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太宗窝阔台是怎样即位的 元太宗蒙哥毒杀了拖雷吗?

元太宗窝阔台是怎样即位的 元太宗蒙哥毒杀了拖雷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29 更新时间:2024/4/11 17:02:30

蒙古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凭籍其军事才能,建立了一个规模空前横跨整个亚洲的大国。到了晚年,他对自己继承人的问题开始有所考虑。他有四个随他一起东征西讨、骁勇无比的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不过四个儿子中,他比较欣赏的是三子窝阔台,觉得窝阔台是个比较合适的汗位继承人。

蒙古人选取接班人,按照惯例是幼子继承法,但成吉思汗废除了这一规定,选择谁做接班人由自己说了算。不过新大汗要正式上台,必须在宗亲诸王参加的忽里勒台大会上通过。1227年,成吉思汗病重,他将四个儿子召到跟前,正式提出让窝阔台接汗位,其他儿子要团结一致,互相协助。

其实众儿子私底下早就在打汗位的主意了,汗位每个人都想要,但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兄弟之间已分化组合了。二子察合台和窝阔台关系较好,长子术赤一看情形不妙,就和四子拖雷卷在了一起,兄弟四人分成了二派。术赤的生母曾被篾儿乞部落俘掳过,返回途中生下了术赤,因而二个弟弟就对他横竖看不入眼,认为与他是同母异父。拖雷对大哥很尊重,二人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成吉思汗生前尽管已决定把汗位传给窝阔台,但最喜欢的是拖雷,出征时常带了拖雷在身旁,对他宠爱有加,家里的珍宝财物也全都交给他打理。看到拖雷很有军事才能,成吉思汗又把征集的军队交给他管理,蒙古国大部分的军队在拖雷控制之中。

照理,窝阔台接位的事情应尽早放到忽里勒台会议上讨论,但浓重的矛盾使得这个会议在二年后才得以召开,蒙古的汗位空缺了两年,由掌握实权的拖雷摄政。总算这个会议召开了,但可以预料的是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会议开了35天也没有结论,窝阔台的对手毫无疑问是摄政了两年不肯交出实权的拖雷。

会上有人提出要按蒙古的旧例让幼子继位,否定成吉思汗的选择,也有人提出还是遵照遗诏让窝阔台即位。这时术赤已病死,拖雷是斗不过察合台和窝阔台二人联手的,看看自己势孤力单,最后只得采取退让的策略,表示支持窝阔台。

元太宗窝阔台上台,使得汗位的争夺一度平息。可是,这样的结局在术赤和拖雷两系的族人中留下了不满情绪,为以后的汗位之争埋下了隐患。

窝阔台继汗位四年后,拖雷就死了,死因说法不一。有说饮酒过度,有说得了急病,另有一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他喝了愿替窝阔台去死的咒水。1233年窝阔台亲率大军攻金,拖雷指挥右路军取得了重大胜利。部队回师时窝阔台得了重病,拖雷侍兄于榻前。

蒙古人深信巫术,找来巫师念咒文。巫师说,把窝阔台的病涤除在木杯之中,病就能除去。如果有人把这杯水喝下去,就能代替太宗去死。此时,拖雷为了爱护兄长,便端起杯子喊道:“洪福的父亲内定了我兄弟做皇帝,如今如果失去了皇帝哥哥,这么多的百姓谁来管理?这会使金人很开心的。上天啊,饶了我的哥哥吧,让我喝了这杯水去替他见你吧!”说罢,将咒水一饮而尽。窝阔台病好了,拖雷告辞程,几天后就死去了。很多人认为很明显在这杯咒水中窝阔台是做了手脚的,毒死了拖雷。因为拖雷很有军事才能,他的存在就是对自己的威胁,而且这样做也可以把汗位保持在自己一系下。

窝阔台因饮酒过度,仅在位13年就死了,不久察合台也亡故。窝阔台死后,由皇后脱列哥那哈敦监国。这位颇有权术的皇后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斥贤崇奸,弄得内外离心。1246年秋天,她召集诸王举行忽里勒台大会,让自己的儿子贵由接承了汗位。

元军的甲胄长辈之间的仇恨,也传到了后代的身上。术赤儿子拔都不肯出席忽里勒台大会,上台后的贵由仇恨万分。1246年贵由即位后,马上发动战争想消灭拔都。贵由患有慢性病,这时借口他的旧营霍真地区气候很适宜他的身体,遂发军前往。当贵由大军接近拔都所在地叶密立时,拔都感到事态严重,坐立不安。拖雷妻原与拔都友善,得知定宗贵由的真实意图,迅速派人通知拔都。拔都遂打出迎接大汗的旗号,发军东进。两军相近,贵由突然死去。什么原因,或说是贵由被拔都害死的,或说是饮酒斗殴而死,至今仍是在个疑案。

贵由死后,贵由妻斡兀立海迷失监国,欲立窝阔台之孙失烈门为汗,理由是窝阔台当初曾有遗诏想立失烈门。

拖雷妻唆鲁禾帖尼很有才干,四个儿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木哥个个能征善战。在与拔都联手后,她想立自己的儿子蒙哥为汗。她很有人缘,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当。拔都是这一辈中的兄长,遂召集诸王选新汗。1251年6月,忽里勒台大会召开,贵由子脑忽、忽察和失烈门等人故意迟到。会上拔都、蒙哥等人提出太宗遗诏早就应该遵行,但太宗窝阔台系为什么以前要立定宗贵由?海迷失哑口无言。讨论到最后,拔都说:“拥蒙哥登基,胆敢违反者斩。”于是将蒙哥推上了汗位。7月,蒙哥举行了登基大典,这样汗位从窝阔台系转了过来。

宪宗蒙哥上台,对窝阔台和察合台的后裔放不下心来,感到危胁随时存在。不久有人告密,说窝阔台和察合台的后代诸王要阴谋武装叛乱。是否真有其事,是个历史之谜,但蒙哥宁愿认为这是真的,于是马上下诏赐死海迷失及失烈门母哈特合赤,谪迁失烈门到没脱赤,杀叛将70多人,流放想叛乱的诸亲王,巩固了自己的汗位。

为了争夺汗位,兄弟之间互相挤压残杀,这无论如何是成吉思汗所不愿看到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顺帝的生父究竟是谁 真的是宋恭帝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顺帝奇渥温妥欢帖睦尔,生于延枯七年(1320),是元明宗的长子。至顺四年(1333),他只有十三岁,被权臣拥立为帝,成了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根据《元史》的记载,顺帝的生母是罕禄鲁氏,名迈来迪,居于金山之北,明帝到北方时,见到了貌美品端的她,就收纳为妃子,之后生下了顺帝。照理说,关于元顺帝生父母的记

  • 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定都大都 大都是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唆鲁忽帖尼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常征召儒士到漠北去为她的孩子们讲学,因而使忽必烈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二十多岁时,忽必烈与燕京大庆寿寺的海云禅师过从甚密,海云将他的弟子子聪推荐给忽必烈,经常向他请教。子聪俗姓刘,名侃,后改秉忠。之后,忽必烈又召纳了赵璧、

  • 明代杨家将故事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代是结束蒙古统治之后的又一个汉人政权,但老百姓翻身得解放的快感转瞬即逝。明朝中后期,朝廷积弱,外敌虎视,这种局面与宋朝的情况何其相似,杨家将成了借古言今的最好武器。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杨家将,希望借此宣扬忠君思想,为巩固政权服务。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下,杨家将故事流传得更加广泛。明人有诗为证,

  • 历史上的“八贤王”死因是什么 民间有什么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光义在宋太祖死后的当天就当上了皇帝,那时他38岁,太祖的长子德昭已经27岁,德芳17岁,封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同平章事。赵廷美30岁,接替赵光义出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当时赵光义的孩子们年纪尚小,不适合立为储君。德昭、德芳与赵廷美和赵光义的子女一同都称皇子皇女。赵廷美出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似乎

  • 杨家将的家为何叫天波府而不叫杨府 天波府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家将的家为何叫天波府而不叫杨府?天波府是什么意思?杨家将的许多故事在元代就已定型,最早提到杨家在京城开封有府宅的,并非源于史料,而是出自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杂剧是元代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如今已不知是谁所作,但其故事情节已深入人心。在这出戏里,金刀令公杨业与其妻佘太君共

  • 宋江的历史原型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江的历史原型简介:宋江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历史上真实的宋江结局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宋江的历史原型简介宋江(约1074-1122)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是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宋江的历史原型。公元1119年宋江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不过,与同时期的方腊起义相比,规模要小得多。

  • 苏轼诗歌作品介绍苏轼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苏轼的诗歌作品有哪些?一起了解一下吧!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

  • 苏轼简介苏轼生平经历介绍苏轼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最后结局是什么?苏轼是怎么死的?苏轼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一起了解一下苏轼的故事吧!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

  • 辛弃疾简介辛弃疾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辛弃疾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人辛弃疾不仅仅是因为其诗词而名扬天下,还因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梦中都不忘上阵杀敌的忠肝义胆。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辛弃疾是怎么死的?人物评价怎么样?一起了解一下吧!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

  • 李清照简介李清照生平经历人物评价介绍李清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公认的才女,李清照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李清照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李清照是怎么死的?李清照的人物评价怎么样?一起了解一下吧!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