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的阅读速度:日览30万字

秦始皇的阅读速度:日览30万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84 更新时间:2024/1/5 6:11:08

秦始皇忙于公务日览三十万字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文字:“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说秦始皇专权独断,行政事务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裁决,甚至用“衡石”计算处理的文书,每天有明确的定额,不完成定额不得休息。

按照“秤取一石”理解,“石,百二十斤”。秦权一斤的单位量值在250克左右,确实可以说是“秦一斤合今半市斤”。计量史家依据对有自重刻铭的秦权实物的实测数据,得知平均为257克,“百二十斤”则为30.8公斤。参照邢义田先生对于书写《史记》竹简重量几种推算的平均数51.015公斤,如果秦始皇批阅的文书用同样的每简38字的形式书写,则“石,百二十斤”的篇幅可以书写31.79万字。

秦始皇“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每天必须处理的“书”,竟然超过30万字。这真是惊人的阅读量!

张松:过目能诵一目十行

曹操会见刘璋的使节张松,未予礼遇。曹操属下高级文官杨修却深心器重张松的才华。杨修将曹操撰写的兵书向张松展示,“松晏饮之间一看便暗诵。”(《说郛》卷五八上陈寿《益都耆旧传》)这个故事,《太平御览》、《艺文类聚》这样的类书,都作为“强记”也就是记忆力奇好的典型。宋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据此称张松为“世俗命强记者”。然而宴饮之间就能读完一部兵书,首先表现出的是阅读速度的优异。《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又予以文学渲染。罗贯中笔下,张松和杨修有这样的对话:“修曰:‘公居边隅,安知丞相大才乎?吾试令公观之。’呼左右于箧中取书一卷,以示张松。松观其题曰《孟德新书》。

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松看毕,问曰:‘公以此为何书耶?’修曰:‘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丞相无才,此堪以传后世否?’松大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修曰:‘丞相秘藏之书,虽已成帙,未传于世。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松曰:‘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

修大惊曰:‘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后人有诗赞曰:古怪形容异,清高体貌疏。语倾三峡水,目视十行书。……”后来曹操得知此事,说:“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于是“令扯碎其书烧之。”《三国演义》淡化了“晏饮之间”的情节,也消弱了张松才能的感染力。不过,赞诗中所谓“目视十行书”,却是直接肯定了张松的阅读速度的。试想一顿饭的工夫能够将一部“十三篇”的军事学著作“从头至尾,看了一遍”,阅读速度确实非同一般。

汉武帝:每天阅读量不足七千余字

《史记·滑稽列传》写道:“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汉武帝连续多日阅读这“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即两个人才能勉强抬得动的“奏牍”,每天中止之处,都认真作了记号,随后再从标识记号的地方接着读,一直读了“二月”方才结束。东方朔上书“用三千奏牍”,邢义田先生分析说,“如果东方朔不用牍而用简,三千简大约重9491.825公克,或9.5公斤左右。”“如果东方朔是用较简为宽的木牍,三千牍的重量更要多上好几倍。”假设东方朔上书用简,重9.5公斤,依然参照邢义田先生测算书写《史记》竹简重量51.015公斤这一平均数,东方朔上书字数应大略为《史记》的18.62%,也就是9.8万字左右。汉武帝读这些文字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平均的阅读量不足1.7千字。这自然与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政务繁忙与兴趣广泛有关。看来,仅仅就东方朔上书“读之二月乃尽”的故事,是不可以讨论汉武帝的阅读速度的。

更多文章

  • 中国第一起醉驾案:慈禧司机撞死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一起,醉驾案,慈禧,司机,撞死,太监,孙富龄,受宠若惊

    孙富龄受宠若惊,一碗下肚,精神特爽,踩响马达,洋车呼的跑了起来。不料前面冒出一个小太监。这时孙富龄已酒性发作,心慌意乱,情急之中怎么也找不到刹车的位置,可怜小太监一命归西。中国历史上第一起饮酒驾车肇事案就这样发生了。1901年慈禧太后66岁寿辰时,直隶总督袁世凯特地从美利坚进口一辆洋车,作为寿礼敬献

  • 德才兼备的察必皇后以淡泊之姿赢得民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德才兼备,察必,后以,淡泊,之姿,赢得,民心,察必,皇后,济

    察必皇后察必皇后是济宁忠武王的女儿,聪慧机敏,容貌美丽。但是后人提及察必皇后最多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的审时度势。那时,南宋的太后被俘虏至大都,水土不服。察必皇后一时善心大发,请求丈夫将太后送回江南。察必皇后像忽必烈不肯答应,但是察必皇后不肯放弃,一连求了三次。这时忽必烈才对察必皇后说了他的真实意图

  • 皇帝为长生不老每天杀一个男人:取胆下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长生不老,每天,一个,男人,取胆,下药,耶律,梦中,被

    耶律璟在睡梦中被人拥立做了辽国第四任皇帝,因此“睡王”之称当之无愧。这位嗜睡的皇帝还喜欢饮酒、打猎,当了近二十年皇帝,几乎天天都沉迷于这两件事。为了饮酒,他常常微服出宫,不仅到大臣们家中饮酒,还到市井百姓家中去饮。如果这位老兄活在今天,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品酒大师和活广告。饮酒饮得有名,打猎也打得出色,

  • 刘启与王娡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启,王娡之,间的,爱情故事,怎样,刘启,王娡,爱情故事,从

    刘启与王娡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是一段佳话,随着古装宫廷剧《美人心计》的热播,刘启与王娡的爱情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观众们都为着两人的感情所惊叹,所揪心,所祝福。下面来看看历史上的刘启与王娡以及影视作品中的刘启与王娡。历史上的刘启与王娡,王娡本是金王孙的妻子,后来算命的算到王娡将来会生下天子,于是王母

  • 花木兰竟是唐朝人 曾随薛仁贵征伐契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花木兰,竟是,唐朝,曾随,薛仁贵,征伐,契丹,花木兰,中国历

    花木兰,中国历史上代父从军的女将军,一首《木兰辞》道出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经过和结果,但是关于花木兰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人也都知道花木兰和唐朝并没有多大的干系,可是,事情就是这么的奇怪,据闻,有人说花木兰是唐朝人士,还曾随着薛仁贵出战契丹,你说奇不奇怪?一起来看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关于花木兰的身世,唯

  • 太极宗师杨露禅真的是被义和团破腹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极,宗师,杨露禅,真的,义和团,破腹,死吗,杨露禅,简介

    杨露禅简介杨露禅是以为伟大的武术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推广太极拳事业。下面就来看看杨露禅简介。杨露禅剧照杨露禅出生于1799年,死亡时间有争议,一说是1875年,另一说是1876年。杨露禅是真正的武痴,从小便喜欢武术。他跟随师父学习陈长兴学习拳术,1840年前后学有所成的他回到家乡开始教授拳术。因为他

  • 武则天的第一次给了谁 武则天的第一个男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第一次,给了,第一个,男人,武则天,一生,中和,多的

    武则天一生中和很多的皇帝搭过关系, 是李世民的才人,李治的皇后,那么,武则天的第一次究竟给了李世民还是李治呢?还是一些男宠?只是一个千古谜团,下面和大家一起探究。其实一世英名的李世民也是一个色狼,和其他男人一样,开始的时候,武则天和徐慧一起入宫,姐妹两个人一起打赌,谁先可以得到皇帝李世民的宠爱,徐慧

  • 古代太监是怎样奸淫嫔妃 真相让人不忍直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太监,怎样,奸淫,嫔妃,真相,让人,不忍,直视,自古以

    自古以来,就只听过太监和宫女对食,但没怎么听过太监奸淫妃嫔的,毕竟妃嫔是皇上的女人,不要命了才会有这种念头。但是,你有所不知的是,太监奸淫妃嫔的方式多种多样,而真相却是让人不忍直视的。长期与皇帝的夫妻生活接触,自然对太监们产生了很大的刺激。有人认为这就是太监娶妻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说,一年之中轮不到

  • 真奇怪: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真奇怪,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皇后,太子,中国,古代

    立后和立太子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自己却终生没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后制形成以来唯一没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

  • 徐福东渡蓬莱求仙未归去向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福,东渡,蓬莱,求仙,未归,去向,成谜,徐福,东渡,日本

    徐福东渡日本徐福东渡最早记载于《史记》之中,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有着深远的影响,徐福也可谓古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人物。徐福石像在日本,对徐福的记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秦朝时期,日本当时还没有文字和农耕,近似于原始社会。徐福东渡使日本社会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进入了有青铜器的时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