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什么要废廖立?廖立和诸葛亮有什么恩怨

诸葛亮为什么要废廖立?廖立和诸葛亮有什么恩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97 更新时间:2024/1/26 6:40:45

廖立是蜀汉后期的谋臣之一,刘备死后,立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廖立认为自己的地位应该不低于诸葛亮和李严,因此内心感到十分的不平衡。其实廖立并不算蜀汉的一位大人才,但他始终自恃其才,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后来廖立还公然批评刘备先前的一系列策略,荆州、夷陵之战的失败都是因为刘备在决策上的失误。不过这些策略也不是刘备一人决定的,等于是廖立是把朝中数人都给得罪了。最后也是被诸葛亮贬为平民,忧郁而亡。

三国时期总是涌现出来了一大批的人才,除了诸葛亮,还有庞统等人之外,其实还有一些人是我们不知道的,只是因为他们的名气不是那么大,所以常常被我们给忽略了过去。比如说当时曾能够和庞统并肩而提的廖立。

廖立是武陵郡临沅人。他也是三国时期蜀汉少见的人才,“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庞统,我们都是有所耳闻的,他还没活过40岁就过早离开了。当时廖立才二十多岁,要比诸葛亮年轻,但已经是重用了,曹操培养曹植也不过在他二十多的时候封的太守。这么年轻的廖立就能与庞统比肩,和诸葛亮媲美,可见其能力。

建安二十年(215年),吕蒙偷袭荆州,“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后来,刘备就称帝,而廖立的位置仅次于当时的丞相,成为了参政大臣。毕竟刘备是一个很能够识别人才的君主,从这个任命就足以见得,刘备对他是有多么的信任和重用。刘禅继位之后,就把廖立给调去了其他的地方,让他担任长水校尉。他很不满意这个职位,“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

廖立自己在当了长水校尉后“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他的这些议论传到了诸葛亮的耳朵当中,诸葛亮听闻之后大发雷霆,就让廖立成为了一个平民百姓,并且把他流放到了汶山郡。

被流放后“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诣立,称立意气不衰,言论自若。立遂终徒所。妻子还蜀。”

廖立并没得罪刘备,就是喜欢批评别人,说话不说让人高兴的话,后来被诸葛亮压制,但从廖立被贬后的作风来看,确实是名士风范,也曾一人多愁善感过。

诸葛亮为何对廖立打压,分析如下。

第一,批评向朗、郭攸之、文恭等很平庸,平庸得无可圈点。诸葛亮不等于一个国家,把国家作挡箭牌,只能表明政治手腕。廖立批评诸葛亮用人不当,并没有一概否定所有人。

第二,廖立对刘备的指责,并非敌对者的诽谤,而是针对东三郡争夺战、汉中争夺战、襄阳争夺战三次失败的总结。以这些教训做借鉴,试图阻止诸葛亮“北伐”,正好反映廖立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目光。如果诸葛亮一系列人认为廖立有诽谤刘备的嫌疑,那么廖立也是在诽谤诸葛亮。

第三,军队是打仗用的。训练有素与否,需放在战争上,无数次浴血奋战的实践中检验一支军队。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诸葛亮“北伐”五战五败,正验证这一失误。诸葛亮本身不是军事家,他是谋士。廖立对诸葛亮训练的军队不看好,即是希望正视蜀军本身的不足。但是他这些话让诸葛亮心里不舒服,而且会认为这是故意扰乱军心,才不得不打压他。他之所以如此,正如陈寿所说:“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秦昭王为何一定要杀了白起 白起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昭王

    战国时期一代名家白起,可谓是一生不曾有过败绩,只要有白起在的地方,秦国都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拥有这样一员大将,在战国那个时代,那就是非常重要的军事人才,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然而白起最终还是被秦昭襄王所杀,为何会是这样的结局?君王杀大将,很多都是因为大将功高震主,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白起难

  •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王的信任 秦武王为什么赶走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仪

    张仪,帮助秦国进行“连横”策略,最终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得秦国的胜算大了许多。张仪可以说劳苦功高,他既然有才,又如此为秦国奔波,必然还是能够得到秦王的信任的,秦惠文王对张仪也的确如此。然而,他的儿子秦武王却并非如此,秦武王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在此期间

  • 为什么古代皇帝很少被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

    历史上,很少出现皇帝因为吃饭被毒死的情况,因为你可能不知道,给皇帝吃的饭菜要经过多少人的把关和检验。因为在饭里下毒几乎是最容易、也最难查出犯人的作案手法,所以皇帝在这一块自然是要加强管理。如果皇帝的饭菜都没办法保证绝对的安全,可能历史上一大半的皇帝都会被毒死。要知道想让皇帝死的不一定都是外人,还有可

  • 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莽

    说到王莽这个人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还真是很有意思的,他被很多人都誉为是穿越者,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说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出现呢?下面也一起来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是因为王莽的改革措施实在是太超前了,远远超出了他那个社会环境应该孕育的思想。王莽的经济改革,带有十分鲜明的理想主义特征,其土地国有、控制

  • 诸葛亮为什么不听刘备遗言?诸葛亮北伐犯下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以失败告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错马稷,导致街亭失守。不过刘备生前遗言就告诉诸葛亮要小心使用马稷,诸葛亮为什么不听呢?当然诸葛亮一直认为自己比刘备聪明,这点事自己还是搞的定的,不过诸葛亮在看人和用人方面一直是他的弱项,而且为人太过谨慎导致军中时长有不和,也是会日后埋下了不定因素。刘备

  • 关羽刮骨疗伤为什么不用麻药?给关羽刮骨疗伤的人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

    关羽刮骨疗伤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这并不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而是《三国志》里记载的事实。不过当时给关羽做刮骨疗伤的并不是华佗,因为华佗早就被曹操给杀了,而是另一为医生,但是并没有记载是谁。不过关羽如果真的能忍受这般痛楚也是相当难得了,很多人会问关羽没什么不用麻药,其实当时并没有有效的麻药,华佗发明的

  • 满清入关后为何强迫害人剃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满清

    了解过中国清朝历史的小伙伴们肯定都非常的清楚,在满清入关之的时候,马上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其统治的措施,其中包含着剃发令,圈地,逃人法,等等。可是纵观有清一代,只有剃发令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而这这与满族统治者的民族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确立满族正统地位的

  • 魏晋早期为何流行薄葬?曹丕开创薄葬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薄葬

    在魏晋早期,从朝廷到百姓都盛行薄葬,这在之前可是不敢想象的。对于百姓来说可能区别不大,但皇帝一般是绝不可能薄葬,甚至还要花费大量国库当陪葬品,为何到了魏晋突然流行起了薄葬呢?这还要多感谢曹操和曹丕这对父子。曹操去世前,专门交代自己的后世要一切从简,可能这点和他的枭雄的形象有些不符。而真正开创薄葬先河

  • 周瑜死后小乔为什么不见了?小乔最后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小乔

    小乔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也是周瑜的小妾。周瑜和小乔被后人称为天作之合,男有才女有貌。不过周瑜去世后,史书上再无对小乔的记载,一个大活人总不可能凭空消失,小乔最后究竟去哪了呢?不光是小乔不见踪影,孙策娶了小乔的姐姐大乔,但是等孙策不幸病逝后,大乔也根着一起消失了,让这两位姐妹的处境变的十分蹊跷。怎么

  • 古代打仗的时候有单挑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

    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总是被其中那些精彩的打斗场面所吸引,在正式开战之前,双方总是会派出那么几个将领,先进行一些“热身运动”,两方将领在一起打一架,书中也的确有很多精彩的情节描写。但是这种情节在历史上难道是真实存在的吗?毕竟是打仗,关乎到两国命运的时刻,难道真的会因为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