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世宗柴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赵匡胤篡位?

周世宗柴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赵匡胤篡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89 更新时间:2023/12/23 1:08:17

说到周世宗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他这个人表面上看吧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其实他做得也挺不错的,但是最后还是被赵匡胤篡位了,那么有的人又说了这是因为周世宗做得不够,那么我们不妨仔细的分析,周世宗柴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防止赵匡胤篡位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后周被篡位,周世宗柴荣本人要负最大责任!因为他缺乏政治远见,死前人事安排存在重大失误,而且仅仅注意到“人防”、“防人”,没有从“制度”这一根本着手预防。

柴荣选择传位给幼子,他也曾预想过权臣篡位之事,因此临终前做了一系列重大人事安排调整,但这一系列调整相当失败,存在重大失误。

1、先看皇室成员

柴荣家眷后汉时被诛灭殆尽,最年长的儿子柴宗训仅7岁,由符太后照顾(小符后),没有其他年长的皇室成员,小符后又是一介女流,不懂政治军事,也没有野心,柴荣此举相当于把这对孤儿寡母放在一了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口上。

2、再看执政班子调整

柴荣死前任范质(首相)、王溥(次相)、魏仁浦(末相)为宰相,并让他们“参知枢密院事”,在强化宰相权力,允许他们掌握军国大事决策权的同时,又分散了宰相权力(任命3名宰相),避免军政大权过度集中。这三人都是文官、吏职出身,当然不会篡位,安全得很,但他们没有带兵打仗经验,压不住意外的大场面。

3、再看禁军将帅调整

枪杆子里出政权。五代以来,“得军队者得天下”,决定王朝更迭和皇帝命运的往往是禁军的人心向背,因此柴荣死前对禁军高层进行了重大调整,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罢免张永德,扶正赵匡胤。

后周末年军界存在“一龙二虎”局面,柴荣是“一龙”,张永德和李重进是“二虎”,分别执掌禁军两大主力部队,分任殿前司都点检、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

两人都是郭威和柴荣的亲戚,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柴荣的妹夫,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柴荣的表哥,两人资历、战功、能力都很强,尤其张永德很受信任,堪称柴荣最亲近、最器重的股肱之臣,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了柴荣最不放心的人。

张永德性格宽厚,待人和气,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乐于助人,长期在军政一线混迹,人脉资源很广,自从显德三年担任殿前都点检以来,始终掌握着这支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亲信故旧遍布禁军,如果在柴荣死后有所图谋的话,几乎没人可以控制。

退一步讲,就算张永德自己没有谋反之心,也难保他的属下贪图富贵,欲立拥戴之功,而柴荣在北伐撤军途中,曾发现一块刻有“点检做天子”的木头,更加深了他的怀疑,最终在死前作出决定,罢免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之职,改由赵匡胤担任。这是一个让柴荣追悔莫及的决定。

4、柴荣的决定打破了禁军高层的平衡

柴荣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他以赵匡胤取代张永德,是以小概率事件取代大概率事件,因为赵匡胤家世背景普通,资历和势力都比不过张永德,搞抢班夺权的可能性小得多,但这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做法却违反了一贯分权制衡的原则。

柴荣提拔赵匡胤很大程度是为了牵制李重进、张永德的势力。李重进和张永德素来不和,和赵匡胤也没什么交情;张永德虽和赵匡胤关系比较密切,还是赵匡胤的顶头上司,但赵匡胤是柴荣嫡系,资质才干不在张永德之下,绝不会轻易受其拉拢。

这样一来,李重进、张永德、赵匡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格局,三人分掌中央禁军,谁都没有绝对的控制权,若不是其中两人联合,很难打破制衡,这是最稳固、最安全的,但柴荣的决定打破了这个平衡,让各方面都远胜李重进的赵匡胤顺利上位。

赵匡胤不显山不露水,但他早已在禁军广植亲信,整个禁军80%以上的中高级将领已被赵匡胤直接或间接控制,为他成功实施兵变奠定了基础,也为和平夺权提供了可能。

5、柴荣的重大失误缺乏政治远见

柴荣的错误不在于他“识人不准,所任非人”,找了个隐藏的“野心家”赵匡胤统帅禁军殿前司,而在于他只注意到了要防止那些有实力、有威胁的禁军统帅篡位,罢免他们的军职,却没有搞好顶层设计,从制度上做好预防。

那块刻有“点检做天子”的木牌,实际上只说了“殿前都点检”这个职务,并没有说是具体哪个人要做天子,而“殿前都点检”之所以能“做天子”,是因为他统帅着禁军全部精锐,掌握兵权,最有实力篡权,但你罢免一个都点检,又配上一个都点检,权力一点也没小,新上任的能力比前任还要强,又怎么能起到预防作用呢?还不如直接撤了这个官职。

6、赵匡胤即位后的做法值得借鉴

作为过来人,赵匡胤深知殿前都点检位高权重,是兵变造反的最佳岗位,且成功概率较大,他夺权成功后,干脆撤去这一职务,连副都点检都不设;侍卫亲军司方面,最高长官正、副都指挥使4个职务也都彻底撤除,今后永不授人,从而使得原来的殿前司、侍卫亲军司“两司”逐渐演变成为殿前司、侍卫马军、侍卫步军的“三衙”,统兵权得以分散。

从此以后,无论是谁干禁军统帅,权位都不如以往高了,风险也得到降低,即便你有谋逆造反之心,由于缺乏对禁军的有力掌控,也无力改换江山,这便是赵匡胤建宋后禁军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兵变,导致改朝换代的秘诀所在。

综上所述,由于殿前司都点检这个位高权重的职务存在,无论是谁在这个位置,都很难抵挡“孤儿寡母、主少国疑”情形下的至高诱惑,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都是如此。只要这个职务依旧存在,就难以保证他们的忠诚和皇位的安全,黄袍加身是意料中事。

标签: 周世宗柴荣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古人喝酒为何要温热 古代的温酒器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

    中国的酒文化是悠久而精深的,且酒常常与美人英雄诗人相挂钩。酒壮英雄胆,古人爱喝酒但与今人大不同的是古人喜欢喝温酒,但凡三国人物喝酒时,都要“煮酒”或“温酒”,即使在两军对垒的危急时刻,曹操敬关羽的“壮胆酒”,也都是热的。这其中

  • 妃子被皇帝临幸的屈辱过程真相:竟无法做母亲或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临幸

    从古至今的皇宫中,有很多风流韵事也有很多悲剧的皇后妃嫔,封建王朝后宫女人众多,为了方便管理会有很多规矩,其中更是有一些近乎变态的规矩,皇宫外面的女人都想进去嫁给皇帝,殊不知那些妃嫔其实也有很多人生活的并不如意,甚至最基本的男欢女爱都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去享受。“翻牌”这种方法是

  • 司马懿为什么要杀掉大将牛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

    曹魏时期,有一员猛将,原本是曹仁的部将,战斗非常勇猛,率领300多人,迎战周瑜数千人,虽寡不敌众,但是也很勇猛,被曹仁所救。后期也和诸葛亮、马岱交手,没有败绩,这个猛将就是牛金;牛金后来被司马懿所率领: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期间,司马懿命牛金轻骑饵诱蜀军,谁知刚交战,诸葛亮就退兵,牛金一直追至祁

  • 秦始皇陵究竟有没有被盗?秦始皇陵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二一零年的夏天,始皇帝秦王赢政去世。其灵柩被葬于一座十分宏大的陵墓之中,此陵墓的修建工程自其生前便开始了,先后历经三十九年时间,工程最鼎盛时期拥有工人七十余万,相当于当时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宋太祖曾于公元九七零年,命令临潼县官员保护及整修始皇陵。清朝时期,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还特意为这座陵

  • 古代出轨的女人都会受到怎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出轨

    社会新闻一周总有那么一两次报导出轨,丈夫,小三之类的话题,当丈夫与小三逼死原配的时候,大家就特别愤愤不平,而当弱者妻子干掉出轨的人时候,又有人称赞不已。然而,不管是何种原因,在现代法律中,剥夺他人生命都将负上刑事责任。那么,古代出轨的时候,法律又是什么样的?而哪个朝代会对杀出轨丈夫的妻子网开一面呢

  • 刘邦的免死金牌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我们总是能在影视剧当中看到这样一种道具,听上去威力无比,即便是皇帝也要掂量一下,不能轻易动手,这个道具就是“免死金牌”。听着这个名字,就感觉像是拿到了护命符一样,不是谁都能随意动自己的。然而,免死金牌真的就能够免死吗?西汉时期,刘邦给一些人都赏赐了免死金牌,那么这些人后来都是

  • 道光帝为什么选择咸丰帝做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奕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道光帝

    在我们现在看来,清朝末期,咸丰皇帝与恭亲王奕两个人相比,奕不管是在政治才能,还是在身体素质方面,都要比咸丰皇帝强很多,似乎道光皇帝选择的接班人是错误的。但是,人毕竟是没有办法预料到后来的事情的,那么在此之前,道光帝到底是凭借什么爱选择了咸丰?他又为什么没有选择奕呢?1.为何选择咸丰因为咸丰帝有一个封

  • 皇帝大权旁落的时候为何不直接杀了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我们在了解历史的时候,有很多名为皇帝实为傀儡的例子,只有一个皇帝的头衔,却没有皇帝的实力,权臣一手遮天皇权旁落。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大权在别人手里,为什么皇帝不干脆直接把权臣杀了?这样子难道不是最快的办法吗?但是很多皇帝都没有这样做,就好像虽然不甘心,但是也任由别人摆布一样,这是为

  • 盘点历史上的裸婚名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最甜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相如,卓文君

    刘邦吕雉影视形象“裸婚”一词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指无房无车无积蓄就结婚的人群,他们大多相信经济条件不是结婚最关键的因素,其实裸婚并不是现在才流行,古人们也不少实行裸婚的。“裸婚族”的出现,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进步,抑或是一种回归?从古代名人裸婚的经历中,

  • 关羽什么时候被神化的 关羽为何成为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而财神中就有关公,关公即关羽,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的呢?关公本是三国时代的一个历史人物,史书里的关羽只是从“将”变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