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历史上唐宋朝名臣多贬于海南?

为何历史上唐宋朝名臣多贬于海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30 更新时间:2023/12/14 21:38:31

中国历史上,凡是犯作乱叛国必杀之罪的官员都会贬于海南。贬于海南的名人也不在少数,如苏东坡。那么,在古代历史上为什么犯罪大臣要贬于海南呢?

在海口市区与琼山市接壤处,有一座五公祠,被海南人亲切称之为“海南第一楼”,楼里供奉并祭祀着唐宋年间被贬海南的五位贤臣名相、忠义之士,他们是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除了李德裕之外,其余四人均为南宋高宗时期反对奸相秦桧议和,主张抗金的仁人志士,他们共同之点就是被主和派迫害而遭受贬谪。其中客死海南岛而魂归故里的只有李德裕和赵鼎两人。李德裕,唐朝中期的着名政治家、诗人,在文宗和武宗期间两度为相,主政期间,重视边防,裁抑藩镇,巩固中央集权,缓解了唐朝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为大唐王朝中期一度中兴的回光返照立下汗马功劳。李德裕在军事上也有所建树,辅助武宗讨伐起兵兴乱的节度使刘缜,计将安出并连克五州,深受武宗宠信。在任期间,内平河北藩镇,强藩觫手;外破边境回纥,威震土蕃、南诏。

在历史上,李德裕与其父李吉甫为首的李党,与李宗闵及牛僧儒为首的“牛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前后延续40余年,后人称为“牛李党争”。后世史家认为,李党执政务实,功勋卓着,威震天下。而牛党碌碌无为,国势日弱。这就好比现代社会的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残酷争斗,一方势起,一方必被削弱。待到宣宗继位,李党功高震主,牛党卷土重来,李德裕政治生涯终于走到了尽头,先是被贬荆南,次贬潮州,再贬崖州,即今海南省琼山区。公元850年,在被贬崖州两年后,在忧愤之中,李德裕终死贬所,享年63岁。李德裕在琼期间,着书立说,奖善嫉恶,深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李德裕还是唐朝中期一位着名诗人,其在贬所所作《登崖州城作》一诗,“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诗文清新自然,情调悲怆沉郁,流露出其眷恋故国的深厚情思。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期抗金名臣,诗人。熟知岳飞抗金历史的人们一定不会忘了这位一生主张北上抗金,恢复宋室江山的贤臣。早在靖康年间,李纲就在汴京组织军民击退金兵,后被投降派排斥,高宗即位后,曾被任命为宰相,力图改革弊政,可惜只有七十五天即再遭贬斥,一生数次旋起旋贬,最后被流放海南岛,直到建炎三年即1129年才获自由。李纲一生关心国事,一再上疏陈述主战政见,反对屈辱投降,是岳飞事业上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可惜其政治主张与以代表投降派的高宗政见不和,终被弃用,一生郁郁不得志。赵鼎,南宋政治家,词人。他力荐抗战派的岳飞、韩世忠等人,曾事钦宗和高宗两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极力主张抵御金兵,反对议和,遭到秦桧等人的打击迫害,被贬到海南岛的吉阳军中,赵鼎在海南仍不忘主战的政治主张,曾上书宋高宗“白首何归,帐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挚九死而不移。”坚强的意志让投降派的秦桧胆寒,加紧了对赵鼎的迫害,赵鼎以死抗争,绝食而死。死前,自书“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大义凛然,彪炳春秋,为世人所钦仰。

胡铨,南宋贤臣,江西人,在枢密院编修任上,上书弹劾秦桧弄权误国,遭贬谪,一生中多半流放岭海,好在秦桧死于其前,后被诏为工部侍郎,胡铨对经史百家之学均有所得,而且通晓绘画艺术。一生推崇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传道。其文章卓然有正气,曾上书高宗,文中有“不与桧等共戴天,愿斩此三人之头,以及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其慷慨陈辞,气节高义,志士振奋,奸佞失色,千百年读其文仍让人为之动容。胡铨与赵鼎友善,惺惺相惜,有悼念赵鼎时所作的《哭赵鼎》一诗,“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今独难。阁下大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丘孤冢寄穷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胡铨78岁卒于故里。

李光,南宋越州人,进士出身,官居县令、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因极力反对秦桧而被贬海南,一生事徽、钦、高宗三代,李光也是在秦桧死后复得朝庭起用,李光不只反对秦桧,也是保守派代表,对于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反对尽逐元老。在金兵大举南侵时,曾义释溃兵。有意思的是李光一生反对秦桧,竟然被后来任相的吕颐浩、朱胜指责为桧党遭免,李光被贬琼州,是与秦桧奸党重要人物万俟罗阴怀怨望相关的(此人也是阴谋陷害岳飞的罪魁祸首),在海南八年间,李光论文考史,怡然自得,后又被奸党告发与胡铨诗赋倡和,讥讪朝政。年八十,卒于故里。

说起历史上被贬海南的最大牌人物,当属苏东坡无疑,苏氏一生中被贬无数次,都与其豪放旷达,仗义执言有关,其生平第一大祸事当属“乌台诗案”,北宋年间最有名的文字狱,新党人士借其诗句指责苏东坡讥谤新法,毁誉君父,告密者中有一人竟然是他的好友即历史上最为有名的科学家沈括,人性的恶之花实在让人讶异。但导致其被贬海南的真正原因却在于政治上的不合时宜,新党在位时,其指责所变之法不能惠民便民,而保守势力上台后,其却认为不过是“一丘之貉”,并多次向皇帝谏议,惹得新党和旧党都对其都不能容忍,而一贬再贬,苏东坡为他的放浪形骸付出了代价,终被贬儋州,即今海南。宋朝时,流放海南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次重量级刑罚。

不过,苏东坡这个人比较有意思,不管到什么境地,其苦中作乐的本事纵观古今,当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其无论是被贬何处,都能泽惠地方,所以苏东坡的旧闻逸事层出不穷,据传苏东坡在海南羁留了三年之久,当他得知当地人饮水困难时,开凿了俘粟泉和洗心泉,至今泉水甘甜清冽,泉上有苏东坡读书遗址,被后人改名为“东坡书院”。院内修祠,供东坡画像,又名苏东祠。苏东祠与五公祠相邻甚近,亭台楼阁连成一片,素有“琼台胜景”之称。历史上对于犯事大臣多有唐宋贬谪海南,明清流放宁古塔的说法,唐宋名臣何以多贬海南呢?其实并不奇怪,在唐宋时,海南无论是叫儋州还是崖州,都是边远偏僻,蛮荒险峻之地,相比中原的富庶,这里戴罪立功的艰辛都令人谈之色变,加之琼州海峡在古代时就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天垫,风高浪急,流放者在统治阶层眼里,都是要冒着九死一生危险才能抵达的,从精神上消灭不了你,就从肉体上摧残,可见古代皇权的残酷,至于苏东坡这样的另类,苦亦乐,乐亦乐,那也叫统治阶层无计可施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初期就曾立下国策,不擅杀文人士大夫,尤其是犯颜直谏的言官,所以除非大臣们有犯上作乱叛国的必杀之罪,一般是能保得住脑袋上吃饭的家伙的,宋朝的官员胆子都很大,敢于直疏国政,与此亦不无关系。而观宋之名臣,少有不几起几落的,至于欧阳修、王安石以及苏轼之类性情中人,你方唱罢我方登台,均数次三番沉浮于政治舞台,至于多次被贬谪,那更是家常便饭了。后来到了南宋,版图就只剩下了那一点点了,实为历史上最憋屈的朝代,海南已是南宋小朝廷所能抵达的最偏远地方了,如此一来,反倒成全了海南流放史上璀璨的名臣贤相了。

纵观历朝历代,相对来说宋朝是对文人大夫最为宽厚包容的时代,除非是作乱叛国的必杀之罪,其他罪名宋太祖都不会置于死地。海南的历史还是颇有趣的,海南人把曾经到过海南戍边的名人一网打尽,刻石为碑,生生留下了今人欲说还休的沧桑和历史无以复加的厚重感。

标签: 海南

更多文章

  • 孝全皇后的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孝全皇后

    婆媳关系被认为是世间最难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其实这不仅在现代社会存在,就算是在古代这种现象也让人很头痛。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同样被婆媳关系所困扰,甚至于丧命的清朝的皇后,她就是道光皇帝而第二任皇后。道光皇帝的宠妃,被婆媳关系困扰,意外离世的原因指向皇太后一、地位快速提高道光初年,钮祜禄氏被选入宫中,那年

  • 西汉将领李广利为什么投降匈奴 李广利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广利

    李广利是西汉中期将领,汉武帝妃子李夫人的兄长,所以李广利也算是外戚之一。当时李广利曾多次率军攻打大宛,但战绩平平。后来李广利又参与征讨匈奴的战役,只是战果并不理想,甚至还损兵折将。最后李广利因兵败投降匈奴,此后遭到卫律杀害。可能不少朋友对于李广利这个人物并不是十分了解,那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一个简

  • 历史上太后听政为何要“垂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太后

    封建社会时期,皇帝要亲临金銮殿处理政务大事。但也会由于特殊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时,就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那么,太后听政时为何要“垂帘”呢?稍知历史的人,对“垂帘听政”四字,恐怕都带有深恶痛绝的情绪。因这四个字,连着一部丧权辱国史倘若不是慈禧太

  • 李鸿章为历史背了什么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鸿章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之一,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但是做出这么多贡献的李鸿章却成为了历史罪人,说他是卖国贼?这言论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李鸿章帮谁背了历史的黑鼓?大清国不是大清百姓的,所以李鸿章即使卖国,国民也管不着!大清国也不是李鸿章的,所以那国也不是

  • 清朝试婚格格是如何试婚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试婚

    中国历代皇室都高度重视其子嗣,将其看作江山千秋万代的一件大事。因而皇室男子大都早婚,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十八岁,大体在十三岁至十七岁之间便行大婚之礼,清朝则规定皇子十五岁时必须成婚。几乎所有的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均已临御过女人,早已熟悉床第之事,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西晋的傻瓜皇帝司马衷十三岁就大

  • 古时候的妃子是如何美容养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妃子

    在皇权社会,皇帝不仅拥有正宫皇后,还有数量众多的妃嫔。这些妃嫔在面临残酷竞争的同时,还不得不与她们最大的敌人斗争,那就是时间。日月如梭,容颜易老。每个嫔妃都会挖空心思去寻找美容养颜的秘方,以期能够让自己的容颜常驻,从而赢得帝王的恩宠。那么古代的嫔妃都有哪些养颜秘籍呢?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武则天是中

  • 古代怎么处理人贩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人贩子

    只要一说起人贩子,相信所有人都是恨得牙齿痒痒,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将其痛苦的折磨致死。然而从古至今,人贩子却一直都是存在的,屡禁不止,可想而知失去孩子对父母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家庭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不知道有多少幸福的家庭被人贩子给破坏了,又有多少无辜的孩子被人贩子给伤害了。在现今每一个小孩子都是

  • 刘备为何给退位后且未驾崩得汉献帝追加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汉献帝,谥号

    汉献帝刘协这个皇帝当得很是憋屈,基本上都是别人的傀儡。一开始刘协被董卓控制;被李傕、郭汜挟持;最终落到曹操的手里,成为曹操号令天下的一面旗。在许昌的时候,刘协也曾经秘密组织反抗,但是以失败告终。曹操在世的时候虽然没有废掉刘协自立为帝,但是也流露出想当周文王的想法,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最后他的儿子曹丕果

  • 宋庆龄不与孙中山合葬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庆龄

    2020年1月27日是宋庆龄诞辰127周年纪念日。在谈到宋庆龄为什么没选择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与孙中山一起合葬的问题时,何大章解释说,宋庆龄曾经讲过,紫金山是为真正伟大的人物服务的。言外之意就是她是一个普通人,是人民的一员。虽然是孙中山的夫人,但她不愿意用这种身份去分享伟人的光辉。所以,她觉得普通

  • 清朝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为何被贬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年羹尧

    作为雍正的宠臣,出身宦门,高中进士的年羹尧可谓是风光无限。他曾率兵平叛,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太保、封爵一等公。其父年遐龄,曾官拜湖广巡抚,署理湖广总督之职。因其子年羹尧平叛有功,年遐龄也被加封一等公,加太傅衔。年羹尧的妹妹,被雍正立为皇贵妃,是《甄嬛传》中喜欢赐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