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除掉董卓后 为何不肯放过文坛巨匠蔡邕?

王允除掉董卓后 为何不肯放过文坛巨匠蔡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42 更新时间:2024/2/10 21:42:26

王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却说什么也不肯放过他。所以,蔡邕的死,既让人扼腕摇头,更让人匪夷所思。

关于蔡邕的死因,三种版本有三种说法。《三国演义》中说董卓被杀后,蔡邕“伏其尸而大哭”;谢承《后汉书》中说蔡邕“闻卓死,有叹息之音”;范晔《后汉书》中则说蔡邕“及卓被诛,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三种说法虽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蔡邕在不合适的场合,表现出了不该有的神态举动,应该是有史可循的。

老实说,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蔡邕不一定精于政治,但未必不讲政治。董卓被诛,王允掌权,在这种极为敏感的政治气氛下,蔡邕即使感怀董卓对他的知遇之恩,但还不至于“伏尸大哭”,公然跳出来和王允闹情绪、唱反调;如果仅仅因为下意识的“叹息”或“动色”,就把蔡邕视为董卓同党而被关押,被害死,那只能说是王允在故意找茬了。

董卓比蔡邕大一岁,比王允大五岁。在年代相同、年龄相仿的历史条件下,董卓成为大老粗似的野蛮军爷,蔡邕成为才华横溢的文化巨匠,相比之下,王允成长得比较复杂。他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文化精英;既主持正义,又心胸狭隘。蔡邕没有死在杀人如麻的董卓刀下,反而死在颇具才华的王允手中,这无疑是“文人相轻”的又一典型案例。

历史上,凡出类拔萃的文人,大都遭受过同类的嫉恨。如曹操对付妳衡,钟会对付嵇康王安石对付苏东坡,这种同类相斥的例子比比皆是。文章不如人家精彩,名气不如人家响亮,就用政治手段将比自己冒尖的文坛对手搞臭、搞死,是几千年来文坛上的政治小人,或政坛上的文化小人所惯用的狠招。高标见嫉,也是包括蔡邕在内的不少文人屡遭迫害的历史顽症。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人,东汉末年一位能够驾驭经史、天文、数学、绘画、书法、音乐等门类的文化全才,一位在文坛上拥有绝对优势、可以居高临下的超级大师。与蔡邕相比,王允既是政客,也是文人。玩政治,他可以用计夺权,堪称一流;搞文学,他还差点火候,尤其是和蔡邕站在一块,那种黯然失色的自卑感,相形见拙的失落感,却不是搞一次政变就能脱胎换骨的。

翻阅王允和蔡邕的简历,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都曾为反对宦官干政做出过努力和牺牲,都曾违心的依附过董卓,按说应该能找到一些共同语言。然而,王允思想偏执,气量狭小,刚棱疾恶,圈子冷清,活得比较累;蔡邕思路开阔,豁达开朗,傲气疏狂,交友甚广,活得比较轻松。正是这种性格上的格格不入,和活跃状态的巨大反差,才造成两位知识分子之间的形同水火。所以,蔡邕栽在王允手里,是迟早的事。

蔡邕自知难逃此劫,乞求“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们也纷纷为他求情。但蔡邕越是想名垂青史,人气越是这样煽动朝野,就越发触痛了王允嫉妒蔡邕的那根肺管子。王允虽有“王佐之才”,但每次与蔡邕辩论交锋,都被搞得理屈词穷,嘴笨舌僵。这种比别人矮半截的屈辱,这种口服心不服的窝火,这种在文坛上始终找不到感觉、爬不到巅峰的郁闷,在他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后,必然有一番歇斯底里的发泄。

标签: 王允除掉董卓为何不肯放过文坛巨匠蔡邕王允

更多文章

  • 刘恒与窦漪房的故事 刘恒嫔妃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恒,窦漪房,故事,嫔妃,还有,历史上,刘恒,窦漪房,感情

    历史上刘恒和窦漪房的感情果真像电视剧演绎的那般生动感人吗?说起窦漪房,很多人都觉得她是一名幸运的女子。刘恒与窦漪房剧照当初,窦漪房被吕后安插到代王身边,代王看窦漪房朴素、较弱,便宠幸了窦漪房。窦漪房由此从一名侍女一跃成为代王的侍妾,地位提升了好几个等级。几个月后,刘恒封窦漪房为王妃,虽然不是王后,但

  • 81岁老爷爷推倒82岁老奶奶 一举改写唐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81岁,老爷爷,推倒,82岁,老奶奶,一举,改写,唐朝,历史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姜还是老的辣。老年人,吃的亏多,走的路远,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老于世故,精明远虑,老谋深算,办事老练,在对手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时候,往往会出其不意,一招制敌,做成大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这话,赞的是自己,激励的却是天下人。三国时期,老爷爷发威的例子不胜枚举,如黄忠斩夏侯渊,

  • 楚国的诅咒:王位的继承必须经过互相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楚国,诅咒,王位,继承,必须,经过,互相,残杀,公元前,62

    公元前627年,晋国发生了三次对外战争,首先是夏天的殽之战,接着是秋天的箕之战,到了冬天,晋国再动刀兵,联合陈、郑两个国家讨伐许国,理由是许国仍然暗中与楚国保持勾结,不服从晋国的领导。虽然在城濮之战中败于晋国,楚国的实力并未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楚成王迅速作出反应,派令尹斗勃带兵北上入侵陈国和蔡国,在迫

  • 姑姑包养美男 汉武帝称呼该美男用了这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姑姑,包养,美男,汉武帝,称呼,用了,三个字,主人翁,一词

    “主人翁”一词,是上个世纪中后期流行于各类公文、讲话中的正面用语,字面意思为“当家作主的人”,其深层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和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创新管理的责任意识。孰不知,这个一度被赋予鲜明政治色彩的褒义词汇,竟源于西汉时期馆陶公主包养男宠一事,并由“略输文采”的汉

  • 他因谋反被废为庶人 因作死被活活烤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因,谋反,庶人,因作,活活,烤死,玄武,门之,秦王,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干掉了太子李建成,成了唐太宗。这件事,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不少皇子认为只要能力强,功劳大,手段狠,就可以像李世民那样夺取太子之位,继而成为皇帝。明成祖次子朱高煦就是一个例子。在历史上,朱高煦大名鼎鼎,劣优参半,既是个混蛋,也是个能人。说他混蛋,是因为他性情凶悍、言动轻佻、狡黠

  • 明英宗武装复辟 政敌兵部尚书于谦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英宗,武装,复辟,政敌,兵部,尚书,于谦,干什么,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是改写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事情说起来很简单,明代宗病了,不能理政,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趁机发动武装政变,攻破南宫,迎立被软禁在此七年之久的太上皇帝明英宗复位。应该说,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成功政变,政变从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四更,到十七日拂晓,前后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石亨

  • 这是个什么女人?三位皇帝都治不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是个,什么,女人,三位,帝都,不了,历代,皇后,个性,强的

    历代皇后中,个性刚强的不乏其人,但能称得上“悍后”的不多,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便是一个。李凤娘(1145年-1200年),河南安阳人,其父李道为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生有好几个女儿,李凤娘居中。据《宋史》记载,李凤娘出生时,“有黑凤集道营前石上,道心异之,遂字后曰凤娘”。李道在湖北任职时,听说有个叫皇甫坦

  • 她当了四年皇后死后竟遭废黜毁陵 尸骨不知去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当了,四年,皇后,死后,竟遭,废黜,毁陵,尸骨,不知去向,代

    明代宗在位七年,先后立过两任皇后,第一任为汪皇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至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在位,后被废黜;第二任为杭皇后,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至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在位,病死。生前风光,死后悲凉,这八个字可以简要概括明代宗第二任皇后杭氏。杭氏,生年不详,父杭昱,正统年间成

  • 芈月临终时提出过分要求 听了两句话后羞愧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芈月,临终,提出,过分,要求,听了,两句,话后,羞愧,放弃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也就是秦国历史上的芈八子、宣太后,不仅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女人。作为秦惠文王的后妃之一,芈八子地位不高,生子不多,儿子嬴稷也被送到燕国做人质,可见她不怎么受宠爱。秦武王意外死亡,嬴稷艰难即位后,作为生母,芈八子这才风光起来,并开始临朝称制,史称宣

  • 梁王刘武为什么深得窦太后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梁王刘,为什么,深得,窦太,后的,宠爱,为什么,太后,宠爱

    为什么窦太后宠爱刘武梁王刘武是刘恒和窦漪房的小儿子,也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胞兄弟。窦太后偏爱刘武,甚至想让刘启传位与刘武,这种违反祖制的事情,聪明绝顶的她为什么执意这么做呢?她会为了个人喜好来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么?刘武和窦漪房剧照其实不是,刘启和窦太后的争夺,其实就是黄老之术和儒家的争夺。当时刘启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