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公子”里为何没有秦国的公子?

“战国四公子”里为何没有秦国的公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00 更新时间:2024/3/6 4:58:52

战国时代天下纷争,在这个时代里涌现出了众多风云人物。而在这些风云人物里“战国四公子“则是人们较为熟悉的历史人物。《史记春申君列传》记载,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由此可见战国四君子们在自己的国家是多么的有影响力。那么为什么当时战国强国秦国却没有出现像“四君子”这样的人物呢?

战国到了中后期时,秦国的国力相对于山东(崤山以东,秦国以崤山为界六国均在其东边)诸国来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山东诸国对于秦国的崛起惴惴不安,“战国四君子”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后世人们对“战国四公子”过于追捧,以至于让人们对他们产生了严重的误解。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如果从个人品质上来看,“战国四君子”扶危济困、仗义疏财是值得人们肯定的,但是作为影响一个国家命运前途的政治人物这是远远不够的。“战国四君子”在自己的国家里招揽门客壮大的只是自己的实力,这对于一个国家尤其国家的国君来说是很不利的。四君子们手握大权、财力雄厚又有自己封地和武装,因此他们和实际的诸侯并没什么差别。四君子们实力的壮大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所在国家力量的削弱,因此后来出现了春申君在楚国专权,孟尝君在齐国据薛地建立国中国的现象。

“战国四公子”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们手下的三千门客。当时四君子们在自己的国家广纳门客扩充实力,不过这些门客们大多都是社会闲散人员真正算得上是人才的屈指可数。北宋名臣王安石在他的作品《读〈孟尝君传〉》中甚至写道:“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王安石将孟尝君的门客全都说成是鸡鸣狗盗之徒,这个显然是以偏概全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门客里的确是没有什么济世之才。

平原君赵胜有门客数千人,在秦国围困邯郸的时候受命向楚国求救。《史记 平原君列传》记载,“(平原君)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平原君在出使楚国时准备挑选二十人随行,而他在数千门客里却只能挑出十九人。后来毛遂向平原君自荐平原君才凑够了二十人,由此可见这些门客大多都是平庸之辈。值得一提的是,平原君挑选的十九人到了楚国没有丝毫的表现,倒是自荐的毛遂替平原君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春申君信陵君的门客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的门客里像毛遂、侯生(曾助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样的人并不多,而且毛遂、侯生也只能算是侠义之士并不属于济世之才。四君子手下的门客大多是由社会闲散人员构成,因此他们的门客虽多但实际上却没什么实际上的用处。

那么秦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像“四君子”的人物呢?这里的答案还要从商鞅变法说起。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并没大量的社会闲散人员,因此秦国的公子不可能在秦国招纳到三千门客。为什么秦国没有那么多的社会闲散人员呢?《商君书 垦令第二》记载,“令军市无有女子,而命其商;令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又使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姦谋无所于伏。盗输粮者不私稽。轻惰之民不游军市,盗粮者无所售。送粮者不私,轻惰之民不游军市,则农民不淫,国粟不劳,则草必垦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商鞅在秦国变法,通过抑制商业、娱乐活动迫使社会闲散人员从事农业活动。因此当时几乎所有的秦国百姓都只能忙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开荒耕种,另一件事就是参军打仗。

秦国的军队到了战国中后期为何被成为”虎狼之师“,这也要归功于商鞅变法。《商君书 农战第二》记载,”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从一空而得官爵。是故不以农战,则无官爵。“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废除了当时盛行世袭官爵的制度以“耕战”来评定军功,这种军功制度极大地削弱了秦国贵族的实力。秦国的公子们并没有战国四公子那样大的权势,他们如果不立军功甚至连自己家族的爵位都难以自保。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逐渐成为了一个君主集权高度集中的国家,秦国的公子们已经不可能像战国四公子那样在秦国掀起风浪了。

标签: 战国四公子

更多文章

  • 蜀汉大臣费祎为什么会被刺杀?费祎究竟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费祎

    费祎是三国时期蜀汉名臣,和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钦点费祎,希望刘禅能够重用他。费祎的确是有过人之才,他曾多次出使东吴,独自面对吴国多人刁难依然可以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就连孙权也被费祎所折服。诸葛亮病逝后,费祎主张休养生息,为了蜀汉此后的发展更是废寝忘食,但费祎最后下场

  • 嘉庆帝是被雷劈死的?嘉庆帝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帝

    嘉庆帝是被雷劈死的?嘉庆帝的真正死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嘉庆做的最为出名的事情就是彻底扳倒了和珅,让大清朝的国库变得再次充盈起来,但嘉庆在位期间却对贪官污吏整治的不够彻底;嘉庆去世的原因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被雷劈死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一位平庸皇帝,嘉庆在位25年没有显赫的政绩,是

  • 朱元璋为什么不任命刘伯温当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刘伯温

    朱元璋为什么没让刘伯温当宰相?真实原因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基,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刘伯温是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而且,如同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一样,刘基则是辅

  • 如果蜀汉能统一天下结局会不一样吗?西晋为何被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

    如果蜀汉能统一天下结局会不一样吗?西晋为何被人诟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强并起,在经过了一番龙争虎斗之后,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可是三国的结局却让人大跌眼镜,最后鲸吞天下的竟然是河内司马氏所创建的晋朝。晋朝结束汉末天下分裂的局面,重新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可也正是

  • 黄马褂为什么权力这么大?哪种黄马褂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马褂

    黄马褂为什么权力这么大?哪种黄马褂最厉害?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当我们在看宫廷剧的时候,有些犯人穿上黄马褂,会受到特殊对待,当时是不是非常的奇怪,这黄马褂是什么衣服?为什么权力这么大。清代官吏的制服有四种:礼服(朝服)、常服、行服和雨服。马褂在清初只有营兵穿着,康熙末年,有些富家子弟

  • 孙权称帝后为什么只追封孙坚?孙策在他心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

    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登机称帝,史称东吴大帝。孙权在当上皇帝之后,跟很多皇帝的做法很类似,那就是各种大肆封赏,对于东吴的奠基者孙坚、孙策以及自己的母亲都进行了追封。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那么,为什么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

  • 八百里加急为什么没人打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八百里加急

    很多人都在电视剧里听说过一个词,“八百里加急”,一般来说都是有一些非常紧急的信息需要传递,这应该是最快的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了,不过,不管是再快或者再慢,也都是古代“快递”的一种,在我们的想象中,可能就会有镖车一样的苦恼,那就是也许会遇上有山贼抢劫。但事

  • 曹操为何容不下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曹操头疾日益严重,便找华佗为自己看病。华佗却说想要治好根源,需要开颅治病。曹操听闻大惊,认为华佗此举是不怀好意,下令将他缉拿,一代名医就这样死了。其实华佗真正的死因并不是因为他说要为曹操开颅,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说法,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来说,华佗真敢如此肯定是死路一条。那曹操容不

  • 为什么古代女子都不出门?难道她们都是宅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的应该就是古代的女子了。为什么古代女子都很少出门或者不出门的?难道她们都是宅女?很多人可能会回答,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呀,所以女子不能轻易出门。其实,严格说起来,古代女子之所以不出门,是很多因素累加在一起造成的。首先来说说男尊女卑这一因素。最能体现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当属一夫多妻制,但

  • 蜀汉大臣李严为何被诸葛亮废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严

    同年冬天,二次北伐开始,蜀军围陈仓,但是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中,依旧不见李严等一干东州和益州集团骨干人士的踪影,相信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