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何容不下华佗?

曹操为何容不下华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81 更新时间:2024/1/20 4:49:54

华佗是东汉末年名医,曹操头疾日益严重,便找华佗为自己看病。华佗却说想要治好根源,需要开颅治病。曹操听闻大惊,认为华佗此举是不怀好意,下令将他缉拿,一代名医就这样死了。其实华佗真正的死因并不是因为他说要为曹操开颅,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说法,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来说,华佗真敢如此肯定是死路一条。那曹操容不下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来看看吧。

放眼三国时代,曾有无数枭雄,先后在这个舞台上粉墨登场。这其中,当我们谈到曹操之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在整个舞台上,都算得上绝对的主角。在政治领域上,他不仅统一了北方,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得以修养声息,而且还改进了屯田制度,让北方的经济得以迅速的发展起来。在文化领域,曹操还提倡古诗古文,促进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壮大,在中国文学史上,也留下了不少的篇章。

要说到曹操能这样成功,那便是他素来有容人之量。要知道,张绣曾经两次反叛过他,而且在宛城之战中,其爱将典韦,子侄曹昂、曹安民也都因此而死,但曹操仍然不计前嫌。袁绍手下的谋士陈琳,曾奉命写下征讨曹操的檄文,将其祖宗三代以上,都骂了个遍。可曹操在打败袁绍以后,依然重用了陈琳。由此可见,曹操气量之恢弘,确实值得称道。

曹操有如此容人之量,但他却没有容下华佗。在其晚年时期,曹操因为恼恨华佗屡次推诿,便直接下令杀死了他。这件事看来,也似乎不符合曹操的大气容人。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患有头风且久治不愈。经手下推荐,曹操请来了著名的神医华佗,来为其医治。在华佗随手扎了几针,曹操的病痛果然受到了极大的缓解。后者大喜,便问华佗可有根治之法。不料华佗却告诉曹操,这个也很简单,只要将丞相您的脑袋用利斧劈开,将病根取出来就行了。曹操听了之后勃然大怒,认为华佗有加害自己的心思。对此,华佗用关羽刮骨疗毒的例子来辩解。而生性多疑的曹操却认为华佗是想为关羽报仇,所以便直接杀了华佗。

这则故事,毕竟只是作者为了渲染曹操多疑的性格,从而杜撰出来的。而在历史上,曹操却是因为华佗不肯仕曹,屡次征召不至,这才杀了他。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从这里来看,华佗只是不想为曹操效命而已。但如果要经过更加仔细的分析,却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首先,华佗并非不想仕曹,他只是不想以医官的身份进入到朝堂之中。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可以看到,华佗虽然是个神医,但是他却把这个职业视作是自己的耻辱。后来在《后汉书•华佗传》中,范晔也曾有过类似评价:“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其实这也不能怪华佗,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医者虽然能活人无数,但这个职业,也并没有受到当时人们的重视。且陈寿在做传之时,也只是将神医华佗,和几个不入流的“神棍”放在一起,由此便能看到医者的地位,到底有多低了。

正因如此,华佗和广大士子一样,其最终理想,是为了能当走上真正的仕途之路,而不是所谓的医官。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曹操在华佗死后,曾经愤愤说道:“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从这句话来看,华佗确实是个“官迷”,他想要以治病为借口,迫使曹操给自己加官进爵。但是他却低估了曹操的脾气,宁愿继续受头风的折磨,也要坚持杀了这个敢要挟自己的华佗。

而按照笔者观点,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一点原因以外,曹操此举也并不排除,还有其他两点深意:

其一,曹操防止消息走漏。曹操的位置已经注定了,其一言一行,都能直接影响到曹魏集团的动荡。而曹操的身体状况,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华佗恐怕没有看清一点,那便是他不接受曹操的邀请,那么在后者看来,华佗很有可能会将曹操的身体状况当做筹码交换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被泄露出去,曹操是一定要将华佗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后者不愿意配合,依据曹操已经显露出来的帝王心性,华佗自然是留不得了。

其二,曹操未尝没有杀鸡儆猴之意。在曹操掌权之始,他执行的政策,也确实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是到了后来,曹操效仿王莽给自己加九锡,其野心也暴露无遗。对此,一些士族集团也难免生出过其他想法来。而在历史上,曹魏集团内部也不是不没有出现过,士族集团阴谋反叛的例子。

于是,华佗就很不幸的成为了曹操眼中的一个靶子。华佗名气虽然很大,还结识过不少贵族阶层,但是华佗背后,也没有士族集团支持。正因如此,曹操杀掉他,不仅能对一些不安分的士族以震慑作用;而且还不会引起其他士族集团的反弹。在笔者看来,曹操杀华佗这件事,并非是因为曹操晚年昏聩,没有了容人之心。而是因为曹操此时,已经养成了帝王心性,在考虑问题时,也开始在这个方向上逐渐靠拢。再加上华佗没能正确认清局势,这才导致他最终的悲剧。

标签: 曹操华佗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女子都不出门?难道她们都是宅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的应该就是古代的女子了。为什么古代女子都很少出门或者不出门的?难道她们都是宅女?很多人可能会回答,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呀,所以女子不能轻易出门。其实,严格说起来,古代女子之所以不出门,是很多因素累加在一起造成的。首先来说说男尊女卑这一因素。最能体现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当属一夫多妻制,但

  • 蜀汉大臣李严为何被诸葛亮废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严

    同年冬天,二次北伐开始,蜀军围陈仓,但是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中,依旧不见李严等一干东州和益州集团骨干人士的踪影,相信李严

  • 常遇春的儿子是谁?常遇春的老婆真的是被朱元璋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常遇春

    了解国明朝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身边有一位好帮手叫做常遇春,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论功绩可以排到第二名。在常遇春的一生中只有蓝氏这么一个妻子,所以子嗣并不是很多。那么明朝大将常遇春有儿子吗?若有话又是谁呢?是继承父亲的遗志,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代将领,还是有别的出路呢?明朝大将常遇春有

  • 高欢为什么会被韦孝宽气死?韦孝宽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欢

    一说到高欢,相信大家马上就会想到与宇文泰之间的对决了。不过宇文泰在与他交战的期间去世了,导致高欢没有了对手,于是韦孝宽出现了,也就是这样一个人愣是把高欢给气死了。那么韦孝宽到底做了什么吧高欢给气死了呢?下面小编就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三年后,546年,第五次东西魏大战爆发,这场战争是高欢最

  • 晋惠帝稳坐皇位10年谜:丑皇后贾南风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贾南风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这几乎是公论。不同的是,有人“为尊者讳”,比如卫瓘,只说“此座可惜(白白糟蹋了这天下头一把交椅啊)”;还有人只说事实,光是“何不食肉糜”、“此(蛤蟆)鸣者,为官乎?为私乎”,这两个经

  • 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做为魏国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生性多疑,就算选个继承人也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曹植做为曹操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才华,写的一首好诗。可是就这样的一个才子最后却没有被曹操选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曹操为了册立太子的事情,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看法。崔琰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

  • 吕后和审食其到底有没有私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后

    我们都知道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也就是汉朝的皇后,是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吕后可以说是刘邦的发妻,刘邦当年在外打天下的时候,吕后就在家中主持家务。关于吕后在这期间有着很多种传闻,说是跟审食其有私情,那么这是真的么?唐朝的一首诗却给出了真相。刘邦自立沛公后,将父亲刘太公托付给兄刘喜和审食其。从

  • 古代造一扇门有多少道工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

    古代的门和现代的门完全不一样,古代大院正门一般都是双扇,远观气势磅礴,近看细节精美绝伦。实际上,古代造一扇门有着非常多的讲究,需要10种左右的部件才能组成一扇完整的门。而每个部件都是精心设计,有很多小细节暗藏其中,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到其中的用心之处。所以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古代的门到底是有哪些讲究,感

  • 古代真的有鲛人吗?鲛人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鲛人

    可能有很多人曾经听说过有关“鲛人”的传说,印象中这些鲛人都是能够流出眼泪,而眼泪会化为珍珠,也正是因此,贪婪的人就会想要去捕捉这些鲛人,从而引发出了一段段悲剧故事。不过,这些传说自然可信度不高,但是古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一些传说,塑造出这样一种鲛人形象呢?古代是不是真的曾经存

  • 为何不能招惹鲁班传人木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鲁班

    风水说在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流传了,而且发展的非常的兴盛,各地都有流传出来很多经典的风水故事,玄乎其玄,令人惊叹。在风水故事中就流传着这么一类故事,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木匠祖师鲁班的鲁班术。大将想知道关于鲁班术的一些神器故事吗?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一鹤老家有一户人家,家里老人都早亡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