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趣事 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

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趣事 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12 更新时间:2024/1/16 13:32:03

马戛尔尼乾隆的趣事

马戛尔尼生于1737年,是大英帝国的一位伯爵,曾经多次代表大英帝国到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任职,马戛尔尼曾经在加勒比岛国任总督,也曾经在印度的马德拉斯任总督,后来在1792年出使中国,这次出使给马戛尔尼留下了深刻印象,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见面也让马戛尔尼终生难忘。下面说一下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趣事。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以贺乾隆帝80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中国派出正式使节。1793年9月14日马戛尔尼在朝廷避暑的热河行宫中参见了清朝当时的皇帝乾隆皇帝,被允许觐见乾隆的有马戛尔尼勋爵,他的副手乔治·斯当东爵士,他的翻译神父,还有托马斯·斯当东,也就是12岁的见习侍童,乔治爵士的儿子。一个内侍为他引路,马戛尔尼用双手把一只装着乔治三世国书的精致的金匣高举额前,交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交给马戛尔尼一根由硬玉雕制成的白色权杖作为对乔治国的馈赠;又给了大使本人另一根玉石节杖。马戛尔尼与见习侍童倒退着走下来。乔治爵士由他的儿子陪同给乾隆行了屈膝礼。皇帝同样赐与他一块雕刻过的宝石。乾隆听说见习侍童会讲中,便解下挂在腰间的黄色丝织荷包,将它赐给孩子,表示希望听他说话。托马斯自如地向君主表示他从尊贵的乾隆手中接受馈赠时的感激之情。乾隆显得很高兴,在这场见面中英国使者滔滔不绝的说出自己出使中国,希望与中国如如何的想法,而乾隆一直默不作声,仿佛是一个哑巴,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文明强大的国家,为自己的国家骄傲着,将对方当做是蛮夷之人,双方明显的沟通不畅,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通过马戛尔尼和乾隆的趣事可以看出在当时中西方之间的文化是相当不同的,东西方之间的第一次交流是困难的。

马戛尔尼访华背景

马戛尔尼是英国的使者,他是前往中国来给大清朝的乾隆皇帝祝寿的。根据历史可以知道马戛尔尼访华背景是这样的:18世纪的欧洲有着许多关于中国的传说,比如东方遍地是黄金,欧洲人都十分向往和崇尚中国的生活。

马戛尔尼访华画像

当时的英国学者们认为英国要想更加强大就要向中国学习,就像大作家伏尔泰所说的,英国人应当是中国人的徒弟。欧洲人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因为儒家思想,中国整个国家都十分和睦亲善,百姓也十分淳朴,团结。这是史料记载中一段关于马戛尔尼访华背景的描述。

马戛尔尼访华背景中英国方面的历史背景是到了18世纪的后半页,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大工业生产的产品膨胀,在中国的广州这一座通商口岸早就不能满足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需要。在乾隆二十五年的时侯,英国国王就答应了东印度公司的要求,派遣了一位使者,从英国出发来中国协商关于商业贸易的问题。但无奈的是,这位使者在海上因为疾病去世,协商的问题也就耽误了,直到数年后,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而且中国的瓷器、茶叶在英国都十分受欢迎,英国才派遣马戛尔尼再次访华。值得一提的是,在马戛尔尼使团离开英国之时,当时英国的内务部长叮嘱他说,一定要服从中国的礼仪,但不要损害了英国国家的利益。

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

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因为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中英两国的贸易却是完全闭塞的,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已经不能满足英国的需求。到了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担任使者率领英国使团访问中国,马戛尔尼打着庆祝乾隆皇帝83岁生辰的旗号,为打开中国国门铺垫道路,这也是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

标签: 马戛尔尼乾隆趣事访华目的马戛尔尼乾隆趣事

更多文章

  • 王允除掉董卓后 为何不肯放过文坛巨匠蔡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允,除掉,董卓,为何,不肯,放过,文坛,巨匠,蔡邕,王允

    王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却说什么也不肯放过他。所以,蔡邕的死,既让人扼腕摇头,更让人匪夷所思。关于蔡邕的死因,三种

  • 刘恒与窦漪房的故事 刘恒嫔妃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恒,窦漪房,故事,嫔妃,还有,历史上,刘恒,窦漪房,感情

    历史上刘恒和窦漪房的感情果真像电视剧演绎的那般生动感人吗?说起窦漪房,很多人都觉得她是一名幸运的女子。刘恒与窦漪房剧照当初,窦漪房被吕后安插到代王身边,代王看窦漪房朴素、较弱,便宠幸了窦漪房。窦漪房由此从一名侍女一跃成为代王的侍妾,地位提升了好几个等级。几个月后,刘恒封窦漪房为王妃,虽然不是王后,但

  • 81岁老爷爷推倒82岁老奶奶 一举改写唐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81岁,老爷爷,推倒,82岁,老奶奶,一举,改写,唐朝,历史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姜还是老的辣。老年人,吃的亏多,走的路远,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老于世故,精明远虑,老谋深算,办事老练,在对手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时候,往往会出其不意,一招制敌,做成大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这话,赞的是自己,激励的却是天下人。三国时期,老爷爷发威的例子不胜枚举,如黄忠斩夏侯渊,

  • 楚国的诅咒:王位的继承必须经过互相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楚国,诅咒,王位,继承,必须,经过,互相,残杀,公元前,62

    公元前627年,晋国发生了三次对外战争,首先是夏天的殽之战,接着是秋天的箕之战,到了冬天,晋国再动刀兵,联合陈、郑两个国家讨伐许国,理由是许国仍然暗中与楚国保持勾结,不服从晋国的领导。虽然在城濮之战中败于晋国,楚国的实力并未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楚成王迅速作出反应,派令尹斗勃带兵北上入侵陈国和蔡国,在迫

  • 姑姑包养美男 汉武帝称呼该美男用了这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姑姑,包养,美男,汉武帝,称呼,用了,三个字,主人翁,一词

    “主人翁”一词,是上个世纪中后期流行于各类公文、讲话中的正面用语,字面意思为“当家作主的人”,其深层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进取精神和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创新管理的责任意识。孰不知,这个一度被赋予鲜明政治色彩的褒义词汇,竟源于西汉时期馆陶公主包养男宠一事,并由“略输文采”的汉

  • 他因谋反被废为庶人 因作死被活活烤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因,谋反,庶人,因作,活活,烤死,玄武,门之,秦王,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干掉了太子李建成,成了唐太宗。这件事,对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不少皇子认为只要能力强,功劳大,手段狠,就可以像李世民那样夺取太子之位,继而成为皇帝。明成祖次子朱高煦就是一个例子。在历史上,朱高煦大名鼎鼎,劣优参半,既是个混蛋,也是个能人。说他混蛋,是因为他性情凶悍、言动轻佻、狡黠

  • 明英宗武装复辟 政敌兵部尚书于谦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英宗,武装,复辟,政敌,兵部,尚书,于谦,干什么,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是改写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事情说起来很简单,明代宗病了,不能理政,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趁机发动武装政变,攻破南宫,迎立被软禁在此七年之久的太上皇帝明英宗复位。应该说,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成功政变,政变从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四更,到十七日拂晓,前后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石亨

  • 这是个什么女人?三位皇帝都治不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是个,什么,女人,三位,帝都,不了,历代,皇后,个性,强的

    历代皇后中,个性刚强的不乏其人,但能称得上“悍后”的不多,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便是一个。李凤娘(1145年-1200年),河南安阳人,其父李道为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生有好几个女儿,李凤娘居中。据《宋史》记载,李凤娘出生时,“有黑凤集道营前石上,道心异之,遂字后曰凤娘”。李道在湖北任职时,听说有个叫皇甫坦

  • 她当了四年皇后死后竟遭废黜毁陵 尸骨不知去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当了,四年,皇后,死后,竟遭,废黜,毁陵,尸骨,不知去向,代

    明代宗在位七年,先后立过两任皇后,第一任为汪皇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至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在位,后被废黜;第二任为杭皇后,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至景泰七年(1456年)二月在位,病死。生前风光,死后悲凉,这八个字可以简要概括明代宗第二任皇后杭氏。杭氏,生年不详,父杭昱,正统年间成

  • 芈月临终时提出过分要求 听了两句话后羞愧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芈月,临终,提出,过分,要求,听了,两句,话后,羞愧,放弃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也就是秦国历史上的芈八子、宣太后,不仅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女人。作为秦惠文王的后妃之一,芈八子地位不高,生子不多,儿子嬴稷也被送到燕国做人质,可见她不怎么受宠爱。秦武王意外死亡,嬴稷艰难即位后,作为生母,芈八子这才风光起来,并开始临朝称制,史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