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清秘史:多尔衮为何敢当朝诛杀2位王子

前清秘史:多尔衮为何敢当朝诛杀2位王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74 更新时间:2024/2/11 20:17:49

多尔衮,明万历四十年十月廿五日(1612)生,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确立清初政权及各项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顺治帝曾加封至“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他年纪较小,他甚至还没有他的侄子如杜度、岳托、豪格等人的年纪大,他与他大哥褚英的孙子,也就是杜度的儿子杜尔祜是

同龄人,他只比人家大三岁。也就是说,他在爱新觉罗这个军事家族中,他是个童子军。但是,他十分卓越。他除了过人的勇敢之外,还有惊人的智慧。在明末清初

那场轰轰烈烈的大戏里,他登台以后,迅速成长为男一号,他的政治地位飞快超过了他的兄长和侄子们。

多尔衮剧照

还是在少年的时候,多尔衮就多次随父兄出征蒙古与明朝,是满洲有名的娃娃英雄。因为屡建功勋,16岁那年,他获皇太极赐予“墨尔根代青贝勒”(满语“聪

明王”)之号,并且成为正白旗的旗主,成为清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帅。这位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英俊少年,骑在战马之上,不仅仅是光彩照人,他的目光还能够穿

过硝烟,看得比其他将帅更为辽阔。我们讲的顺治帝故事,相当大的比例来源于多尔衮的英明助推。

他的八哥皇太极逝世后,他和大他十三岁的堂兄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福临即帝位。第二年,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率八旗军入关。顺治帝七年(1650年)冬

天,他病死在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追尊他为成宗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顺治帝又追论其生前谋逆罪,削去了他的王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

这位叔高祖的赫赫功勋,复还他睿亲王封号,追赠谥号“忠”,神位列于太庙之中,配享列祖列宗。

多尔衮剧照

多尔衮十五岁那年,父亲努尔哈赤去世。他和同母哥哥阿济格、同母弟弟多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额娘阿巴亥按照古人传下来的殉葬规矩,用弓弦扣环的办法自缢。

孝烈武皇后阿巴亥(1590—1626),乌喇部的绝色美女,姓乌喇那拉氏。她是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皇太极的继母。孝慈

高皇后去世后,她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位超级英雄,即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第十五子多铎。天命十一年九月,为努尔哈赤殉葬。

九月三十日那天早上,太阳血红地照着木窗的高丽纸上面,天地一片血红。母亲阿巴亥盛妆端坐在清宁宫的大殿里,从容不迫地将弓弦环在颈上,扣在一条绫子巾

上。那条巾子,是皇阿玛努尔哈赤生前送给额娘的,巾子上洒着桃花红点子。母亲回头深情地看了看跪在众大臣中间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表情里面充满

了深深的眷恋。母亲凝视了许久,才对他们说:“好好听皇上的话,听哥哥们的话,额娘侍候你们的皇阿玛去了。”说罢,满面微笑,引颈自缢。

这是女真人的古老风俗,认为女子殉夫是一种最高的光荣。兄弟三人和皇太极,还有诸王大臣一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着母亲一步一步地归去。

大殿里的气氛,庄严肃穆,宫廷乐师奏起了古乐,那乐声仿佛从天上飞来,盘旋了一番,似乎簇拥着多尔衮的母亲,又飞回了天上。

这个壮烈的场面,对少年多尔衮是最大的刺激,同时,也是他坚毅性格形成的根源。皇太极看着这位十四弟在悲痛中长大,对他一向呵护有加。多尔衮不负皇恩,他参加了太宗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在每次战役中他都有优异的表现,他逐渐成为著名的军事统帅。

标签: 前清秘史多尔为何当朝诛杀2位王子多尔万历

更多文章

  • 阮小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绰号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阮小,是个,什么样,他的,绰号,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阮小

    阮小二是施耐庵所著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是梁山一众的早期元老,是梁山基业的奠定者。也许是上山较早的原因,后来梁山的许多军事行动,阮小二都有参加。梁山大聚义之时,阮小二在一百零八个好汉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军头领第四位,绰号立地太岁。阮小二是石碣村人士,早期以打渔为生,是一个渔夫,也做

  • 在历史上荆轲是不是英雄 荆轲有妻子和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在历史上,荆轲,是不是,英雄,妻子,儿子,君子,知己,提剑出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陶渊明的这首《咏荆轲》是历代赞扬荆轲其人的代表作之一 。历来世人对荆轲的评价褒贬不一,而肯定荆轲的人更多一些。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后世的诗人、学者纷纷留下 文墨纪念当年在易水边悲壮的刺秦之行。太

  • 穆弘的绰号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叫?如何评价穆弘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穆弘,绰号,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如何,评价,个人,穆弘,施

    穆弘是施耐庵所著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因为他性情暴烈,脾气火爆又武艺高强,所以得了个“没遮拦”的绰号。没遮拦,到了现代社会,基本上都是形容一个人嘴巴不严,说话没遮没拦的。但是《水浒传》中给穆弘起绰号为“没遮拦”,实际上是因为穆弘武艺高强,他发起力来,谁也不敢拦,也拦不住,是对穆弘个人武力的

  • 秦始皇北击匈奴经过介绍 匈奴公主和亲乌孙国详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北击,匈奴,经过,介绍,公主,和亲,乌孙,详情,战国

    战国七国混战,秦王雄韬武略,历经十五年征战终于破六国联盟,灭亡六国,统一了天下。其中燕,赵,韩三国一直受到匈奴边境侵犯的问题,遗留给了秦始皇。燕,赵,韩原先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修建了边境长城,可是匈奴在此时逐渐强大,常常越过长城掠夺物资,并且占据了河套地区的土地。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万军从陕西出发一直北

  • 纪晓岚与和珅结怨之谜:竹苞与河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纪晓岚,和珅

    纪晓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文宗,他以真才实学和幽默风趣机敏的言谈传世,而和珅也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 力著称,两人同为乾隆的宠臣,然而却积怨至深,何故?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为满洲正红旗人,凭借其口齿伶俐、办事机敏、善于应变的能力以及他 儒雅的外表深得乾隆皇帝的宠爱,仅在

  • 慈禧最牛的一顿饭:吃掉整个北洋水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慈禧

    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侧帽余谭》这是一句描述清代时期过年宴席设定的描述,其意指,每年年底都会有人呼朋唤友,设立宴席,每日寻欢作乐。这种朋友之间的相聚与请客是一种联系情感的好方法,但是若在请客上过分铺张的话,便会失去聚友、浓情的作用,令宴会变成攀比所在。时至今日,人们还对那场发生在

  • 探秘中国史上;洞房之夜的九大不同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洞房

    探秘史上洞房之夜九大不同风俗1、先秦时,婚礼淳朴、肃穆。孔子在《礼记·曾子问》中描述当时的嫁娶情景时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反映了先秦婚礼的淳朴习尚,没有喧嚷纷闹大操大办的场面。2、西汉时,闹洞房“嫁娶

  • 九千岁魏忠贤的权势到底有多大?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忠贤

    魏忠贤,明朝末年著名宦官。入宫后,除忠义大太监王安,取代王安之位登上大太监之位。又与皇帝奶妈客氏客映月组成客魏集团,将大明王朝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与客氏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互相呼应,互为支持,最终将朝政大权玩弄于手中。客氏在内,祸乱宫廷,残害忠义嫔妃,在宫内各处安插耳目。魏忠贤在外,勾结小人,排除异己

  • 厂臣魏忠贤为什么受熹宗皇帝信任?魏忠贤有没有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忠贤

    说到明朝的太监,最著名的应该就是那位在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在当时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大太监魏忠贤了!魏忠贤,字完吾,出生于公元1568年,去世于公元1627年,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原名叫李进忠,在出任执笔太监后,请人帮他改名为魏忠贤。魏忠贤在明熹宗时期依附于大太监

  • 独掌大权的太上皇; 鳌拜势力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鳌拜

    康熙皇帝8岁即位后,因其年幼,有四大辅臣代其执政。这四大辅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其中,索尼老谋深算,又加上年老体弱,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遏必隆性格懦弱,能力也不出众,是一根毫无原则的随风草,哪边风大就倒向哪边。于是,这四大辅臣最终就演变成了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