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早期为何流行薄葬?曹丕开创薄葬先河

魏晋早期为何流行薄葬?曹丕开创薄葬先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19 更新时间:2023/12/26 8:50:15

在魏晋早期,从朝廷到百姓都盛行薄葬,这在之前可是不敢想象的。对于百姓来说可能区别不大,但皇帝一般是绝不可能薄葬,甚至还要花费大量国库当陪葬品,为何到了魏晋突然流行起了薄葬呢?这还要多感谢曹操曹丕这对父子。曹操去世前,专门交代自己的后世要一切从简,可能这点和他的枭雄的形象有些不符。而真正开创薄葬先河的人就是曹丕,既然帝王都选择薄葬,下面的人也就只能跟着附议了。

薄葬,在魏晋南北朝早期颇受推崇。战乱与动荡,别说遵循汉代丧葬之礼的隆重,很多时候人们甚至来不及为逝者准备丧服。但到了魏晋南北朝中晚期,厚葬的回潮之风又刮了回来。

早期的薄葬之风盛行,还与人们追求死后永恒安宁有关。为避免丰厚陪葬品引来后人打扰,从曹操到晋初的帝王、官员士大夫们,都在积极提倡薄葬,引起社会响应。这里面要记住一个人,即开创魏晋南北朝薄葬先河之人曹丕。

选“瘠薄之地”,坟墓“不封不树”,也不随葬珍宝,是曹丕提倡的薄葬方式。曹丕不仅继承曹操薄葬思想,还在临死前颁布《遗令》《终令》。《遗令》《终令》奠定了皇室、上层社会薄葬与简葬之基石。

与曹丕一样倡导薄葬,影响较大并身体力行的皇室中人,还有司马懿司马师。此外,诸葛亮王祥杜预皇甫谧、张融等大人物,也是积极倡导薄葬的代表人物。

不过,“灵魂不死”的思想,终究将薄葬思想推离。社会短暂的安定,让当时相信“灵魂不死”的人们蠢蠢欲动。终于,在魏晋南北朝中晚期,他们在短暂的承平修整与财富积累后又掀起了厚葬浪潮。

人们相信,不死的灵魂会进入“地下”另一个世界。那么多丰厚的陪葬品,会让官阶、地位、财富随之进入“地下世界”,能使逝者在“地下世界”继续享受荣耀与安乐。据《宋书》记载,魏晋南北朝中晚期各种形式的厚葬已成燎原态势。

设灵座、供牌位,是人们祭祀亡灵必不可少的内容。祭祀时,人们在牌位前摆好饭,哀哀哭泣诚挚参拜。

七天是祭奠仪式中的重要数字。这一时期的人相信,人有七魄,逝者每七天散一魄。到了七七四十九天,人的魂魄将散尽。由此,人们在逝者七天以后,会举行更为隆重的祭奠仪式。邀僧道,念经做道场,虔诚超度灵魂。

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多种埋葬方式。有土葬、火葬,有树葬、水葬、崖葬,有岩洞葬、悬棺葬,彰显了这一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丧葬特色。丧葬用棺通常选择木棺,石棺也有人使用,不过较为罕见。

佛教的兴盛,道教的发扬,影响着魏晋南北朝人的信仰。这种信仰也随之影响与之密切结合的丧葬文化。

在社会动乱与文化交互的碰撞影响下,居丧违礼现象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丧违礼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一种出世行为。“居丧婚嫁、居丧仕宦、服制失当、奔丧与丧服变除”,此类居丧违礼现象时有出现。

重内容强于重仪式,渐渐地,形成受人们认可并影响后人的新丧制度。可见,所谓“违礼”,并非真正违礼。居丧违礼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独具一格的丧葬文化。在丧葬文化上,后世将之视为魏晋南北朝给予后世的重要贡献。

特色与个性是魏晋南北朝挥之不去的烙印,这种烙印也深深镌刻进丧葬文化,镌刻进逝者葬礼。葬礼,诉说着魏晋南北朝人顺应时代又适应传统的个性生活。如今看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葬礼,不只是道别,更是前所未有的文化变革记录。

标签: 薄葬

更多文章

  • 周瑜死后小乔为什么不见了?小乔最后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小乔

    小乔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也是周瑜的小妾。周瑜和小乔被后人称为天作之合,男有才女有貌。不过周瑜去世后,史书上再无对小乔的记载,一个大活人总不可能凭空消失,小乔最后究竟去哪了呢?不光是小乔不见踪影,孙策娶了小乔的姐姐大乔,但是等孙策不幸病逝后,大乔也根着一起消失了,让这两位姐妹的处境变的十分蹊跷。怎么

  • 古代打仗的时候有单挑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

    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总是被其中那些精彩的打斗场面所吸引,在正式开战之前,双方总是会派出那么几个将领,先进行一些“热身运动”,两方将领在一起打一架,书中也的确有很多精彩的情节描写。但是这种情节在历史上难道是真实存在的吗?毕竟是打仗,关乎到两国命运的时刻,难道真的会因为几

  • 古代弓箭若万箭齐发将是个怎样的场景?其威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

    说起古代的冷兵器弓箭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我们经常能够在很多反应古装历史的电影中能够见到这个武器。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能够看到弓箭万箭齐发的场景,那么在历史上真是的晚间齐发真的就跟电影中的一样吗?谈到古代弓箭的威力和万箭齐发的场景,就不能不说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克雷西会战和阿金库尔战役。这两个战役都

  • 宋朝有八贤王这个人么?历史上的八王爷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八王爷,八贤王

    大宋历史上有个八王爷吗?应该说,有。只是他的名字叫做赵元俨,他和前文提到的“八贤王”赵德芳是堂兄弟。此人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民间则称他为“八大王”,也就是评书小说戏曲中“八贤王”的原型。宋太宗赵光义有九个儿子,本来都是和

  • 清朝选秀到底多复杂 相貌是选秀的重要标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选秀

    清朝选秀一直以来都是清影视剧屡屡出现的剧情,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未能把历史上的选秀过程完整拍摄出来,清朝选秀到底有多复杂,对于选秀标准更看重的又是什么呢?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旗。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八旗包括

  • 故宫里三面神秘的镜子 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故宫

    故宫作为明清时期的宫殿,有说不尽谈不完的话题,其中不少物品刚开始并不惹人注意,但仔细一斟酌,却相当有意思,故宫里有神秘的三面镜子,十分邪门。到过故宫的朋友肯定不少,在太和殿的时候可能大家很少会抬头看头上的东西,在太和殿的正中间安放着的正是龙椅,而在龙椅的正上方却有一面很神奇的镜子,它叫轩辕镜,轩辕

  • 中国人为何将“福”字倒贴 竟然和明朝马皇后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马皇后

    春节刚过,我们会发现每逢佳节,中国人总是喜欢贴“福”字,而这贴法还相当有讲究,倒贴“福”字表示“到福”,其实这个福“倒”了的背后还有一个典故的你们知道吗。春节贴福字,寓意着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待,对幸福生

  • 古代青楼消费一次要花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青楼

    现在受到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一说起青楼很多人就会冒出各种奇怪的想法,事实上古代的青楼可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龌龊!如果硬是要类比的话,古代的青楼相当于现在的高级会所,一般的老百姓是没钱消费的,而且青楼的姑娘也都真的卖艺不卖身。青楼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古代一些皇帝甚至也耐不住寂寞偷偷去青楼!青

  • 万贵妃真的很坏吗 为什么明宪宗专宠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贵妃

    人们总是认为,“红颜祸水”,只要是历史上与政治相关的,长相美丽的女子,很大程度上都成了颠覆王朝的罪魁祸首。毕竟史书是后人写的,在上面加入一些负面词语,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以至于人们很难看到事情的真相。明朝时期明宪宗就是专宠万贵妃,但是万贵妃一直以来名声也不怎么好,那事实当真是如

  • 皇帝死后是怎么下葬的?最后一名工匠是如何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我们知道,在古代,皇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墓葬地,毕竟里面埋着的是一代皇帝,陪葬品自然不用多说,单是一座陵墓,就足够专家们研究了。皇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一般来说,如果皇帝已经安葬,皇陵的大门落下,那么自然是不允许任何人进出的,皇陵内部的结构也不允许被透露,所以参与皇陵制造的工匠也会被处死。但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