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一建党节的来历和历史你知道吗

七一建党节的来历和历史你知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66 更新时间:2024/1/29 13:28:59

建党节的由来:建党节是几月几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

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

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后经过考证,得出“一大”召开的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四大”,确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建党节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后,在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处在更加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进行斗争,仍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

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是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最早的一篇文章。

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开幕的,但没有具体的日期。这篇纪念文章是以一大开会的月份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的。当时,还没有举行过群众性的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关于七一建党节的历史记载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当年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创刊)出版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特辑》,发表了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的社论,还发表了朱德写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林伯渠写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吴玉章写的《我和共产党》等纪念文章。

在此前后,该报还大量报道了延安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举行纪念党诞生20周年活动的情况。同年7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也发表纪念党的诞生的社论。

从此,“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中国民族最重要的纪念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的成果,人们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一大的召开日期考证清楚以后,有的同志提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否也要做相应的改变?当时中央领导同志认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没有必要改变,因为这同党的一大召开、闭幕日期不是一回事。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从延安时期举行纪念党的诞辰20周年的群众性纪念活动开始,“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它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继往开来,去创造和迎接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9党成立多少年:2019是党成立98周年,2019.7.1~1921.7.1。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有哪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由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所领导,历时一个月,属中等规模战役。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

  • 龙源口战斗:一战定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龙源口战斗简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四次“进剿”的作战称为龙源口战斗。又称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大捷。龙源口战斗过程1928年6月22日(这天正是农历端午节)拂晓前,红四军各部队分别向指定方向开进。同日

  • 中国教会学校的性质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教会学校是什么意思教会学校是指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鸦片战争以后,英美等国通过教会曾在中国设立大、中、小学。1926年,国民政府曾禁止外国人办教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历史上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遵义回事是中国历史革命的重要转折点,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呢?我们来看看。秦邦宪(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

  •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小编来说说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会议产生的历史影响和旧址介绍。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

  • 平江起义: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江起义简介平江起义是指土地革命时期(1928年7月22日),国民党军湖南省独立第5师一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湖南省平江县举行的武装起义,是湖南农民运动的中心运动之一。1928年7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派滕代远到湘鄂赣边界地区恢复湘鄂赣边特委,并同独立第五师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准备必要时举行起义。7

  • 马家军的历史故事 最后结局究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家军简介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回乱。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政府,保持治理权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击败了进入西北地区的中

  • 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说的西北四马是指哪四位?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马鸿宾是什么关系?我们来看下文。马鸿逵简介马鸿逵(1892年—1970年1月14日),字少云,小名三元,回族,生于甘肃河州(今临夏)。西北军阀“四马”之一,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任宁夏省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被人称为宁夏的“土皇帝”。

  • 西路军西征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路军的西征,不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而是张国焘严重错误造成的既成事实。围绕这个问题,大体经历了三次大的斗争。第一次斗争,是在1936年9月中下旬。斗争重点围绕红四方面军是北进还是西进。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6月会师后,张国焘虽已取消“第二中央”,但并没有改变同中央对抗的立场。他企图拉拢

  • 中统和军统哪个更厉害:中统为什么多年处于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和军统的较劲中,中统一直处于下风。军统局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类似今天美国的CIA)。“军统”(BIS)在其最鼎盛的时期,拥有特工以及各类准军事的交通警察大队共约10.2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势力渗透至党政、军事、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