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人移民澳洲的历史 华人是怎么移民澳洲大陆的

华人移民澳洲的历史 华人是怎么移民澳洲大陆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37 更新时间:2024/1/13 15:15:32

1.1848年以前:零星接触 资料可考的 1818年,第一个达到澳洲的中国人叫麦世英,是已知最早的澳洲华侨 此人生于广州,22岁登陆悉尼,木匠出生,先后在澳洲娶过两个澳洲太太,1880年卒于悉尼 “在亚洲人中,中国人最勤劳而且能干。他们愿意外移民,相信在一世纪以内,可以把澳大利亚这块荒漠化为绿洲。”------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澳籍作家威克斐在他的名著《悉尼通讯》中说 这是悉尼的买房现场,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预言已经成真了。

移民澳洲

2.1848年-1853年:契约劳工时代("猪仔"时代) 19世纪30年代由于牧羊业发达,新南威尔士殖民政府做出决定,开始雇佣华工 这批华工大部分都来自福建,从厦门上船,登陆悉尼,大概有3000人左右 所以悉尼华人多不是没有缘由的,历史真的很久了。

3.1853年-1877年:淘金潮时代 19世纪50年代澳洲发现金矿,进人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吸引了广东省省会四周13个县的成千上万的华人移民 到1890年在澳洲的华人大约有4.9万人 这个记录后来在1973年废除“白澳政策“之后才打破的。 大家都知道旧金山指的是美国的三藩市 而墨尔本当时叫新金山 当时从广州坐船到墨尔本需要3个月 很多无力负担船费的淘金者都是举债买的单程票去墨尔本的 熟悉墨尔本的各位应该知道 在墨尔本的西北有两个产金的小城 一处是班迪谷(Bendigo),一处是巴拉勒(Ballarat) 都是华人开发出来的。 其中班迪谷在1985年华人就有4000多了 他们把班迪谷叫做“大金山”,将附近一条能淘得金粒的河叫做“金沙江”。

19世纪中期随着中国移民的涌入,在白人尤其是金矿区白人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起来,骚乱出现了。1861年发生了Lambing Flat Riots骚乱,1200名华人矿工被数千名白人从金矿驱逐出去。新南威尔士议会随后通过《中国移民条例》,限制中国移民,禁止华人入籍。到1880年代,澳洲工会运动进行一系列抗议,抗议华人和来自太平洋岛国的移民夺走他们的工作。结果是所有澳洲殖民地都开始执行排斥华人的移民法律。这就是“白澳政策”(White Australia Policy ) 的起源。

4.1877年-1901年:反华情绪时代 1880年在悉尼召开澳大利亚殖民地会议,新州州长呼吁各州一致行动遏止由中国人引起的严重问题,虽然有南澳州代表声明保留意见,西澳州代表也另持异议,但是这项重大动议终于通过了。这项决议将限制华工入境推向禁止华人入境。 “我多次看到不幸的中国人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到我父亲家来寻求保护。那些我们称之为流氓的街头无赖不问情由,任人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仅仅由于他是中国人就往他身上扔石头。” ---------澳大利亚作家玛丽·贡特(1861-1942年)

移民澳洲

反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华人抢占欧洲移民的资源,很多欧洲人放弃了的废矿,华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接过来锲而不舍地继续挖掘,结果挖出了黄金,从而引起了欧洲矿工的不爽。 二.华人拉低工资标准,欧洲矿工每人每月工资一英磅,还个个嫌不够用,而华人矿工每人每月只要半磅工资,还可以节几先令。于是欧洲矿工埋怨中国矿工,不但抢尽了赚钱的机会,还有降低行业工资标准的威胁存在。 三.大部分华工不会说英语,很多时候没办法和欧洲移民沟通,矛盾自然越积越多。 四.行业的经济竞争,以家具制造为例,19世纪80年代经济繁荣期间,华人靠制作廉价和低档家具谋生,主要制作椅子,货架、脸盆、碗橱和桌子。本土欧洲工匠则垄断了价格高昂的家具。他们之间本来没有直接竞争和利益冲突。但是在经济不景气期间,欧洲人也不得不制造低档产品时,他们发现华人已经占领了这个行业,自己已经没有任何蛋糕可吃了。 华人挖金矿其实除了墨尔本,还遍布澳洲大陆 连昆士兰州的Far North的Cooktown都有华工的坟墓,上面写的”敬如在“ 拍于1893年,在农场的华工

5.1901-1973年:白澳时代 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之初,最早通过的法律之一就是《1901年移民限制法案》。法案的初稿明确禁止一切来自欧洲以外的移民。但是由于英国政府反对,最终的法案取消了明确禁止非欧洲人的歧视字眼,代之以对移民实施“听写测试”的规定,即移民官有权挑选任何一种欧洲语言对入境者进行一项50个词的“听写”测试,没有通过测试的人禁止入境。 其实就是让移民局以此为借口来阻止任何不想接受的人入境;因为如果你精通英语,他可以用德语考你;如果你恰好也精通德语,他可以用瑞典语考你;如果你也精通瑞典语呢?那就考拉丁语吧,总有你不懂的欧洲语言。显而易见,这是针对非欧洲移民的歧视性政策。

6.1973年-至今:多元化时代 1950年, 允许亚洲学生赴澳留学。 1957年,非白人移民在澳洲居住15年后可以成为公民。 1965年,“非歧视性”技术移民计划开始实行,任何种族的人,只有达到职业技术要求,都可以申请移民。 1966年,部分非欧洲移民在居留5年后可获得永久居留权和成为公民(和欧洲移民要求相同)。 1973年,“白澳政策”正式取消,得益于澳洲工党政府1980年代以后 鼓励“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 和 “多种族和谐”正式成为澳大利亚政府的国策。

标签: 澳洲

更多文章

  • 章邯战略决策失败后为什么不愿意投降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章邯,刘邦

    章邯是秦末有名的大将,当时始皇帝已经去世,二世胡亥登基称帝,秦二世残暴不仁,比之秦始皇更加无度,听信了赵高的话,在东巡的时候一路上腥风血雨,杀了很多的臣子,举国上下都人心浮动。后来又要重修阿房宫,到处征集百姓,搞得秦国上下民不聊生,纷纷起兵造反,后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号召各地人马一起反秦

  • 捉鬼专家钟馗历史上竟真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钟馗

    根据相关古籍记载及专家、学者的考证,神话中的“钟馗”,历史上实有其人:钟馗,字正南,唐初雍州终南人(今陕西周至县终南村)。钟馗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钟馗相传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

  • 大禹究竟是哪里的人其父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禹

    禹的父亲叫鲧,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而禹是继他父亲的失败开始治水的。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大禹古史传说往往以为

  • 李清照晚年改嫁之争:再嫁后为何又迅速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清照

    说起李清照(1084年-1156年),几乎无人不晓,特别是济南人更是引以为豪。她才华横溢却命运不济,中年以后适逢乱世,流浪不顺,屡遭变故,特别是在晚年还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到底有没有改嫁张汝舟?持改嫁观点的几乎都出自宋代人的记载,甚至还有几位和李清照同时期,从目前能查阅到的宋代文献看,在宋代都没有人怀疑

  • 本该继承嬴政帝位的公子扶苏如何被小人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扶苏

    扶苏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天下,第一个称帝的秦始皇嬴政的嫡长子;他是秦始皇死后,最有希望继承父亲的地位,后续的大秦帝国的统治者;他是大秦帝国的第一公子,但他也是一个悲情人物。公子扶苏扶苏作为嬴政的长子,嬴政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但是扶苏的性格天生像他的母亲,仁慈敦厚,谦逊有礼,这在后世人眼中,

  • 历史如何评价皇太极 皇太极其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很可能是“痰疾”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痰疾”。从崇德五年开始,清史的记载中屡次出现“圣躬违和”或“圣躬不豫”的字样。崇德五年农历七月廿七日,皇太极第一次“圣躬违和

  • 庞德公为何在刘表再三劝说下还是选择隐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庞德公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出名的隐士。庞德公,字尚长,是襄阳人。庞德公才华洋溢,为人低调俭朴,深受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的敬佩。庞德公为人友善,闲暇之时,会和司马徽等人把酒言欢,日子过得惬意而舒适。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一天,司马徽来到庞德公家中,碰巧庞德公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走入庞德公家中,让庞德公的妻子

  • 铁帽子庆亲王晚清第一贪奕劻家产藏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奕劻

    奕劻生于1838年,卒于1917年,是晚清的一大重臣。根据他的所作所为,曾有人作出评价,认为他受了贿赂,然后劝慈禧让国,导致清朝的天下,竟断送在他的手上,更多人认为他才是晚清第一大贪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在1838年的春天,奕劻在北京出生了,关于他的出身那可就复杂了,他可是乾隆帝的儿子永璘的孙子,因此他

  • 关公为什么戴绿帽?揭秘史上绿帽子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公

    大家看现在影视剧里关公的形象,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关公是红脸的,第二个就是戴个绿帽。那关公为什么戴绿帽啊,这多不好听啊。网络配图关于这个,网上有一些说法,一些说关公穿绿袍带绿帽为了起到迷彩服的效果,因为他的枣子都是从人家的园子里偷来的。还有说得更离谱的,说关公跟刘备的夫人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关系,所以刘

  • 周瑜英年早逝后美女小乔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小乔

    小乔,正史作小桥,原名:乔倩,大乔则原名:乔玮,桥公(《三国演义》中称为乔公或乔国老)之幼女,大乔之妹,周瑜之妾。根据《三国志》记载,“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着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