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章邯战略决策失败后为什么不愿意投降刘邦

章邯战略决策失败后为什么不愿意投降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0 更新时间:2023/12/27 6:07:37

章邯是秦末有名的大将,当时始皇帝已经去世,二世胡亥登基称帝,秦二世残暴不仁,比之秦始皇更加无度,听信了赵高的话,在东巡的时候一路上腥风血雨,杀了很多的臣子,举国上下都人心浮动。后来又要重修阿房宫,到处征集百姓,搞得秦国上下民不聊生,纷纷起兵造反,后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号召各地人马一起反秦。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陈胜手下的周文带着大军来到了戏水,攻打当时正在骊山的秦二世政权,秦二世惶恐不安,这个时候章邯挺身而出,建议征召那些在骊山修建阿房宫的刑徒去打仗,于是章邯临危受命,带着当地的刑徒一起迎敌,结果一战击败周文,周文出逃,之后章邯连战连胜,连连追击,直到十多天以后,章邯攻破了渑池,周文自杀身亡,这场危机才算是暂时化解了。之后章邯继续征战,先是攻下荥阳,斩杀田臧等人,之后又连战告捷,接连斩杀了不少的起义军头目,逼得陈胜退走城父,后来章邯又采用了围而不攻的战略,给起义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终于陈胜的手下人杀了陈胜表示投降。可以说大名鼎鼎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被章邯扑灭的。

但是后来秦朝已经到了难以挽救的程度,各地的起义军被镇压一批又会起来一批,而且朝政更加昏暗,赵高在朝堂之中各种陷害忠良,章邯眼见这样的情况心中也很迟疑,在后来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率军击败之后就更加担心,又听手下人说:“现在就算能打赢也会被赵高嫉妒,打不赢也会成为背黑锅的,有赵高在根本不能成事,还不如投降反秦算了。”于是章邯背叛了秦朝转而投靠了项羽,最后章邯在和刘邦的战斗中兵败身亡。

章邯战略决策失败

章邯是秦末的名将,一生战绩颇多,少有败绩,而两次失败也都是败在名人手下,第一次是败给了项羽,当时项羽破釜沉舟,气势太盛,袭击秦军,章邯被打得不得不后退,之后又败给了韩信,这次失败可以说是章邯自己战略决策上的失误。

当时章邯已经是三秦之中的雍王了,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而且他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所以被项羽委以重任,让其镇守关中,不许刘邦出汉中,而刘邦也重用韩信为大将统帅全局,章邯不了解韩信,并不知道刘邦为什么在这种时候突然换韩信为主帅,所以他其实也摸不到头脑,而对于刘邦,章邯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两人虽然没有直接交手,但是也早有耳闻,所以对于刘邦的举动非常关注。

当时他的手下打听到刘邦有进攻陇西的迹象,所以大量调兵前往当地防守,并且将主力驻扎在废丘一带,可以随时支援陈仓等地,本来这个举措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关键是对手是韩信,他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放出假消息让章邯将主力调往西处,而陈仓一带的防守就弱了很多。所以当章邯得知汉军从陈仓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局已定了,他被韩信击溃,不得不退守废丘,而这个时候其实刘邦拿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但是因为项羽没有及时的支援,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被韩信找到机会,一招水攻,淹了废丘,章邯也自杀谢罪。可以说这一次失败是章邯自己的判断失误,对于韩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不够重视。

章邯后来为什么不投降刘邦

章邯是秦末著名的将领,他先是带着一群囚徒击败了诸多的起义军,后来再被项羽击败之后,转投项羽,成为了项羽手下的大将,后来更是被封为了雍王,可以说是三秦里面最强大的一个,但是后来被刘邦水淹废丘,章邯也自杀身亡,那么这时候章邯为什么不投降刘邦呢?

很多人都不了解,既然章邯早年的时候可以背弃秦朝投降项羽,为什么这次就不能背弃项羽转投刘邦呢?当时三秦的另外两个都投降了刘邦,为何偏偏曾经就有过投降“前科”的章邯竟然宁死不降,选择了自杀以谢天下呢?其实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章邯并不是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当年会投降项羽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朝廷内部的压力,因为赵高掌控朝政,迷惑君王,而章邯派上去的信使根本见不到秦二世,所以章邯也很担心,手下的人拿白起蒙恬的前车之鉴告诫章邯即使打赢了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章邯才选择了投降项羽。之后就是大名鼎鼎的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虽然对于这一段不少人认为项羽并没有杀这么多,只是杀了其中一部分的死硬派,但是这件事对于章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一次投降可以说是因为秦王朝先辜负了章邯,章邯不得已才投降的,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但是之后项羽封章邯为王,算是对他不错的了,如果再投降,就是贪生怕死了,那名声就彻底的臭了。更何况当时即使章邯投降了刘邦也未必会留他性命,毕竟刘邦要关中的人心,而章邯因为秦军被坑杀事件,可以说是受到了无数秦人的唾骂,所以即使章邯投降,刘邦也很可能会杀了他。

标签: 章邯刘邦

更多文章

  • 捉鬼专家钟馗历史上竟真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钟馗

    根据相关古籍记载及专家、学者的考证,神话中的“钟馗”,历史上实有其人:钟馗,字正南,唐初雍州终南人(今陕西周至县终南村)。钟馗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钟馗相传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

  • 大禹究竟是哪里的人其父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禹

    禹的父亲叫鲧,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而禹是继他父亲的失败开始治水的。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大禹古史传说往往以为

  • 李清照晚年改嫁之争:再嫁后为何又迅速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清照

    说起李清照(1084年-1156年),几乎无人不晓,特别是济南人更是引以为豪。她才华横溢却命运不济,中年以后适逢乱世,流浪不顺,屡遭变故,特别是在晚年还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到底有没有改嫁张汝舟?持改嫁观点的几乎都出自宋代人的记载,甚至还有几位和李清照同时期,从目前能查阅到的宋代文献看,在宋代都没有人怀疑

  • 本该继承嬴政帝位的公子扶苏如何被小人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扶苏

    扶苏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天下,第一个称帝的秦始皇嬴政的嫡长子;他是秦始皇死后,最有希望继承父亲的地位,后续的大秦帝国的统治者;他是大秦帝国的第一公子,但他也是一个悲情人物。公子扶苏扶苏作为嬴政的长子,嬴政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但是扶苏的性格天生像他的母亲,仁慈敦厚,谦逊有礼,这在后世人眼中,

  • 历史如何评价皇太极 皇太极其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很可能是“痰疾”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痰疾”。从崇德五年开始,清史的记载中屡次出现“圣躬违和”或“圣躬不豫”的字样。崇德五年农历七月廿七日,皇太极第一次“圣躬违和

  • 庞德公为何在刘表再三劝说下还是选择隐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庞德公

    庞德公是东汉末年出名的隐士。庞德公,字尚长,是襄阳人。庞德公才华洋溢,为人低调俭朴,深受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的敬佩。庞德公为人友善,闲暇之时,会和司马徽等人把酒言欢,日子过得惬意而舒适。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一天,司马徽来到庞德公家中,碰巧庞德公为先人扫墓去了。司马徽径直走入庞德公家中,让庞德公的妻子

  • 铁帽子庆亲王晚清第一贪奕劻家产藏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奕劻

    奕劻生于1838年,卒于1917年,是晚清的一大重臣。根据他的所作所为,曾有人作出评价,认为他受了贿赂,然后劝慈禧让国,导致清朝的天下,竟断送在他的手上,更多人认为他才是晚清第一大贪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在1838年的春天,奕劻在北京出生了,关于他的出身那可就复杂了,他可是乾隆帝的儿子永璘的孙子,因此他

  • 关公为什么戴绿帽?揭秘史上绿帽子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公

    大家看现在影视剧里关公的形象,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关公是红脸的,第二个就是戴个绿帽。那关公为什么戴绿帽啊,这多不好听啊。网络配图关于这个,网上有一些说法,一些说关公穿绿袍带绿帽为了起到迷彩服的效果,因为他的枣子都是从人家的园子里偷来的。还有说得更离谱的,说关公跟刘备的夫人发生了不应该发生的关系,所以刘

  • 周瑜英年早逝后美女小乔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小乔

    小乔,正史作小桥,原名:乔倩,大乔则原名:乔玮,桥公(《三国演义》中称为乔公或乔国老)之幼女,大乔之妹,周瑜之妾。根据《三国志》记载,“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着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

  • 李成器将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成器

    生在帝王之家,很少有人不想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甚而为此勾心斗角、手足相残。但宋王李成器却为何坚决地将太子之位让给自己的弟弟呢?李隆基与神龙政变唐景龙四年,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发动了一场政变,将弄权的韦后与安乐公主赶下了台,大唐终于结束了由女性主宰的命运,唐睿宗正式登基,立谁为太子被提上了皇家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