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军在辛亥革命后的编制情况

晋军在辛亥革命后的编制情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85 更新时间:2024/1/25 9:13:21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0月29日,阎锡山率领所部参加太原起义。起义胜利后,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并组织了山西军政府。 1912年2月,经袁世凯北洋政府核准,阎锡山将所属部队整编为山西陆军第1师,孔庚任师长,辖步兵第1旅,孔庚兼旅长;步兵第2旅,刘樾西任旅长,师直辖骑兵闭、炮兵团各一个;另辖工兵、辎重各一营。

1913 年5月,第1师出防包头,省城另编成“中央第2混成旅”。不久,第1师改为中央陆军第9师。9月,第9师改为第13、第14混成旅。1915年7 月,阎锡山又将2个混成旅缩编为2个混成团。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为争夺北洋首领地位和北京政府的中央大权,彼此展开激烈的角逐,并形成了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三大军阀派系。阎锡山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投靠了段祺瑞。

1917年8月,在段祺瑞的支持下,阎锡山趁机扩编军队,充实力量, 将原来所属的部队扩编为4个混成旅和2个混成团、2个骑兵团及1个 炮兵团等部队。9月3日,北洋政府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长。

阎锡山掌管山西军政大权后,一面倡导“保境安民”,置身于军阀纷争的波涡之外;一面推行“六政三事”(“六政”系水利、种树、蚕桑、禁烟、 剪发、天足;“三事”包括种棉、造林、畜牧),实施“村制”和“村本政治”。

在改良农林水利以及畜牧等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实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充军事实力(扩充军队和发展军事工业齐头并进)。1918 年秋,阎锡山又在学兵团训练队的基础上,成立了第9、第10两个步兵团,属第4混成旅建制。

第9团团长由商震兼任,荣鸿胪任中校团副,第10团团长由原第1团团长蔡荣寿担任,杨爱源升任第1团团长。这两个团的一切人事、经费、教育等,均由督军署直接领导。至此,扩编以后的山西总兵力,达10个步兵团、2个骑兵团、2个混成团以及4个炮兵营、5 个特种兵营,约2万人左右,拥有各种枪支1万多支,炮数十门。

阎锡山督军山西扩编部队后编制序列(1917 年〜1918 年)

山西督军 阎锡山

第1混成旅 旅长 商震

第1团 团长 蔡荣寿

第2团 团长 王嗣昌

炮兵营 营长

第2混成旅 旅长 马开崧

第3团 团长 张治垚

第4团 团长 谢濂

炮兵营 营长 张培兰

第3混成旅 旅长 孔繁蔚

第5团 团长 刘树藩

第6团 团长 应芝

炮兵营 营长 顾祥麟

第4混成旅 旅长 赵戴文

第7团 团长 龚凤山

第8团 团长 丰羽鹏

第9团 团长 荣鸿胪

第10团 团长 蔡荣寿

炮兵营 营长 李振

第1混成团 团长 李维新

第2混成团 团长 傅存怀

骑兵第1团 团长 路福保

骑兵第2团 团长 孔祥麟

炮兵团 团长 周玳

工兵营 营长 杨澄源

机关枪营 营长 关颖凯

卫队营 营长 朱灵

宪兵营 营长 张建

以上就是辛亥革命后晋军的编制了,下一篇:晋军在第二次之直奉战争后编制情况。

下一篇:晋军在第二次之直奉战争后编制情况

推荐→晋军在民国各大时期的编制情况:

晋绥军在北伐战争后的编制

晋绥军在中原大战后的编制

晋绥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编制

晋绥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编制

中华民国八大总统介绍

民国20大派系军阀介绍(更新中)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晋军在第二次之直奉战争后编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阎锡山见前途莫测,便以力量薄弱为借口,保持中立。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曹锟被囚, 吴佩孚也被解除职务。眼看直系将要失败,阎锡山决定联奉拥段倒直。 10月28日,第3混成旅旅长孔繁蔚被任命为左翼总指挥,率第3旅黄金桂部、第4旅

  • 晋绥军在中原大战后的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原大战后,阎锡山化装逃往大连,托庇于日本人,过着寓公生活。不久,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在天津召开编遣会议,与晋系高级将领徐永昌、商震、傅作义、杨爱源商讨对晋绥军的整编方 案。会议决定将晋绥军原有的部队压缩为4个军8 个师16个旅。晋绥军中原大战后的晋绥军编制序列(1930年底)晋绥军第32军 军长

  • 晋绥军在北伐战争后的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7年4月10日,阎锡山宣布废除北洋政府所任命之山西“督军”,改称“晋绥军总司令”,将所部山西、绥远各军队改编为晋绥军,阎锡山自任总司令。撤销南北镇守使, 并下令取消督办名义,以晋绥军总司令名义统辖军民两政。不久,又将原17个师统编为 8个军。阎锡

  • 晋绥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对军队进行整编,决定把全国划为5大战区,晋绥属第2战区,阎锡山任司令长官,负责指挥驻山西、绥远和察哈尔的部队进行抗战。晋绥军共编为第6、第7两个集团军。其中,第6集团军由杨爱源任总司令,孙楚为副总司令;第7集团军,傅作义任总司令。当时,属第2战区序列的部队

  • 晋绥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6年初,阎锡山对所属晋军进行整编,由原来4个集团军、8个 军、24个师整编为3个集团军、5个军、15个师,另有直属及特种部队。 其主要编制序列如下:阎锡山军队整编后部队编制序列(1946 年)第六集团军 总司令 王靖国 副总 刘奉滨第61军 军长 王靖国第66师 师长 娄福生第69师 师长 周

  • 冯玉祥国民军第一军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玉祥的国民军第1军:其前身是北洋陆军直系第16混成旅,冯玉祥任旅长。冯玉祥,字焕章,原籍安徽巢县(今巢湖市),1882年出生于直隶青县。其父冯有茂在淮军中任哨官,冯玉祥幼年在保定长大,16岁人淮军当兵。1903年转投新建陆军,1909年升为营管带。1911年辛亥革命时参与发动滦州起义,事泄被撤职。

  • 胡景翼国民军第二军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胡景翼,字笠僧,陕西富平人,1892年生。曾加入同盟会,初在陈树藩部下当连长,后加入于右任领导的靖国军,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赴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曾参加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胡景翼1918 年始历任陕西靖国军右翼总司令、第4路军司令、靖国军副总司令兼总指挥。1921年9月,冯玉祥任陕西督军后,胡

  • 孙岳的国民军第三军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岳,字禹行,河北高阳县西庄村人,1878年出生。1904年孙岳考入保定武备学堂,毕业后人清第3镇任炮兵排长,后任三等参谋。1907年再入保定军官学堂速成科总司令,曾与冯玉祥、胡景翼密谋推翻曹锟。10月23日,冯玉祥从古北口回北京后,孙岳将冯玉祥接入城内,发动了北京政变后, 孙二期进修,毕业后回第3

  • 魏益三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益三,字友仁,直隶(今河北)藁城县人,1884年生,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曾在陆军第1师蔡成勋部任连长。1917年入陆军大学,毕业后到西北边防军第2混成旅褚其祥部任职。1921年,褚其祥兵败,魏转投东北军,任张学良第3混成旅参谋长,第27师参谋长。1924年,任东北炮兵第2旅旅长。1925年随郭

  • 方振武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方振武,原名方运策,字叔平。1855年1月12日生,安徽寿省瓦埠镇人。方振武早年毕业于安庆武备学堂,曾在安徽新军中任队长。1931年,方振武参加辛亥革命,在进攻南京的战役中,因作战有功由连长升任辎重营营长。1913年8、9月间,“二次革命”失败后,方振武东渡日本,入尚武陆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