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超和曹操之间有什么恩怨?

马超和曹操之间有什么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1/2 4:08:58

马超是蜀国五虎将之一,也是三国时期十分出名的将领。实际上马超一生都在和曹操抗争,他愿意投靠刘备也是因为他们都将曹操视为敌人。那马超和曹操之间到底有什么恩怨呢?马超是马腾长子,当时马腾是凉州一代的军阀,和韩遂、边章一起在凉州公事。此后曹操劝降马腾,招他入朝为官,马腾再三权衡选择入朝。但马超就是拒绝征召,而且还带领马腾军队抗曹,此后曹操下令诛杀马腾三族,两人也就此结下恩怨。

在文学作品中,马超和曹操的仇恨颇深,其原因是曹操杀害了马超的父亲和弟弟,为雪杀亲之仇,马超才与曹操血拼,由此才有了“割须弃袍”这样的故事。但是,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争斗的原因似乎并非如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

曹操缘何对马腾等马超的亲族痛下杀手?

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对马腾痛下杀心是直接原因是曹操意欲南征却恐马腾趁势袭击其后方,故而荀攸献计先诱杀马腾。但曹操对马腾如此耿耿于怀其根源是马腾曾经参与过衣带诏密谋诛杀曹操的事件,不仅如此,马腾还推荐了刘备一起加入这一讨伐曹操的同盟。因此,马腾一开始就站在曹操的对立面,对曹操构成威胁。但历史上,马腾似乎并未参与衣带诏事件(笔者按:衣带诏事件是否真正存在亦有争议,这里不做详细讨论。)。《三国志先主传》载:“(刘备)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其间并未有明确列出马腾之名。同样的,《资治通鉴》载:“建安四年……(刘备)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同谋。”其间亦无马腾之名。

历史上,马腾等人被曹操杀害不是马超起兵攻曹的原因,而是后果。《三国志马超传》裴松之注引《典略》载:“建安十六年,超与关中诸将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凡十部,俱反,其众十万,同据河、潼,建列营陈。是岁,曹公西征,与超等战于河、渭之交,超等败走。超至安定,遂奔凉州。诏收灭超家属。”《三国志》明确说明先是因为马超起兵反叛,曹操平叛后才诛杀了马超的亲属。《资治通鉴》亦有相应的时间证明:“建安十六年……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建安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卫尉马腾,夷三族。” 这就与小说中所描述的完全不同了,小说所描述的是马超为雪杀亲之仇问罪曹操,兴师有名,而历史上记载的是马超起兵反叛的行为连累了亲属。由此看来,马超为父报仇的小说形象与拖累家族的历史形象迥然不同。

当然,建安十六年,马超为何要起兵反叛,历史的记载也颇有意思,《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十六年)张鲁据汉中,三月,(曹操)遣钟繇讨之……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资治通鉴》也有类似的记载:“建安十六年……三月,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张鲁,使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繇会。仓曹属高柔谏曰:‘兵西出,韩遂、马超疑为袭己,必相扇动。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不从。关中诸将果疑之,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皆反,其众十万,屯据潼关……”两处史料都表明,马超等凉州军起兵反叛是因为怀疑曹操派遣的征伐汉中的军队意欲征伐凉州,故而才发动了叛乱(笔者按:诚如《资治通鉴》所言,高柔曾经提醒过曹操派遣人马出征汉中可能会诱使马超等人叛乱,但曹操并不以为意,故而有观点认为曹操此番征讨汉中是有意逼反马超等人)

马腾缘何进入曹操的领地?

小说中,马腾是曹操以诏命诱入京师。而历史上,马腾入京畿大抵是因为和早期的搭档韩遂之间出现了矛盾。《三国志马超传》载:“后(马)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徵为卫尉,以(马)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同时裴松之注引《典略》还记载了马腾入京后的相关情况:“十(五)〔三〕年,徵为卫尉。”《资治通鉴》亦有相应记载:“建安十三年……初,前将军马腾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后以部曲相侵,更为仇敌。朝廷使司隶校尉钟繇、凉州刺史韦端和解之,征腾入屯槐里。曹操将征荆州,使张既说腾,令释部曲还朝,腾许之。已而更犹豫,既恐其为变,乃移诸县促储待,二千石郊迎,腾不得已,发东。操表腾为卫尉,以其子超为偏将军,统其众,悉徙其家属诣邺。”

《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与《三国志》大抵有两处不同,一是《资治通鉴》明确了马腾受到征召入京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距离马超等人反叛时间较早;二是《资治通鉴》马腾受征召入京似乎隐隐有曹操麾下之人诱导甚至于胁迫之嫌。

当然,历史上马腾受诏入京畿,究竟是入质还是怀有其他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马腾入京畿后曾经一度享受了不错的政治待遇。此间,马腾似积极寻求庇护,而曹操对待马腾亦是以拉拢和怀柔政策相待。历史上的马腾并没有如小说中那样对汉家忠心耿耿,马腾和曹操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似小说中那样势同水火。

历史上并无“割须弃袍”的情节

小说《三国演义》中,为渲染马超雪恨的情绪,设计了不少情节。先是马超等人率军攻击长安,守城的钟繇败逃(此处小说情节钟繇负责守城,而历史正好相反,钟繇是奉命征讨张鲁)。其次是曹洪徐晃镇守潼关,曹洪不听劝阻擅自出战,为马超等人所破。最后是曹操亲自对阵马超,结果马超先是连胜曹营三将,后又一路追杀曹操,曹操割须弃袍最后“扯旗角包颈而逃”,一度狼狈不堪。这一连串的描绘大抵都是为了突出马超以及西凉军之勇。然而,上述的情节都是小说所虚构,虽然精彩好看,在历史上并无其事。

综上所述,小说中马超对曹操不共戴天的仇恨以及马超雪恨的英气似乎是小说所有意渲染的,真实历史上的马超并非为雪杀亲之仇而起兵反抗曹操,相反地,马超的反叛行动葬送了亲族诸人的性命。从一定程度上看,马超一族最终惨痛的结局大抵也是马超本人的行为所造成的。

标签: 马超

更多文章

  • 曹魏皇帝曹叡对郭女王为何那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叡

    郭皇后大名叫做郭女王,是曹魏立国之后的第首位皇后。由于膝下无子,所以对甄宓所生的曹叡视如己出,“甚爱之”。甄宓是三国时期的大家闺秀,绝代佳人,出身高贵,秀外慧中。先是嫁给了袁绍的儿子袁熙,后来曹操攻陷邺城后被曹丕所娶。后来,甄宓为曹丕生下了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由于宠爱甄宓

  • 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何突然败走麦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

    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关羽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襄阳还有樊城。后来关羽利用十几天的霖雨,让城内的魏军只能被困其中,然后乘船进攻拿下魏军的支援部队,还生擒于禁、庞德。此时关羽形势一片大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故事便由此而来。不过好景不长,关羽没想到孙权竟然派出吕蒙偷袭荆州,还暗自联合曹操对他形成夹击之势。最后关

  • 诸葛亮的最后一年为何要杀掉朝中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的前半生躬耕陇亩,韬光养晦,后半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智慧的化身,劳模的最佳代言人,任劳任怨的工作狂魔。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五丈原,萧瑟秋风起,一代名相陨落,徒留千古叹息。今日,正是孔明的忌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诸葛孔明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到底是如何度过的

  • 隋唐真的有燕云十八骑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燕云十八骑

    《隋唐英雄传》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过了,在里面罗艺带领着燕云十八骑给观众的影响非常深刻。这十八个人可以说个个都伸手不凡,就像是现在的特种兵一样。这燕云十八骑基本上都是在沙漠中行动的,很少会来到中原,但是只要有他们的出现,那就必定是一张腥风血雨。那么在历史上真的存在着燕云十八骑吗?其实这只是《隋唐英雄传

  • 唐太宗一生的耻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

    隋末,由于隋炀帝接连出现了决策性的错误,于是导致了名声怨起,各个地区都起义不断。最终隋朝便在李渊对率领的起义军给推翻了。在推翻了隋朝之后,李渊便称帝建立了唐朝,并将长安定为国都,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市。帝位稳定以后,唐高祖李渊便将大儿子李建成册封为太子,将二儿子李 世民封为秦王,四儿子李 元吉封为齐王,

  • 隋朝江南第一美女宣华夫人到底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宣华夫人

    说起宣华夫人,这是南北朝时期江南出名的美人,号称“江南第一美人”。在隋朝灭掉了陈国之后,宣华夫人就与其他陈国皇室都被送到了隋朝后宫。之后隋文帝垂涎宣华夫人的美貌,想要将宣华夫人那位嫔妃,在饱受丧国之痛后,宣华夫人成为了仇人的妃子。隋文帝的皇后是当年与其一起举兵的独孤皇后,独孤

  • 朱元璋曾经想要迁都西安最后为何要改变主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北京始终作为中国的都城而延续至今,然而若不是一位皇帝的意外死亡,明朝的都城可能就是西安了。而西安的著名的古迹钟鼓楼就是正式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接下来小编来给大家讲讲为何西安差点成为明朝古都的事情吧,希望大家喜欢。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

  • 古代女人生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不停的烧热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

    相信看过古装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古代女子生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当时医疗技术差,古代的医生里没有女性,而中国受男女有别的封建思想约束,只有产婆帮助接生,而产婆是并没有专业妇科生产知识的,接生婆对产妇生产情况基本靠经验和观察,所以生产时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在电视上我们看到,古代女人生孩子时,接生婆都是

  • 传国玉玺真的是由和氏璧做成的吗?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国玉玺

    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因为璧的意思指的就是环形的玉,所以即使我们没有看过和氏璧的实物,但还是可以通过这个字来判断和氏璧确实是环形的,那我们知道玉玺是长方体的,那确实从环状玉变成长方体确实是比较难。毕竟玉不像金或者银其他的金属可以先进行熔化,然后再重新浇筑成型,有人说可以把玉先磨成粉,再塑成长方体,但我

  • 古代青楼女子是怎么避孕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避孕

    相信很多人会纳闷:古代帝皇后宫嫔妃数千,每晚都有被皇帝临幸的,他们是怎么采取避孕措施的呢?小编同样也好奇这个问题。其实,不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度,都有自己一套避孕方法,一起来看看。青楼女子避孕法:喝水银水银的确可以避孕的,但水银有剧毒啊,也许可能喝少量的不会死人。现在,在我国的北方农村,许多老年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