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尹负鼎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伊尹负鼎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88 更新时间:2023/12/31 9:00:54

伊尹是谁

伊尹是夏朝末年生人,后来辅佐商汤伐夏建商,被封为尹,之后在商朝为相五十余年,共教育并辅佐共五任君王,死时已有100岁。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在教育、思想、医学、厨艺等多个方面颇有建树。

伊尹画像

伊尹名挚,小名阿衡,“尹”是他在商朝时的官职名,位同右丞相。为相时,他实施德政,整顿吏治,使得商朝建立后迅速恢复经济和国力。除了丞相,伊尹还是一个帝师,他在被商汤聘请之前就是贵族子弟的老师,之后成为了商汤以及他之后几位的皇帝。

伊尹以舜之道为主要教育内容,注重他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培养,而他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传达上天的旨意,此外他也十分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在教育君王方面,伊尹最著名的经历就是他曾经放逐太甲使其改过自新。

商朝是个非常迷信鬼神、十分重视祭祀的朝代,而伊尹作为传达天意的丞相,也同样也有一种巫师的身份。国家大小政事,都需要通过祭祀、占卜等方式来决断,因此巫师在当时深受尊敬,伊尹的地位自然更加崇高。巫师在商朝时期,除了祭祀等宗教信仰方面的职责,通常也兼任了医生的工作,所以才有巫医一称。而伊尹据传医术高超,还发明汤药,被后世医家代代尊敬拜祭,甚至有人把他与皇帝和神农并称为“三圣人”,而这两位都是中国上古时期对医学有重要贡献的人。

商汤见伊尹

《商汤见伊尹》是一篇短文,讲述的是商汤听到伊尹之名后想要前去拜访,主要是商汤与他的一个手下之间为此事产生一段对话。虽然短短不过百来个字,却很好地体现出商汤求贤若渴的明君形象,此外也衬托出伊尹的才能。

商汤见伊尹

全篇主要讲,商汤想要前往拜访伊尹,让彭家的儿子为自己驾车。在半路上的时候,彭家的儿子向商汤抱怨,说伊尹只是一个平凡人甚至还是一个奴隶,你想要见他下命令叫他来就可以了,这对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光荣了。商汤回答道,如今有一种药,吃了可以耳聪目明,我一定会很开心地去吃,而商汤对于国家而言就一服良药,你不让我去见他就是不想让我身体恢复变好。于是,商汤很生气就让彭家儿子下车,不让他给自己驾车了。

这篇短文所讲的故事发生前,伊尹只是有莘国的一介奴隶,以烹饪和研究尧舜等上古君王而出名,而商汤已经继承商国,是一个大诸侯国的国王。可当时夏朝的统治者夏荒淫无道,对各诸侯国采取残忍的统治,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夏朝国运即将走到尽头。因此,颇有野心的商汤才如此求贤若渴地希望得到伊尹的辅佐。

之后,商汤多次前往聘请伊尹,但被有莘王反对而事不成,最后通过迎娶他的女儿才得到他的同意,成功得到了伊尹。正是伊尹的辅政下,商汤最后得以讨伐夏朝建立商朝。因此,商汤见伊尹的故事,可以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相媲美。

伊尹负鼎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这四个字作为成语,用来比喻寻求机遇来体现自我价值。

伊尹负鼎

在司马迁的描述中,伊尹见商汤的故事有两个版本。第一版本是,伊尹名叫阿衡,他想求见商汤但苦于无门,于是就去给有莘王的女儿做陪嫁的厨师,这才得以见到商汤。之后,伊尹背着做菜的鼎和切菜和砧板来见商汤,先是跟他谈论烹饪和滋味,后来借机劝说他实行王道。因此,伊尹负鼎的故事也正是出自这个版本。

标签: 伊尹负鼎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伊尹夏朝末年生人

更多文章

  • 后宫队伍最庞大的皇帝:一朝天子四万佳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宫,队伍,最庞,大的,皇帝,一朝,天子,四万,佳丽,通常

    通常的历史资料里都认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队伍是最庞大的,这种认识源于两件事。其一,他曾在统一全国后,下诏要求天下女子全部做好成为他老婆的准备。其二,他的后妃因为数量庞大,为了方便临幸,他就驾着羊车每天晃悠,羊停在哪位宫妃的门前,晚上就住哪位家。其实,司马炎充其量也就算个色胆包天的级别。他的后宫人数最

  • 郭解英雄事迹很多为何被汉武帝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解,英雄事迹,很多,为何,汉武帝,灭族,自古,乱世,英雄

    自古乱世出英雄,所以春秋战国侠客盛行。“侠”,作为一个职业名称,最早见于韩非子的《五蠹》,而且指责他们“以武犯禁”, 列为五蠹之一。他们重义轻生,以武犯禁,视国家法纪如无物,凭一把利剑横行天下,连秦始皇都敢刺杀。到了汉武帝时期,天下大势已定,汉武帝雄才大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些侠客的日子是也算

  • 李林甫为阻言路零录取 杜甫"被落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林,言路,录取,杜甫,落榜,录取率,考试,公元,746年

    零录取率的考试。公元746年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初到长安求官,当时唐玄宗正沉湎盛世的繁华和温柔的富贵梦里,已经懒得亲自处理政事,把“外朝”交给李林甫,“内朝”交给高力士。第二年,即公元747年,杜甫等一大批当时杰出的才子参加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他是当朝宰相,

  • 大禹治水的原因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禹治水,原因,大禹,三过,家门,不入,大禹治水,真的,世界

    大禹治水是真的吗在世界诸多民族的古老传说中,都有取材于大洪水的故事背景,而中国的洪水传说版本就是大禹治水,而有人为追溯该传说的真实性,特此对尧舜时期的气候地理进行了资料考证。大禹治水人像画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到前22世纪,华夏民族孕育地所处的北半球气候大幅度降温,在公元前22世纪之后,气候突变,半球

  • 元朝为何是中华民族最丢脸的一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元朝,为何,中华民族,最丢,脸的,一个,朝代,元朝,1271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元代也推行了不少弊政,如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匠籍制、籍没制、人殉、宵

  • 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介绍 洋务运动的主要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洋务运动,兴办,学堂,介绍,主要,措施,洋务运动,开展,过程

    洋务运动在开展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值得称赞的,那就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这在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体制,是具有前瞻意义的。关于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起点是在1862年的时候,有恭亲王首先创办了京师同文馆,这一创举是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开端,之后的新式学堂的开办更是有了具体的划分。具体来说,京师同文

  • 秦国一统天下而其余六国不能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一统天下,其余,六国,不能,根本,原因,秦始皇,一统天

    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从伏羲到周朝,所有中央政权的开创者,只想做天下的共主,没有统一天下的理念,远古时代,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夏启、商汤、周武王,他们的梦想只是想做天下共主,统一天下的理念并没有在。他们的时代形成。所谓天下共主,就是天下各国诸侯,依据他人的品质和德行,推选出有威望的人来当盟主,号

  • 汉军大败匈奴 汉武帝劳军都砸下了多少军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军,大败,匈奴,汉武帝,劳军,下了,多少,军费,漠北,决战

    漠北决战获胜后,汉武帝一次性掏出黄金50多万斤犒赏部队。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西汉全年的财政收入!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这等慷慨?废话少讲,接着上回书说,聊聊汉武帝军事改革的后2招。第三大措施是两个字——崇“武”。前面说到,太尉在景帝时代变成了时有时、可有可无无的职位。军队统帅都混得这么差,其他人就

  • 对伯夷叔齐的评价 伯夷叔齐为何被司马迁称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伯夷,叔齐,评价,为何,司马迁,称颂,伯夷,叔齐,评价,古代

    对伯夷叔齐的评价古代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他们是备受先贤盛赞、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他们的高风亮节被《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高度赞扬。太史公司马迁把他们放在列传之首,加以褒扬。伯夷叔齐劝解武王图但将伯夷叔齐的事迹放置今日,并加以评头论足,会有很多以当世思想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会

  • 无毒不丈夫 汉武帝灭自己三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无毒不丈夫,汉武帝,自己,三族,真正,原因,是什么,不甘,屈

    不甘屈辱的太子终于忍无可忍,准备发兵捕斩江充,武帝当时正在甘泉宫养病,闻讯大怒,立马派兵讨伐太子,结果太子兵败被杀,皇后上吊自缢,自己的皇孙也赔进去了三个,使得整个长安笼罩在一片肃杀景象之下……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句话很形象的阐明了生物的多样性。在这里我们不们不妨顺势发挥一下,把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