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军部队编制

苏军部队编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09 更新时间:2024/1/16 0:00:14

苏军前身是清末江苏新军第9镇及第7镇第13协、第12镇第23协。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南洋新军群起响应,光复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迎孙中山为大总统。为筹备北伐,黄兴、陈其美等曾将苏、皖、浙、闽四省起义军扩编5个军20多个师。

即:第1军,柏文蔚任军长;第2军,徐宝山任军长;第3军,王芝祥任军长;第4军,姚雨平任军长;第5军,朱瑞任军长。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临时大总统权力后,把中央政府迁人北京。4月1日,命黄兴为南京留守,负责处理善后裁军事宜。

4月11日,南京军队发生闹饷兵变,促使黄兴加紧裁军。首先把江西、广东支援南京的部分北伐军调回原籍。其次,命客居江苏的浙军全部返浙。与此同时,也抓紧对江苏本省军队的裁遣。5月31日,程德全继黄兴任南京留守后,更加速了对江苏军队的裁遣工作。同日发布命令成立地方军。

于是,组成江宁第1军,柏文蔚任军长;江宁第2军,徐宝山任军长;江宁第3军第8师,陈骥之任师长。1913年初,袁世凯为削弱南方革命力量,将江苏境内的军队缩编成5个师,即第1师,章梓任师长;第2师,章驾时任师长;第3师,冷遴任师长;第4师,徐宝珍任师长;第19师,刘之洁任师长。

同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国民党人组织遣散后尚保留的江苏部队积极参加反袁。袁世凯派第2路军司令、江淮宣抚使冯国璋张勋、雷震春等部攻江苏军。苏军第3师在张勋的进攻下,于7月22日退出徐州,冯国璋很快率部渡过长江,9月进占南京。

北洋军占领南京后,袁世凯任命张勋为江苏都督,因张部“辫子军”纪律极坏,引起了列强驻华使节的抗议,袁乃撤下张勋,改任冯国璋为江苏都督。冯率禁卫军及北洋陆军第5混成旅进驻沪宁沿线各城市,并将“辫子军”逐往江北。

冯对江苏地方军也竭力削弱,不是吞并,就是改编,到1913年末,苏军仅保留第2师和中央陆军第19师。原第3师改编为中央陆军第74混成旅,赵俊卿任旅长;第4师改编为中央陆军第75、第76混成旅。

江苏地方军编制序列(1913年末)

江苏督军冯国璋

第2师 师长张毅

第3旅旅长张鼎動

第4旅旅长苏谦

第37旅旅长石佳华

第38旅旅长

第19师师长李凤翔

中央陆军第74混成旅 旅长 赵俊卿

中央陆军第75混成旅 旅长 云更生

中央陆军第76混成旅 旅长 张仁奎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驻防并统治江苏的主要为直系军阀。11月,以扬州中队与江苏要塞第1旅合并组成江苏混成第1旅,马玉仁任旅长。1917年7月,冯国璋继黎元洪代理大总统,率禁卫军及第5混成旅去北京。李纯经冯推荐,继任江苏督军,率北洋陆军第6师由赣入苏。1920年10月,直皖战争后,江苏督军李纯猝死,齐燮元继任苏督。

齐燮元,字抚方,直隶宁河县人。先后入北洋武备学堂、陆军大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从日本回国后,在北洋第6镇任下级军官。1913年后,历任陆军第6师第12旅旅长、江西将军署参谋长、第6师师长。1917年,齐率第6师随江苏督军李纯到江苏,兼任江宁镇守使。1920年李升任苏皖赣巡阅使后,齐为副使,李纯死后,齐燮元继李纯为江苏督军、苏皖赣三省巡阅使,成为直系的一个重要头目。齐上任后极力扩军,将补充旅扩编为江苏陆军第2、第3、第4混成旅,后又将中央陆军第74混成旅改为江苏陆军第5混成旅。到江浙战争前,江苏部队共编有3个师5个混成旅。加上中央陆军第6、第19师,共5个师5个混成旅。1924年9月,江浙战争后,将陈调元的第5混成旅扩编为第4师,陈调元任师长,并收编卢永祥部第10师及臧致平、杨化昭部2个旅。

1924年底,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南下,齐燮元被张宗昌打败下野,卢永祥又收回其皖系部队,并将齐燮元的第6、第19师及苏军第2师遣散。非齐嫡系的苏军及暗中通段的陈调元师被保留。1925年8月,奉军取得苏、皖地盘后,浙江受到奉军的直接威胁,为抗拒奉军继续南下,浙江督办孙传芳组成苏、浙、皖、闽、赣五省联军发动驱奉之战。战后,孙传芳对苏军进行整编,共编为4个师又5个旅。以郑俊彦任苏军总司令。

江苏军编制序列(1925年底)

江苏军 总司令 郑俊彦

中央陆军第1师 师长 冯绍闵

中央陆军第10师 师长 郑俊彦

江苏第1师 师长 白宝山

江苏第3师 师长 马玉仁

江苏第1旅 旅长 杨和庚

江苏第2旅 旅长 李

江苏第3旅 旅长 码登滢

江苏第76旅 旅长 张立中

炮兵旅 旅长 魏朝彦

下一节:直鲁联军

其他五省联军

浙军部队编制

闽军部队编制

皖军部队编制

赣军部队编制

苏军部队编制

推荐专题

民国八大总统介绍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著名战役

民国二十大军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皖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末安徽仅成立新军第31混成协,下辖第61、第62标。1911年,辛 亥革命爆发后,新军内部革命党人曾两次发动起义,均被镇压。后来咨 询局及群众团体内外联合迫使安徽巡抚朱家宝宣布独立。不久,朱化装 逃走,由革命军第1军军长柏文蔚率部护送孙毓筠到安庆任都督。后孙又让位于柏文蔚。1912年8月,南京留守

  • 赣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赣军前身是清末暂编陆军第27混成协。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昌新军起义 响应,并成立江西军政府,推举吴介璋为都督, 旋辞去,由彭程万任都督。1912年1月,李烈钧 又被推为江西都督,3月就任。9月,李烈钧把 辛亥革命后扩编的16个标新军裁减一半,编 成4个旅,第1旅,刘世钧任旅长;第2

  • 直鲁联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直鲁联军简介直鲁联军前身是奉军李景林、张宗昌两部。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张宗昌任奉军第2军副军长兼第3混成旅旅长。直系战敗后,张宗昌率部进入关内,大肆收编直系溃军,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奉军不可小覷的一支重要力量。直奉战争后,又协助苏皖宣抚使卢永祥南下,赶走刘燮元,夺得江苏地盘。1925年2

  • 李景林所属直军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直鲁联军中的直军,其前身是直军李景林部。李景林,字芳晨,直隶 (今河北)枣强县人,1885年3月28日生。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入北洋 新军当兵。继而入保定北南军速成武备学堂,1907年毕业后,充禁卫军 的下级军官。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李景林随禁卫军南下,任清军 第2敢死队队长。1912年,

  • 张宗昌所属鲁军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直鲁联军中的鲁军,其前身是奉军第2军副军长张宗昌部。1925年4月,奉军第2军副军长张宗昌率部南下,抢夺了山东地盘,北京政府将原皖系山东督军郑士琦调任安徽督办,由张宗昌任山东督办。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人,生于1881年2月13日。家境贫穷,小时随其母逃至营口,在一家“宝棚&rdquo

  • 民国四大时期的国民党部队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民党军是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政府直接指挥的军事武装力量。其前身是以蒋介石为校长的黄埔军校师生为主编成的国民党党军和追随孙中山进行北伐的粤、闽、赣、桂、湘等建国军。1925年6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决定将党军及建国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也称国民党军,简称国军。随着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北洋军阀和各地地

  • 国民党军在北伐战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央军的首领主要是蒋介石。蒋介石,浙江省宁波地区奉化县溪口镇人,1887年10月31日出生。学名志清,官名中正,字介石。蒋介石7岁入私塾读书,17岁以后,曾先后到锦溪凤农学堂、宁波箭金公学、奉化龙津中学等学校学习。他在20岁时自费到日本想人军校,但因日本只收公费留学生,只好回国。回国后,恰逢袁世凯在

  • 国民党军在土地革命中战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原大战,蒋介石击败了与其比肩的各路军阀巨头,国民党军再次实现了内部“统一”,并得以集中力量对正在发展壮大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1930年12月,蒋介石下令在南昌设立总司令部行营,以鲁涤平兼任行营主任,负责指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

  • 国民党军在抗日战争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大举人侵华北。8月12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国防会议,决定以军事委员会为全国抗战的最高统率部,蒋介石为委员长。在军事委员会下设军令、军政、经济、政略、宣传、组训6个部,分别主管有关事宜。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国民党投入了70余

  • 韩复榘部队编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县人,1890年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幼时入私塾。1900年韩复榘10岁时,义和团运动爆发,因其叔父接触过洋人,被义和团视为“二毛子”而斩首,韩家宅院被焚烧,从此家境沦落,被迫辍学。他19岁那年为了躲债出走东北,想投奔早年到东北谋生的大哥。结果大哥找不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