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神赋》中的神秘女子究竟是谁?

《洛神赋》中的神秘女子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64 更新时间:2024/1/21 21:49:26

曹植,字子建。他是曹操的夫人卞氏的第三个儿子,与曹丕为同母兄弟。曹植自幼便聪颖过人,10岁的时候便诵能出口成诗,下笔成章,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诗”,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了,文中曹植这样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流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从抽象到具体,从神韵、风仪、情态、姿貌,到明眸、朱唇、细腰、滑肤,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此外曹植还描写了洛神的动态美:“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坐。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借飘忽的梦境,活生生把他梦中情人幻化出来,一点痴念,万缕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学作品。

网络配图

后来,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在画中,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画中的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但最终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那么曹植所描写的“洛神”和顾恺之画中的“洛神”到底是谁呢?是不是就是他的嫂子甄氏呢?

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曹丕见到甄氏后,惊叹于甄氏的美貌。他对曹操说:“儿一生别无他求,只有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皇念儿虽壮年而无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话已至此,曹操不好拒绝,便使人做媒,让曹丕甄氏为妇。甄氏见曹丕生的英俊,又因为是曹军的俘虏,不得不从,因此也无异言。

早在官渡之战时,曹植就曾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于此的袁绍儿媳甄氏,由于怜香惜玉,曹植将自己的白马送给了甄氏,帮助她逃返邺城,甄氏也将自己的玉佩赠给了曹植以示感谢。两人再次相见,都觉得命运注定。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于是能够与与甄氏朝夕相处,当父兄为天下大事奔忙时,曹植与甄氏的感情迅速发展,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

七八年过去了,曹操已经稳稳地掌握了北方的局势,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划为魏国,封曹操为魏公,定都于邺。在谁来继位的问题上,曹操生前就十分矛盾,因为长子曹昂早亡,还有四个儿子为卞氏所生;长子曹丕,次子曹彰,三子曹植,四子曹熊。四个儿子中曹操最偏爱曹植,倾向于封曹植为世子。但曹植不治威仪,放荡恣肆,而且三番两次耽误大事,擅自开司马门,使得曹操对他失望透顶。在这种情况下,曹丕顺利地当上了世子。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9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

魏国建立后,曹丕对甄氏和曹植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释怀,因此仅封她为妃,所以甄氏始终未能得到母仪天下的皇后地位。甄妃此时已经年逾四旬,而曹丕正值三十四岁的鼎盛年纪,后宫佳丽众多,甄妃逐渐色衰而失宠,在曹丕当上皇帝之后的第二年便郁郁而死。

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氏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般人欣赏其文字的优美,到处传抄,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曹丕似乎不曾加以追究,但是四年以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曹丕死后,群臣本来想迎立当时为雍丘王的曹植为帝,因此曹睿即位后,对于他这位才华横溢而又深得人心的叔叔,产生了莫大的戒心,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徙封不已,曹植恍如飘萍,不堪颠沛之苦,遂寂寂无欢而死。后人有诗说:“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年赋洛神。”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氏认定成洛神了。《太平广记》卷三百三十一《萧旷》篇和《类书》卷三十二《传奇》篇,都记述着萧旷与洛神女艳遇一节。洛神女说:“妾,即甄后也……妾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于洛水之上,叙其冕抑。因感而赋之。”李商隐在他的诗作之中,曾经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节,甚至说:“君王不得为天下,半为当时赋洛神。”

后人否定曹植与自己嫂嫂的爱恋关系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如果说有所增加,只是说,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爱上一个已经24岁的已婚女子。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行为比较随意的曹植是很可能爱上不仅有美貌,又有与自己有较多的相同爱好的嫂嫂的。看来,《洛神赋》中,曹植所描述的“洛神”,很可能就是自己嫂嫂的化身。

按上诉所说的话,《洛神赋》中的神秘女子就是曹植的嫂子,虽然此女子很美,但是如果真的是曹植的嫂子,那小编觉得就有失人伦了。

标签: 洛神赋

更多文章

  • 夜郎国一夜蒸发:揭秘古夜郎国失踪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夜郎国

    瀚如海的汉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一个通俗易懂、流传广泛、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夜郎自大。人们都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的来自夜郎国,然而,这个人人皆知的夜郎国,这个在司马迁笔下“最大”的西南方国到哪里去了呢?大约在公元前140年的一天,正在和众亲友围着火塘饮酒的夜郎首领多同迎来了一批奇特

  • 苏武拒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苏武品质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苏武

    公元前100年即天汉元年,苏武被汉武帝刘彻封为中郎将,并出使匈奴。当时的匈奴与汉朝已经建立了邦交,苏武带着两国友好的任务去了匈奴。但事实却并不怎么美好,苏武被困匈奴长达十九年之久,那么苏武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呢?坚韧顽强的苏武苏武当时奉命出使匈奴,受到了匈奴单于的礼遇。但由于苏武一行人中有一个名为张胜的

  • “闯王”李自成为何神秘失踪?为何后世传其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

    “迎闯王,不纳粮”,这句歌谣深刻反映出广大民众对李自成的支持和拥护,亦成为李闯王传奇生平的最大亮点。入京后的李自成集团志得意满,在胜利的果实面前迷失,最终兵败如山倒,李闯王本人亦下落不明。一代英豪竟落得如此下场,令后人扼腕痛惜,更令人猜测:李自成究竟去了哪里?网络配图刚开始的

  • 妲己究竟如何祸国殃民致使商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妲己

    妲己,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人称:一代妖姬。很多人将样貌妖娆的妲己视为“狐狸精”的同时,也认为商纣王贪图美色,荒废朝政,最终使得商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妲己”但是,如果只是一名艳美无比的女子,她又有什么本事,使商朝灭亡呢?妲己现在多认为妲

  • 历史揭秘:武则天称帝为什么定国号为“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

    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称帝,为何定国号为“周”?原来有这些讲究!网络配图第一:武则天是个才女,从小学习周文化!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也非常崇尚周文化。从其临朝称制以来,她就仿照《周官》,她依据就是周官、周礼、周文化

  • 曹操为何拒绝十三路义兵立刘虞为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

    刘虞是汉末幽州牧,深受百姓爱戴,而公孙瓒为幽州将军,为人勇武好杀,但是却没有百姓支持。刘虞和公孙瓒最终因为政见不同,矛盾激化,发生战争。这是一场民心和武力之间的抗衡,为何拥有民心支持的刘虞会败于残忍好杀的公孙瓒呢?刘虞刘虞此人,是汉末忠臣,在他担任幽州刺史、幽州牧其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当时,幽

  • 部落首领颛顼帝的武器是什么:有什么强大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颛顼

    颛顼与共工都是我国上古时代的著名的布部落首领,根据我国的民间神话传说,颛顼和共工氏同一时代的人,颛顼是华夏部落的首领,即为我国上古的帝王,而共工氏一个部族的首领,因而共工氏颛顼统治之下的一个部落的首领。颛顼和共工都曾为我国上古时代的文明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关于颛顼和共工两个人之间最为流传的便

  • 武则天和公主为何都爱找和尚偷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传奇故事,在历史的画卷中,算得上是比较重彩的一笔。回望这个女皇帝跌宕起伏的一生,后人较为关注的还是关于她的个人生活问题。据史书记载,武则天一生最贪恋男色,她和她花样男宠们的秘闻趣事,一直以来都是值得深挖的内容。武则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男人才能有幸伺候女

  • 华人移民澳洲的历史 华人是怎么移民澳洲大陆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澳洲

    1.1848年以前:零星接触 资料可考的 1818年,第一个达到澳洲的中国人叫麦世英,是已知最早的澳洲华侨 此人生于广州,22岁登陆悉尼,木匠出生,先后在澳洲娶过两个澳洲太太,1880年卒于悉尼 “在亚洲人中,中国人最勤劳而且能干。他们愿意向外移民,相信在一世纪以内,可以把澳大利亚这块荒

  • 章邯战略决策失败后为什么不愿意投降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章邯,刘邦

    章邯是秦末有名的大将,当时始皇帝已经去世,二世胡亥登基称帝,秦二世残暴不仁,比之秦始皇更加无度,听信了赵高的话,在东巡的时候一路上腥风血雨,杀了很多的臣子,举国上下都人心浮动。后来又要重修阿房宫,到处征集百姓,搞得秦国上下民不聊生,纷纷起兵造反,后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号召各地人马一起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