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喝酒为何要温热 古代的温酒器什么样

古人喝酒为何要温热 古代的温酒器什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20 更新时间:2024/1/19 2:35:00

中国的酒文化是悠久而精深的,且酒常常与美人英雄诗人相挂钩。酒壮英雄胆,古人爱喝酒但与今人大不同的是古人喜欢喝温酒,但凡三国人物喝酒时,都要“煮酒”或“温酒”,即使在两军对垒的危急时刻,曹操关羽的“壮胆酒”,也都是热的。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喝温酒。温酒不伤脾胃,能够起到保健作用。同时,经过温热的酒,喝起来更加绵甜可口,可以让人体会到“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的意境。此外,温酒还有加热灭菌的功能。 因为常常要温酒,便有了专门用来温酒的温酒器。关于温酒器的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汉代,人们把这种温酒器叫“樽”,直到唐代,李白仍在他的诗中吟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由于气候原因,三国时期南北方的饮酒习惯略有不同。 南方人用一种极为雅致有趣的酒杯喝酒。据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三国曹魏时代,郑公悫及其幕僚们发明了一种碧筒饮。所谓碧筒饮,就是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再将叶心捅破,使茎叶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酒香夹裹着莲香,实在是香冷美妙的天然饮品。 受碧筒饮的影响,唐宋的能工巧匠,用金、银、玉、瓷、琥珀等质材,模仿荷叶的形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酒杯,世称“荷叶杯”。 魏晋不愧为“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除了充满想象力的碧筒饮,更有巧夺天工的鹦鹉螺杯。

现藏南京博物馆的鹦鹉螺杯,高10.2厘米,宽13.3厘米,敞口外撇,纯粹依照鹦鹉螺壳的自然形态制成。看上去,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鹦鹉,转过头来梳理自己的羽毛,又像是把头插入翅中酣然睡去的鸟儿。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鹦鹉螺杯。鹦鹉螺产自印度尼西亚的深海和中国的南方海域,它外形美丽,数量稀少,是极其珍贵的物种,迄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历史,有“活化石”之称。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只鹦鹉螺杯不仅美丽非凡,还有藏酒的妙用。原来,鹦鹉螺壳内有许多隔层,隔层间有小孔相通,倒酒时,酒从小孔流入每个隔层中,使人不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无形中,为那些不擅饮酒的人提供了藏酒的机妙。 因其自然天成的美丽,鹦鹉螺杯在历史上享有盛誉,骆宾王的“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李白的“鸬鹚勺,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都是对鹦鹉螺杯的赞美。 而在北方,人们更喜欢用可以温酒的铜酒樽。曹植的《七》诗:“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写的就是铜酒樽温酒,那热气腾腾的景象。但,为什么“浮蚁鼎沸”呢? 原来,三国时期,以蒸馏法造酒的技术尚未发明,人们饮用的,一般是用黍或大米酿成的酒。这样酿出的酒,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的糟沫。文人墨客便把这层糟沫,称为“浮蚁”或“绿蚁”。诗中的“浮蚁”,指的就是酒糟。

说到酿酒方法,还有曹操的一份功劳。东汉末期,曹操发现家乡一位已故县令的家酿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便将此方献给了汉献帝。后来,这种家酿法成为酿酒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 倡导了家酿法的曹操,在青梅煮酒之后,横槊赋诗,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绝唱。当历史的烟云散尽,诗人的吟唱远去,铜酒樽、碧筒饮、鹦鹉螺杯,一件件与酒有关的文化符号,又将我们带回那个到处是酒香、到处见英雄的年代。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妃子被皇帝临幸的屈辱过程真相:竟无法做母亲或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临幸

    从古至今的皇宫中,有很多风流韵事也有很多悲剧的皇后妃嫔,封建王朝后宫女人众多,为了方便管理会有很多规矩,其中更是有一些近乎变态的规矩,皇宫外面的女人都想进去嫁给皇帝,殊不知那些妃嫔其实也有很多人生活的并不如意,甚至最基本的男欢女爱都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去享受。“翻牌”这种方法是

  • 司马懿为什么要杀掉大将牛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

    曹魏时期,有一员猛将,原本是曹仁的部将,战斗非常勇猛,率领300多人,迎战周瑜数千人,虽寡不敌众,但是也很勇猛,被曹仁所救。后期也和诸葛亮、马岱交手,没有败绩,这个猛将就是牛金;牛金后来被司马懿所率领: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期间,司马懿命牛金轻骑饵诱蜀军,谁知刚交战,诸葛亮就退兵,牛金一直追至祁

  • 秦始皇陵究竟有没有被盗?秦始皇陵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二一零年的夏天,始皇帝秦王赢政去世。其灵柩被葬于一座十分宏大的陵墓之中,此陵墓的修建工程自其生前便开始了,先后历经三十九年时间,工程最鼎盛时期拥有工人七十余万,相当于当时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宋太祖曾于公元九七零年,命令临潼县官员保护及整修始皇陵。清朝时期,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还特意为这座陵

  • 古代出轨的女人都会受到怎样的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出轨

    社会新闻一周总有那么一两次报导出轨,丈夫,小三之类的话题,当丈夫与小三逼死原配的时候,大家就特别愤愤不平,而当弱者妻子干掉出轨的人时候,又有人称赞不已。然而,不管是何种原因,在现代法律中,剥夺他人生命都将负上刑事责任。那么,古代出轨的时候,法律又是什么样的?而哪个朝代会对杀出轨丈夫的妻子网开一面呢

  • 刘邦的免死金牌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我们总是能在影视剧当中看到这样一种道具,听上去威力无比,即便是皇帝也要掂量一下,不能轻易动手,这个道具就是“免死金牌”。听着这个名字,就感觉像是拿到了护命符一样,不是谁都能随意动自己的。然而,免死金牌真的就能够免死吗?西汉时期,刘邦给一些人都赏赐了免死金牌,那么这些人后来都是

  • 道光帝为什么选择咸丰帝做皇帝?为什么不选择奕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道光帝

    在我们现在看来,清朝末期,咸丰皇帝与恭亲王奕两个人相比,奕不管是在政治才能,还是在身体素质方面,都要比咸丰皇帝强很多,似乎道光皇帝选择的接班人是错误的。但是,人毕竟是没有办法预料到后来的事情的,那么在此之前,道光帝到底是凭借什么爱选择了咸丰?他又为什么没有选择奕呢?1.为何选择咸丰因为咸丰帝有一个封

  • 皇帝大权旁落的时候为何不直接杀了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

    我们在了解历史的时候,有很多名为皇帝实为傀儡的例子,只有一个皇帝的头衔,却没有皇帝的实力,权臣一手遮天皇权旁落。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大权在别人手里,为什么皇帝不干脆直接把权臣杀了?这样子难道不是最快的办法吗?但是很多皇帝都没有这样做,就好像虽然不甘心,但是也任由别人摆布一样,这是为

  • 盘点历史上的裸婚名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最甜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相如,卓文君

    刘邦吕雉影视形象“裸婚”一词是现代社会出现的,指无房无车无积蓄就结婚的人群,他们大多相信经济条件不是结婚最关键的因素,其实裸婚并不是现在才流行,古人们也不少实行裸婚的。“裸婚族”的出现,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进步,抑或是一种回归?从古代名人裸婚的经历中,

  • 关羽什么时候被神化的 关羽为何成为财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而财神中就有关公,关公即关羽,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的呢?关公本是三国时代的一个历史人物,史书里的关羽只是从“将”变成“侯”,

  • 鬼谷子真的存在吗?鬼谷子做过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鬼谷子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奇才怪才,而“鬼谷子”就是其中之一。鬼谷子原名叫做王诩,被称为春秋战国年代的奇人。因天生额头前有4个大肉痣,成鬼神之像,所以创造了鬼谷门派。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智慧超于常人,无人能及,在那个年代白起、孙兵、商鞅等500多名有名人事都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