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中国人员几乎全部阵亡

中苏铁列克提冲突:中国人员几乎全部阵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28 更新时间:2024/1/20 23:29:47

铁列克提事件简介

1969年,中苏边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事件。在当年3月东北边陲的珍宝岛战斗中,中国军队有效地打击了苏联的气焰。全国人民为之奋,心潮澎湃。然而在当年8月13日西北边陲的铁列克提战斗中,我方的主阵地人员几乎全部阵亡。38人牺牲,包括3名记者。

苏联解体后,1999年11月下旬,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访问北京;中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哈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得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铁列克提地区的主权问题得到解决,当年冲突地带已明确划归中国。2008年5月新疆军区决定当年的主阵地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


铁列克提事件的背景

一、苏联领导人更换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1953-1964)后期出现的中苏两党和两国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恶化,撕毁两国签订的协议,中止援助,在共和国困难时期要求中国偿还项目资金,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用的苏造飞机、坦克、枪支弹药、装备、物资。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迅速演变成了两国的军事对峙和局部军事冲突。

二、中苏关系恶化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一直把苏联作为“老大哥”看待,中苏边境一直是有边无防。

“珍宝岛事件”后,苏军沿苏中边界部署重兵。

铁列克堤边防站位于新疆塔城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所辖边境的“争议区”是“新沙皇”在老沙皇侵略基础上进一步领土扩张的产物——我们承认老沙皇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时强加给中国的边界线,“新沙皇”依老沙皇边界线再往我国领土上推进出一条边界线,说这“线”是它的边界线,这两线之间的我国领土便被称作“争议地区”。


铁列克提事件的经过

1969年8月13日清晨,铁列克堤边防站巡逻分队8人在裴映章副站长带领下按计划巡逻, 巡逻队中有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连祥,和本部队翻译明远。

为预防万一,12日晚在易遭敌袭击的巡逻地段我侧预设了掩护。早上苏军首先开出指挥车、装甲车、卡车多辆,步兵数十人,越界进入我国一无名高地(695.5)西侧,当我国巡逻分队行至此处时,苏军突然开枪射击,打伤我方战士,我方阵地派人把受伤战士背回,巡逻分队立即进入无名高地,与掩护班汇合,进入战斗位置。

无名高地打了两发点射提出抗议,苏方不顾我中方抗议又继续开枪。我们被迫自卫还击,击退了在3辆装甲车掩护下的数十名苏军的进攻。

接着苏军又从南侧进攻,再次被击退,不久苏军发动第三次进攻,装甲车从南北两个方迂回到无名高地后侧,并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进攻,遭到了我们中国边防战士的顽强抵抗,多次冲击被击退,但是由于苏军人数众多,出动了10多辆装甲车及T-62坦克、卡车、步兵300人、多挺重机枪、直升机2架围攻我阵地,对我阵地进行猛烈炮击,我边防军人配备的都是轻型武器。

因巡逻地段地形开阔对我不利,在光秃的小山顶上,既无工事掩体也无草木遮挡伪装,我方暴露在苏军火力控制之下,苏军的炮火愈演愈烈,向我方阵地发起围攻,经过一小时十五分,我方几十人损失过半,寡不敌众,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空旷戈壁滩变成了血腥的屠场......


铁列克提事件的后果

一、苏联方面

事后苏联方面大张旗鼓的表彰参战人员。

共授予:列宁勋章1枚;红旗勋章5枚;红星勋章6枚;3等光荣勋章2枚;勇气勋章10枚;军事荣誉奖章11枚;

二、中国方面

事后中国方面调查为什么在几天前就发现苏军异动,而塔城军分区一直没有准备。1971年林彪死后,从前林彪的部下,红军强攻大渡河的十八勇士之一,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被认为要担负主要责任。

1994年4月2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访问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期间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签署了《中哈国界协定》。

1997年9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访问阿拉木图期间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第一个《中哈国界补充协定》。

1998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出席在阿拉木图展开的“上海五国”第三次元首会议期间,与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第二个《中哈国界补充协定》。

1999年11月下旬,纳扎尔巴耶夫访问北京,中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哈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得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铁列克提地区的主权问题得到解决,当年冲突地带已明确划归中国(参见《重访铁列克堤》)。

2008年8月13日,中国新疆军区将当年的主阵地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并立“忠勇山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铁列克提事件更加了解了呢,更多共和国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大六一惨案历史经过和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大六一惨案在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校园内。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遍及国民党统治区。以武汉大学为中心的学潮成为这次学运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1日凌晨3时,武汉当局调集全副美式装备的军、警、宪、特1000余人突然闯人武汉大学教职员和学生宿舍,开枪打死手无寸铁的王志德

  • 民国北洋军覆灭记 北洋军是怎么走向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军简介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北洋新军的建成,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也为袁世凯奠定了作为北

  • 北洋军二十四上将传奇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二十四上将简介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定武军”。随后改派袁世凯训练新军。袁世凯仿照德、日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000余人扩编至7300人,定名“新建陆军”,即北洋新军。北洋军阀二十四位上将包括:段祺瑞,张锡銮,张勋,冯国璋

  • 梅花惨案是怎么回事后世产生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梅花惨案1937年10月12日至15日,侵华日军在河北藁城梅花镇进行了四天三夜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杀害无辜群众1547人,烧毁房屋、店铺600多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花惨案”。 由于这起惨案发生在农历九月初九,故称之为“九九”惨案。梅花惨案背景“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入冀中平原,所到之处烧杀抢

  • 北洋军各主力师军歌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军军歌简介北洋军军歌是袁世凯创建的“北洋常备军”,人称“北洋军”在练兵期间用来感染士兵,激励士气的歌曲。北洋军军歌同时也包含作战要诀,将步兵操典融于其中,使士兵边唱边学习熟悉现代化作战规范,令北洋军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提升。天津小站,袁世凯大展身手的舞台。改“定武军”为“新建陆军”。以“新建陆军”为

  • 清政府为何指挥不动自己重金组建的北洋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晚清历史上,慈禧的大名可以说是传遍全世界的,虽然当时慈禧将清朝祸害得不行,又是割地又是赔款,还说出过: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可耻言语,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就清朝来说,慈禧可以算是续命的功臣。当时的清朝积贫积弱不能光从慈禧时期算起,若是追根溯源的话,还得从乾隆后半生的挥霍有关,当时的清

  • 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真实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六镇简介北洋六镇,即清末新建陆军第一至第六镇。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决定在全国推行常备军制。同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其所辖武卫右军基础上,编练北洋常备军两镇,连同武卫右军、武卫右军先锋队、自强军,扩编建制,于光绪三十一年练成五个镇,加上由袁世凯编练的京旗常备军(后称北洋第一镇),

  • 民国捷成事件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捷成事件简介捷成事件发生于1922年5月28日起,是澳门历史上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取名自事件发生翌日(5月29日)在白眼塘捷成戏院旧址的严重警民冲突。而又称为葡警屠杀华工事件是因为在该次冲突中葡萄牙警察向民工乱枪扫射,造成约200人死伤。事件使当时的澳门陷于一片萧条,澳门人口亦一度减少超过七成

  • 揭秘国共史上的平江惨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江惨案简介1938年2月,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从平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杨森部突然袭击我新四军驻平江加义通讯处。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中共湘鄂赣组织部长罗梓铭、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秘书兼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曾金声、中共湘鄂赣特委秘书主任吴渊及通讯处工作人员吴贺泉

  • 民国安国军政府的建立与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国军政府简介安国军政府是1927年6月16日张作霖在北京建立的军政府,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其建立者张作霖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总理潘复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国务总理。安国军政府建立背景1926年初,直奉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冯玉祥被迫率国民军退往绥远。张作霖再次控制了北京政府,任安国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