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抗倭名将俞大猷有儿子吗?

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抗倭名将俞大猷有儿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53 更新时间:2024/1/1 16:42:10

戚继光俞大猷两人并称“俞龙戚虎”,甚至从这个称号上来看,俞大猷为龙,戚继光为虎,龙比虎贵,俞大猷在当时应该是比戚继光更为勇猛的大将。他们两个一个海上,一个陆地,一个骁勇善战,一个智谋广远,同样深得百姓拥护,同样让倭寇闻风丧当,而与倭寇斗争最长,对倭寇打击最大,同时也是戚继光老师的俞大猷,理应受到与戚继光同等的待遇,或者可以更高。可为什么如今的人们却只知戚继光,而不知俞大猷呢?

中国古代的封建体系,实际上许多王朝都存在这这样一个情况,那就是重文轻武。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枪杆子斗不过笔杆子。这样的情况历朝历代都有,明朝也毫不例外。抗倭名将俞大猷,在与倭寇斗争的战场上,一生胜战无数。然而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俞大猷仿佛一个懵懂的小兵,连连受挫,最终一溃千里。这个战场就是官场,那个危机重重,明枪暗箭齐发的官场。

在重文轻武的传统下,武官的战绩往往取决于庙堂笔墨,武将若想获得晋升,就不得不依附于文官为主的权贵集团,懂得人情世故。年轻的戚继光,心思活络,情商极高。他极为了解官场上,迎来送往背后的门道,因此哪怕他再无奈,他也会在抗倭之余,打点人情世故。找到些人情、祥瑞,随着谦恭至极的书信,上达天听,在功劳簿上打上条点缀的红缨带。而俞大猷呢?也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位大将身上有些君子的自傲,再加他性情耿直,从不肯委曲求全。或者是不屑于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升迁的机会,而是希望通过实质上的军功获取同等的对待。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不知该说他天真,还是说他愚蠢。在那样的官场环境下,想通过实质上的东西建功立业,根本是不可能的。这样耿直的俞大猷,得到的是极为“耿直”的对待。平息安南入侵,严嵩将俞大猷的战功压下,只给了他五十两赏银,收复兴化,又是五十两赏银,非但如此,他的仕途动辄得咎,“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两为都督”的背后,是“七次屈辱,四次贬官,一次入狱”。这是俞大猷之所以没有戚继光出名的一个原因,没有戚继光情商高。

另一个原因,应该说俞大猷不会做人,或者说不会讨好上司。年轻的俞大猷总是有满腔的热血等着去挥洒,他想要血战疆场,报效国家。所以由武举会试而当上金门千户的俞大猷,他坐不住了。在这个地方呆了五年之久,却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热血未冷的俞大猷,怀着自己的信念给自己的上司写了两封信。一封《上佥宪伍山陈公条陈用兵二弊二便书》,一封是《又呈画处官澳三策》。他的请求并没有得到上司的认同,反而觉得官威受损,因此俞大猷被杖责免职。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例,而是伴随着俞大猷在官场的一生。所以俞大猷并不得上司喜爱,没有戚继光会做人。

如此这位虽然作战勇猛,在其他地方却输于戚继光的俞大猷,就这样渐渐被戚继光的光环遮掩,逐渐淡出了历史。

俞大猷被掩埋在戚继光之下,而他的儿子也同样悲催。公元1627年抗倭英雄俞大猷的儿子,福建总兵俞咨皋,联合荷兰舰队在福建铜山围剿郑芝龙。却大败于郑芝龙,落得个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而逃走的俞咨皋,最后被朝廷斩首。而这个大海贼的儿子郑成功,日后却成为了名满中华的民族英雄。这事怎么看怎么觉得讽刺,怎么看怎么觉得俞大猷一家运气都不怎么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俞大为什么没有戚继出名抗倭名将儿子戚继俞大

更多文章

  • 刘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敢和和珅对着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墉,一个,怎么样,为什么,不敢,和和,对着干,刘墉,这个

    刘墉,这个被民间百姓,亲切叫做“宰相刘罗锅”的人,历来都是戏剧作家关注的焦点。他是现在电视剧编剧,最喜爱的乾隆朝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纪晓岚和和珅。电视剧中的刘墉,被编剧们塑造成一个驼背大臣,和和珅忠奸对立,水火难容。发生的几次碰撞,让观众看的很是满足。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刘墉,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留下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留下,谜团,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著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节选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表面下,作者更是暗藏玄机,在画面中埋藏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另这幅盛世

  • 纪信的轶事典故 城隍老爷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纪信,轶事,典故,城隍,老爷,传说,城隍,老爷,传说,汉王乡

    城隍老爷的传说汉王乡三华山下有个纪庄村,相传西汉名将纪信就出在这个村住。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身为秦朝县令的纪信,也脱下官服参加起义,投到刘邦帐下当了一员部将。后来,楚汉相争,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形势紧急。纪信求见刘邦说:“我的脸型很像大王,请你脱下衣服给我穿上,我冒充大王向敌人

  • 大禹治水的方法是什么 大禹治水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禹治水,方法,是什么,故事,介绍,三皇五帝,时期,大禹,皇

    三皇五帝时期,大禹奉皇帝舜的命令,继承父业,负责治理黄河水患。大禹总结吸收了父亲鲧治水期间的经验教训,从堵截治水的方法中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治水方法,疏导治水。大禹治水图大禹认为想要缓解黄河灾情吗,最佳的方式就是将其水量均匀分布,引导其顺利东流如海,也就是疏导的方法。并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原分为九个州

  • 三国第一猛将赵云到底有多厉害 如何评价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第一,猛将,赵云,到底,有多,厉害,如何,评价,仅从

    仅从《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赵云的勇武不在吕布之下,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智谋来说人称之为常胜将军,但未曾有过像关羽那样,独挡一面守荆州等大任。深得刘备等人的信任,还曾保护刘备前往东吴娶亲,单骑救主可谓扬名天下,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败,赵云保存了有生力量,从而受到诸葛亮的大加赞赏,但又婉言拒绝了奖赏,

  • 吴起出将入相为什么却不得善终 该如何评价吴起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起,出将入相,为什么,不得善终,如何,评价,其人,吴起,一

    吴起的一生上战场打过仗,战无不胜;也出任过宰相,实施变法。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都有他大展拳脚的地方,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精通儒学和兵法,却为了名利杀妻,母丧不奔,但是又对士兵很好,然而他对士兵好又让士兵的母亲恐惧。按理说吴起的仕途应该是很辉煌甚至是很顺利的,但是他为什么历任三国,却不被三国所容,

  • 黄道婆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功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黄道,哪个,朝代,历史,功绩,哪些,黄道,以其,精湛,纺织

    黄道婆以其精湛的纺织技艺而闻名于世,但是极少有人了解到其他关于黄道婆的信息,甚至连黄道婆是哪个朝代都不清楚,那么真正历史上的黄道婆究竟怎样一位杰出的女性人物呢?黄道婆画像黄道婆出生在松江乌泥泾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徐家汇的华泾镇,照现在来说也算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了。但当时正是烽火连天的朝代,上海作为富庶

  • 纪信的历史评价 死节古来虽有矣 大都死节少如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纪信,历史,评价,死节,古来,虽有,大都,少如,陆机,纪信诳

    陆机:“纪信诳项,轺轩是乘。摄齐赴节,用死孰惩。身与烟消,名与风兴。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刑可以暴,志不可凌。贞轨偕没,亮迹双升。帝畴尔庸,後嗣是膺。”卢藏用:“感将军之发愤兮,壮大义之在兹,仰前修以砥节兮,顾车回而马迟。呜呼!身既焚兮业既昌,楚歌绝兮汉道光。君不旌兮史不扬,功不录兮殁不殇。奄孤坟以载

  • 古代新科状元如何应对豪门强嫁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新科,状元,如何,应对,豪门,强嫁女,封建社会,随着

    在封建社会,随着科举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贵族豪门对女儿的婚嫁开始向科举功名转变。每逢礼部放榜日,新科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成了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一些有识之士,在遇到有青年士子来求荐时,面对确实有发展前途的,也可能早早选之为婿。据《太平广记》所述,唐朝著名文学家李翱就是这样选婿的。李翱

  • 管仲的主张是什么 历史上管仲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管仲,主张,是什么,历史上,怎么,死的,管仲,一个,名不见经

    管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人,到治理齐国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的丞相。功高当世,影响深远,世人称其为 “第一相”、“第 一流人物”、“最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改革对齐国影响深远。诸葛亮曾经在《隆中对》里说:“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这里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