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理国皇帝列表 大理国为何有十位国王出家?大理皇帝出家的原因

大理国皇帝列表 大理国为何有十位国王出家?大理皇帝出家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78 更新时间:2024/1/15 22:03:22

大理历代国王世系表,段思平→段思英→段思良→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段素隆→段素真→段素兴→段思廉→段廉义→段素辉→段正明→高升泰→段正淳→段正严(和誉)→段正兴→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

禅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即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相传三代时禅位于舜,舜禅让于禹,历史上传为美谈。但时代久远,难考其真伪,所以存而不论。后世的所谓禅让,实际上是篡权的一块遮羞布,所谓禅位就是篡位,如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就美其名曰“禅让”。禅位与篡位之不同,就在于前者是主动让位,而后者是被迫让位。

大理国君的禅位,属于前者。从公元937年绵延至1253年的大理王朝22代国王中,先后有9位国王禅位为僧,再加上被迫逊位的1人,便足足有10个国王最后都当了和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曾四次皈依佛门,都因群臣的苦谏仍然归座龙椅。清朝顺治皇帝也曾因爱情不得志而试图出家,却被其母后阻止。此外就别无帝王出家之事了。

大理国帝王出家则近乎成了一种习俗。除了第二代王段思英是被迫逊位为僧以外,其余9位都属于自动禅位为僧的。他们是:

1、秉义皇帝段素隆,乾兴元年立,在位4年,宋仁宗天圣4年禅位为僧,子素贞立。

2、圣德皇帝段素贞,宋仁宗天圣4年即位,在位15年,庆历元年禅让为僧,孙素兴立;

3、兴宗孝德皇帝段思廉,宋仁宗庆历4年即位,在位31年,神宗熙宁8年禅位为僧。子廉义立;

4、上明皇帝寿辉,宋神宗元丰3年即位,在位一年,因天变(日月交晦,星辰昼见)而禅位思廉之孙正明;

5、保定皇帝段正明,元丰5年即位,在位13年,为君不正,禅位为僧,异姓高升泰立;

6、后理国中宗文安皇帝段正淳,绍圣2年即位,在位12年,因慧星见西方,大疫。徽宗大观2年禅位为僧,子段和誉立;

7、宪宗宣仁皇帝段和誉,大观2年即位,在位39年,王老,因诸子内争外叛,于宋高宗绍兴 17年禅位于僧,子正兴立;

8、景宗正康皇帝段正兴,绍兴17年即位,在位25年,宋孝宗乾道8年4月重雾,16日雾才散,遂禅位为僧,子智兴立;

9、神宗皇帝段智祥,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即位,在位33年,理宗嘉熙2年禅位为僧,子祥兴立。

大理国时也发生两次篡位的事:一是文经皇帝段思英在位仅一年,其叔段思良争帝位,废帝为僧,而自立;二是上德皇帝段廉义被杨义贞所弑而自立,篡位仅4月,高升泰讨而诛之。不过这两次篡位都没有打着禅位的旗号。

为什么一代代帝王最终都舍弃江山美人而心甘情愿皈依佛门呢?总体上说,这与大理国“以佛立国”、“以佛治国”,全民信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分不开的。佛教思想在大理的统治地位从南诏晚期隆舜把佛教遵为“国教”开始,代之而起的大理国一以贯之地承袭下来,直到元代还依然如故。元朝的行巡使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曾描述道:“此邦之人西近天竺,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尤其在大理国时期,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上至国君,下至庶民均以出家为荣;“以佛治国”的思想在政治制度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一:是各级官员都从有文化的僧人中选拔。大理国中、后期也仿效中原王朝实行开科取仕,而对象是僧人中的读儒书者(阿吒力僧人均可有家有室),标准就是“通释习儒”,即通晓佛学的义理又熟悉四书五经。这些人便是大理国所特有的“释儒”的阶层;

二:是举国崇僧敬佛,国中的大事均有高僧参与决策。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国家的灾祥祸福,都与当朝的帝王有关,与他们前世今身所作所为有着因果关系。国家一旦出现某种灾祸的征兆,便是帝王孽障缠身,只有出家,才能消灾免难。

大理国九位出家的帝王各有各的故事,但都毫无例外地体现着上述的思想观念。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段誉(段正严)就是典型的一例。历史上的段誉并非《天龙八部》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流才子,而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帝王。他七岁入学,在点苍山龙苑就学于天台山云游到大理的高僧六铉法师。六铉非常赏识他慧根超群,着力培养。段誉26岁即位,曾几次平定37部叛乱,并主动亲和大宋王朝,多次进贡,献礼献乐,被宋徽宗册封为云南节度使、大理王。段誉当朝期间勤政爱民,讲究以佛法的仁慈治国。对于当众辱骂他的部将高智昌(高升泰之孙)病死后,还大办佛事为其超度。高智昌手下的两名军官刺杀段誉,未遂被擒,段誉却称之为“义士”于以赦免,此二人自杀后,又为他们立“义士冢”。段誉在位39年,后因彗星出现,认为国有不祥之兆,加上四个儿子争夺王位,于是便禅位出家无为寺,法号广弘,终年94岁,是大理国最高龄的王者。

当然,大理国的帝王出家,生活上的享受是不同寻常的。野史记载大理国民谣曰:“帝王出家,随臣一邦,嫔妃一串,素裹红妆。出家犹在家,举国敬菩萨,早晚拜大士,禅室如世家。”生动地描绘了帝王出家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正因为大理国的统治者们秉承“以佛治国”的思想,以佛家的学说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包括权力之争,协调各种关系,因而在大理国延续316年间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战争、动乱或官廷杀戮之类血腥的事件,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

标签: 大理国

更多文章

  • 古代没有身份证 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

    如今我们可以用身份证证明我就是我,走到哪儿都需要身份证,身份证的通行也便捷了我们办事和通行。那么,中国古代有身份证吗?如果没有,人们要如何证明“我是我”这个难题呢?中国古代并没有身份证,倒是有两样与身份证相似的证件,那就是符牌与传信。相较而言,符牌侧重于表明身份,传信侧重于

  • 曹家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曹雪芹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雪芹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晚年生活非常悲惨,最后因生病无钱医治而活活病死。早年的曹雪芹过的是最富贵风流的上层生活,但家中出现变故,曹家被雍正抄家,好在曹雪芹还保住了性命,但过得日子已经大不如前。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曹雪芹才写出了旷世经典《红楼梦》。但是早点曹家到底是犯了什么滔天大罪,沦落到要被抄家的境地呢?

  • 历史上的昏君和暴君有什么区别?昏君和暴君是一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昏君

    说到暴君和昏君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般人都会觉得这两种君应该是一种,小编一开始也这么觉得的,但是其实经过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暴君和昏君其实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那么他们具体的区别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其实,打开《现代汉语词

  • 周世宗柴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赵匡胤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世宗,柴荣,赵匡胤

    说到周世宗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他这个人表面上看吧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其实他做得也挺不错的,但是最后还是被赵匡胤篡位了,那么有的人又说了这是因为周世宗做得不够,那么我们不妨仔细的分析,周世宗柴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赵匡胤篡位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后周被篡位,周世宗柴荣本人要负最

  • 古人喝酒为何要温热 古代的温酒器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

    中国的酒文化是悠久而精深的,且酒常常与美人英雄诗人相挂钩。酒壮英雄胆,古人爱喝酒但与今人大不同的是古人喜欢喝温酒,但凡三国人物喝酒时,都要“煮酒”或“温酒”,即使在两军对垒的危急时刻,曹操敬关羽的“壮胆酒”,也都是热的。这其中

  • 妃子被皇帝临幸的屈辱过程真相:竟无法做母亲或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临幸

    从古至今的皇宫中,有很多风流韵事也有很多悲剧的皇后妃嫔,封建王朝后宫女人众多,为了方便管理会有很多规矩,其中更是有一些近乎变态的规矩,皇宫外面的女人都想进去嫁给皇帝,殊不知那些妃嫔其实也有很多人生活的并不如意,甚至最基本的男欢女爱都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去享受。“翻牌”这种方法是

  • 司马懿为什么要杀掉大将牛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

    曹魏时期,有一员猛将,原本是曹仁的部将,战斗非常勇猛,率领300多人,迎战周瑜数千人,虽寡不敌众,但是也很勇猛,被曹仁所救。后期也和诸葛亮、马岱交手,没有败绩,这个猛将就是牛金;牛金后来被司马懿所率领: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期间,司马懿命牛金轻骑饵诱蜀军,谁知刚交战,诸葛亮就退兵,牛金一直追至祁

  • 秦始皇陵究竟有没有被盗?秦始皇陵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二一零年的夏天,始皇帝秦王赢政去世。其灵柩被葬于一座十分宏大的陵墓之中,此陵墓的修建工程自其生前便开始了,先后历经三十九年时间,工程最鼎盛时期拥有工人七十余万,相当于当时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宋太祖曾于公元九七零年,命令临潼县官员保护及整修始皇陵。清朝时期,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还特意为这座陵

  • 古代出轨的女人都会受到怎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出轨

    社会新闻一周总有那么一两次报导出轨,丈夫,小三之类的话题,当丈夫与小三逼死原配的时候,大家就特别愤愤不平,而当弱者妻子干掉出轨的人时候,又有人称赞不已。然而,不管是何种原因,在现代法律中,剥夺他人生命都将负上刑事责任。那么,古代出轨的时候,法律又是什么样的?而哪个朝代会对杀出轨丈夫的妻子网开一面呢

  • 刘邦的免死金牌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我们总是能在影视剧当中看到这样一种道具,听上去威力无比,即便是皇帝也要掂量一下,不能轻易动手,这个道具就是“免死金牌”。听着这个名字,就感觉像是拿到了护命符一样,不是谁都能随意动自己的。然而,免死金牌真的就能够免死吗?西汉时期,刘邦给一些人都赏赐了免死金牌,那么这些人后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