古代名厨宋五嫂家喻户晓,宋五嫂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她的养女玉蝶公主却身份成谜。其实,在北宋历史上,北宋确有一位公主与宋五嫂生活时代基本一致,同样是集美貌、智慧、胆识于一身,但其不幸的人生经历,比郑爽饰演的宋玉蝶更为坎坷、传奇。这位公主就是宋徽宗的第二十个女儿柔福公主,本名赵嬛

  • 宋仁宗时期历史名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宋仁宗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那么在宋仁宗时期有哪些历史名人呢?一起来看看吧。进士沈括是个博学多才的大科学家,他对天文、历法、物理、数学、医学、音乐无不精通,而最重要的

  • 宋仁宗的年号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018年,宋仁宗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2年继帝位,当时他才13岁,1033年开始亲政。1022年-1063年,宋仁宗在位42年间曾多次更改年号。刚刚即位以后改年号天圣,后来改年号明道,刘太后死后,宋仁宗又改年号为景佑,之后又先后改年后为: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席酒宴,一段谈话,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就此顺从地交出军权,这在充满血腥与阴谋的古代政治斗争中,无疑是个戏剧化的传奇一幕。“子胥功高吴王忌,文种灭吴身首分……”一旦天下平定,君主往往便要大杀功臣,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诸如汉朝刘邦、明朝朱元璋就是这样的典型,然而同样下层出身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匡胤是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军人家庭,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文治局面。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就是宋太祖。这皇位得来容易,巩固起来可就不那么简单了。一次,皇帝车队出行,宋太祖差点被一支冷箭射中。这个有惊无险的事件,让他警惕起来。他开始频频微服私访,以掌握情报。

  • 赵匡胤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安定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开国君主,宋太祖在统一大局巳定的情况下也没有志满意得、 忘乎所以。平定南方诸国后,各国的金帛财宝源源不断地运至东京,宋太祖将它们作为战备物资,全部收贮在内库,从不随意挥霍。宋太祖本人有射猎和職衡(踢球)的喜好,刚做皇帝时,他常常技痒难耐,时不时邀上几名手下游玩一次。一天,宋太祖正在后苑射鸟,有大

  • 赵匡胤是不是一个冷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南唐后主李煜之死,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把杀害他的罪行归到了宋太祖赵匡胤身上,因为他们觉得一个亡国之君死在一个开国皇帝手里是非常符合常理的。实则不然。毒死李煜的凶手不是宋太祖赵匡胤,而是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而且很可能赵匡胤自己也是死在这个弟弟手里,所以,宋太祖赵匡胤实在是冤枉得很,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