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不磨灭的番号359旅

永不磨灭的番号359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4/1/30 10:09:52

359旅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旅之一。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军第32军、红军总部特务团一部,在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

陈伯钧任旅长、震任副旅长,下辖由红6军团编成的第717团、由红军第32军等部编成的第718团,共5000余人。


359旅旅长是谁

陈伯钧(1910.11.26-1974.2.6),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四川省达县(今达川)河市坝村人。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团部副官、新兵训练处主任、排长、教导队副队长、连长、纵队参谋长、军参谋长、师长、军长、军团参谋长、红军大学主任教员、军团长、旅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抗大第2分校校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军副参谋长、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合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上级干部大队大队长、兵团副司令员等职。

先后参加了平定夏斗寅叛乱的战斗、秋收起义、五斗江战斗、草市坳战斗、龙源口战斗、黄洋界保卫战、水南战斗、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漳州战役、南雄水口战役、乐安宜黄战役、长征、陈庄战斗、热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教育长、副院长、代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参加了湘西剿匪。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2月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4岁。


关于359旅的故事

一、围攻日伪

陈伯钧率第718团和旅直属营一部留守陕甘宁边区,后归八路军留守兵团建制。王震率第717团和旅直属营一部共2100余人,以第359旅的番号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随后,王震部在五台、平山(属河北省)一带发动群众,扩充部队,开辟抗日根据地,并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忻口、太原作战。

10月,王震任旅长兼政治委员、刘子奇任参谋长、袁任远任政治部主任。1938年1月,第359旅进行整编,辖第717团和由河北省平山独立团、山西省侯马独立团、忻州义勇军各一部编成的第718团,以及由崞县(今原平)独立团、侯马独立团、忻州义勇军各一部编成的第719团,共1.2万余人。

3~4月,会同第358旅等部反击日伪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发动的首次围攻,收复7座县城。5月,开赴恒山地区,在晋察冀军区指挥下,开展桑干河两岸的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

9~11月,在配合晋察冀边区粉碎日军多路围攻中,取得邵家庄伏击战的胜利。1939年5月,取得上下细腰涧战斗的胜利。10月,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增兵包围陕甘宁边区,并制造军事摩擦,第359旅由晋察冀边区调至陕甘宁边区,接替宋家川至葭县(今佳县)的黄河河防任务,旅部兼绥德警备司令部。


二、进驻

从1940年底开始,第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给,减轻人民负担。1941~1943年,每年上交给边区政府1万石公粮。在大生产运动中,坚持以农为主,全面发展,先后开办纺织、皮革、造纸工厂13个,成立盐业、土产、运输等公司,开办饭店、商店、军人合作社和各种加工小作坊等,形成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多层次的生产经营形式。

在1942年2月中共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第359旅被誉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毛泽东主席题词赞誉第359旅是“发展经济的前锋”。

在大生产运动中,第359旅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练兵运动,并在1943年春播和中耕后开展了整风运动,保障和推动了练兵、生产各方面任务的完成。1943~1944年张邦英、王首道先后任旅政治委员。


三、抗日

1944年10月,为建立以五岭山脉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使华南成为战略一翼,中共中央决定以第359旅为基础组成第18集团军独立第1游击支队(通称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第4、第5大队共4000余人,另有中共中央调往新四军第5师工作的干部组成的第6、第7大队900余人。

11月9日,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向湘粤边挺进。1945年1月,在湖北省大悟山与新四军第5师会师。随后,第1游击支队继续南进。3月,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7月上旬,除留一部兵力在湘北、鄂南坚持抗日斗争外,主力3000余人沿湘赣边境南下。

8月下旬,到达广东省南雄地区。后因日本投降和遭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重兵围攻,随即北返。10月回到中原地区,在湖北省黄陂县孙家畈进行整编,恢复第359旅番号,编入中原军区。

1946年6月27日,从湖北省礼山县宣化店地区向西突破国民党军的包围,于8月29日回到陕甘宁边区,仍归第120师建制。


359旅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第359旅留守陕甘宁边区的部队,组成第18集团军独立第2游击支队,由刘转连任司令员、张龙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第3大队和第5、第9干部队,于1945年6月南下。

当第2游击支队到达河南省新安地区时,因日本投降,遂奉命转道开赴东北,后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

1947年1月,三五九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一师,1947年9月l0日编入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战斗序列,1948年11月第十纵队改称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七军,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战役。

朝鲜战争爆发后,于1951年入朝参战。1954年班师回国,驻防南方某省多年。1970年5月调西北某省驻防。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入滇执行老山防御作战任务,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1991年2月兰州军区党委确认原三五九旅改编师为“红军师”。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359旅更加了解了呢,更多文章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香港回归简介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及鸭

  • 97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回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历史的时钟指在199

  • 香港回归的关键人物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香港回归的原因有哪些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问题呢?1、前提条件:改革开放实行后,中国的综合能力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2、政策因素: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3、法律依据: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4、群众基础:港澳同胞的爱国意识强烈,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

  • 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中国人员几乎全部阵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铁列克提事件简介1969年,中苏边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事件。在当年3月东北边陲的珍宝岛战斗中,中国军队有效地打击了苏联的气焰。全国人民为之振奋,心潮澎湃。然而在当年8月13日西北边陲的铁列克提战斗中,我方的主阵地人员几乎全部阵亡。38人牺牲,包括3名记者。苏联解体后,1999年11月下

  • 武大六一惨案历史经过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大六一惨案在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校园内。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遍及国民党统治区。以武汉大学为中心的学潮成为这次学运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1日凌晨3时,武汉当局调集全副美式装备的军、警、宪、特1000余人突然闯人武汉大学教职员和学生宿舍,开枪打死手无寸铁的王志德

  • 民国北洋军覆灭记 北洋军是怎么走向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军简介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北洋新军的建成,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也为袁世凯奠定了作为北

  • 北洋军二十四上将传奇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二十四上将简介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包括:段祺瑞,张锡銮,张勋,冯国璋

  • 梅花惨案是怎么回事后世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梅花惨案1937年10月12日至15日,侵华日军在河北藁城梅花镇进行了四天三夜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杀害无辜群众1547人,烧毁房屋、店铺600多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花惨案”。 由于这起惨案发生在农历九月初九,故称之为“九九”惨案。梅花惨案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入冀中平原,所到之处烧杀抢

  • 北洋军各主力师军歌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军军歌简介北洋军军歌是袁世凯创建的“北洋常备军”,人称“北洋军”在练兵期间用来感染士兵,激励士气的歌曲。北洋军军歌同时也包含作战要诀,将步兵操典融于其中,使士兵边唱边学习熟悉现代化作战规范,令北洋军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提升。天津小站,袁世凯大展身手的舞台。改“定武军”为“新建陆军”。以“新建陆军”为

  •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晚清历史上,慈禧的大名可以说是传遍全世界的,虽然当时慈禧将清朝祸害得不行,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还说出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可耻言语,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就清朝来说,慈禧可以算是续命的功臣。当时的清朝积贫积弱不能光从慈禧时期算起,若是追根溯源的话,还得从乾隆后半生的挥霍有关,当时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