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源口战斗:一战定乾坤

龙源口战斗:一战定乾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21 更新时间:2024/1/29 13:28:26

龙源口战斗简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在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四次“进剿”的作战称为龙源口战斗。又称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大捷。


龙源口战斗过程

1928年6月22日(这天正是农历端午节)拂晓前,红四军各部队分别指定方向开进。同日晨,敌人也分别由龙源口和白口向新、老七溪岭进犯。当敌左路1个团进至新七溪岭时,第二十九团和第三十一团第一营已先敌占领制高点。

敌向红军阵地发起连续猛烈的迸攻,阻击部队在朱德指挥下,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冲击,杀街大量敌人,守住了阵地。敌被迫停止进攻,战斗遂形成对峙。

第二十八团进抵老七溪岭时,制高点已被敌右路先头部队占领,第二十八团为夺取制高点,几次对敌发起进攻,但均未奏效。午后,红军乘敌疲惫松懈之际,隐蔽接敌,发起突然进攻,终于突破敌防御阵地,攻占了制高点。

敌仓慌向白口溃逃,第二十八团居高临下,乘胜猛追,歼其一部。敌右路两个团及第二十七师指挥所逃向永新。第二十八团迅速经白口向龙源口迂回。与此同时,扼守新七溪岭的迦红军部队,乘势转入对左路之敌的进攻,左路敌已形成孤立,不利再战,纷纷向龙源口溃退。红军跟踪追击。

当敌人退至龙源口时,第二十八团已先占领龙源口有利阵地,切断了敌之退路。敌人在红军前后夹击下,无力抵抗,迅速被全歼。


龙源口战斗意义

龙源口战斗后,红四军乘胜向永新城进击。永新之敌畏歼,撤回吉安,红军第3次占领永新城,至此,江西敌人的第四次“进剿”又被粉碎。

这次反“进剿”,红四军在赤卫队、暴动队的有力配合下,成功地运用了毛泽东等总结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取得歼敌1个团,击溃敌两个团,缴枪700百支,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的重大胜利,根据地人民赞扬说:“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

此次战斗后,红四军第二十八团进至安福边境,第二十九团进至莲花,第三十一团进至吉安境内,分兵发动群众,协助地方党和政府进行建党、建政和建设地方武装等工作,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龙源口战斗更加了解了呢,更多土地革命战争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教会学校的性质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教会学校是什么意思教会学校是指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鸦片战争以后,英美等国通过教会曾在中国设立大、中、小学。1926年,国民政府曾禁止外国人办教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历史上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遵义回事是中国历史革命的重要转折点,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呢?我们来看看。秦邦宪(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

  •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本文小编来说说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会议产生的历史影响和旧址介绍。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

  • 平江起义:中国革命的辉煌篇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江起义简介平江起义是指土地革命时期(1928年7月22日),国民党军湖南省独立第5师一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湖南省平江县举行的武装起义,是湖南农民运动的中心运动之一。1928年7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派滕代远到湘鄂赣边界地区恢复湘鄂赣边特委,并同独立第五师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准备必要时举行起义。7

  • 马家军的历史故事 最后结局究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家军简介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回乱。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政府,保持治理权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击败了进入西北地区的中

  • 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说的西北四马是指哪四位?马鸿逵马步芳马步青马鸿宾是什么关系?我们来看下文。马鸿逵简介马鸿逵(1892年—1970年1月14日),字少云,小名三元,回族,生于甘肃河州(今临夏)。西北军阀“四马”之一,先依附冯玉祥,后投靠蒋介石,任宁夏省主席长达十七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被人称为宁夏的“土皇帝”。

  • 西路军西征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路军的西征,不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而是张国焘严重错误造成的既成事实。围绕这个问题,大体经历了三次大的斗争。第一次斗争,是在1936年9月中下旬。斗争重点围绕红四方面军是北进还是西进。红二、四方面军1936年6月会师后,张国焘虽已取消“第二中央”,但并没有改变同中央对抗的立场。他企图拉拢

  • 中统和军统哪个更厉害:中统为什么多年处于下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和军统的较劲中,中统一直处于下风。军统局全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类似今天美国的CIA)。“军统”(BIS)在其最鼎盛的时期,拥有特工以及各类准军事的交通警察大队共约10.2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势力渗透至党政、军事、教育、文化

  • 中统和军统的区别:为什么中统和军统是死对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8年3月,蒋介石以抗战为理由,将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科改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5个月后又将复兴社特务处、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和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整合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它们就是国民党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从性质上看,中统和军统都是特务组织,两者

  • 中统和军统的矛盾为什么那么深不可调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统的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