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怎么判断皇帝的口谕是真的还是假的?

古代怎么判断皇帝的口谕是真的还是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4/1/23 19:49:06

说到古代的皇帝其实也还是有很多故事的,想必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吧,话说古代皇帝们有口谕这一说,也就是口头谕旨的意思,竟然是口头的那么有的网友就要问了,这个谕旨到底怎么去分辨真假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们,想必对“皇帝口谕”这种传令方式见怪不怪,一般就是太监或者大臣通过口头转述的方式,把皇帝的命令下达下去。

那么就会有朋友问了,口谕既然是口头转述而来的,万一太监或者传谕的大臣记错了怎么办?又或者发生类似秦朝赵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赐死公子扶苏这种事情怎么办?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了解下真正的“口谕”是什么样子的。

秦王嬴政称帝以后,规定命为“制”,令为“诏”,这是皇帝下达命令的文种,即“诏书”、“制书”。后来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演进,到了明朝的时候,皇帝的文种已经多达十种,其中最特别的就是增加了谕旨,谕旨又被叫做谕告,而“口谕”即是其中一种。

谕旨的出现是随着明朝皇权加强而来的,因为在古代,皇帝的旨意不是随便下达的,需要经过中书省、门下省等多个机构复核后才能执行,如果明显有违常理,还会被驳回。

所以,为了加强皇权,明朝的皇帝们就采取了谕旨的方式绕过文官系统,这样更加随意,可以直接下达给命令接收人。比如皇帝想要直接下命令,第一种方式是:把命令写在纸上,这个叫做“手谕”,手谕跟诏书可不一样,它可能就是皇帝随意拿起一张纸写的命令,不盖印玺,所以又被叫做“白劄”。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张便条,明朝的官员们也会把它叫做“片纸”,《明史》就有过这样的记载:“宫中夜半出片纸,吏虽急,无敢延顷刻者”。

第二种方式则是皇帝口头传达,即口谕。

口谕又分为面谕和传奉口谕,面谕是皇帝当面说的话,这个不存在传错或者造假。传奉口谕则是由锦衣卫或者大臣、太监转达。我们重点说说这一种。手谕至少还有个凭据,那么传奉口谕怎么防止传错或者有人恶意篡改呢?

其实,口谕跟手谕没多大区别,因为口谕虽然是皇帝口头说的,但最终还是要写成书面的形式进行归档,只不过这个工作是由皇帝的秘书来完成的。《春明梦余录》就曾记载说:“凡面奉上谕,直书天语。圣谕、诏、救等项,备录本文。”

比如梃击案发生后,万历皇帝曾面谕太子朱常洛说:“哥儿,汝莫恐,不干汝事,汝但去读书写字,晏些开门,早些关门”。再比如说朱元璋给高丽下的口谕也被记载了下来:“交三年一遭来进贡,说来恁国王不志诚。忒疑惑,成疑惑的多,交他休疑虑……”可见,正是因为有了备份制度,皇帝的口谕才能被记载下来流传至今。

既然有了书面备份,那么被传错或者被人故意造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口谕的影响力有限,所说的内容多数都是一些日常小事,即便造假也毫无意义。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柳下惠真的坐怀不乱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柳下惠

    说起柳下惠,我们马上能想到的就是他“坐怀不乱”的故事,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那么柳下惠是如何坐怀不乱,这真实性又有多少呢?典出《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

  • 刘邦杀了哪些功臣?刘邦杀功臣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刘邦剧照刘邦登基称帝时封了七个异姓王,但到头来都被刘邦接二连三的给杀掉了。对于这些与他同生共死同闯天下的“好兄弟”,一代帝王为何会下如此杀手?刘邦杀了哪些功臣?刘邦为什么要杀这些功臣?刘邦杀功臣有什么内幕?刘邦杀了哪些功臣?高帝五年,汉初刘邦称帝,有封王封侯者百余人,这些汉初

  • 汉景帝为什么被栗姬骂作"老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景帝

    说到汉景帝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是一位明君了,而且是大明君,但是这位皇帝也有比较尴尬的事情,话说在汉景帝在位时期,有一位叫栗姬的宠妃,但是却骂了一句汉景帝是”老狗“,我的天,就算是正常的夫妻也不能骂老狗啊,这何况还是皇帝啊,所以也有网友问了,不太明白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 罗生门是什么意思?关于罗生门的事件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罗生门

    罗生门一词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出戏,这个词出自日语,现在这一词通常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比如“巴中发生扶老人罗生门事件”、“贾静雯婚变罗生门事件”等。本意:&ldq

  • 古代宫刑是什么?历史上宫刑的由来和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宫刑

    导读:什么是宫刑?在古代中国,阉割术的渊源是相当久远的。有证据表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有了阉割男性生殖器的意识与行为。当时的阉割术可能是将阴茎与睾丸一并割除的,秦汉时期的阉割技术已较为完备,并已经注意到阉割手术后的防风、保暖、静养等护理措施。当时施行阉割的场所称为"蚕室",《汉书*张安世传》颜师古注

  • 桃木剑辟邪镇宅有什么根据?桃木为什么能辟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桃木剑

    说起桃木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桃木取自桃树,又被称为“降龙木”、“鬼怖木”,在著作《山海经》中记载了神荼、郁垒二门神摘桃树树枝鞭打百鬼的故事,所以民间就出现了鬼怪惧怕桃木的传说,桃木辟邪的这一说法也就出现了。常见的桃木风水物品就是桃木剑了,它的地位非常

  • 《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瓶梅

    说起绝世禁书《金瓶梅》相信很多人都对这本书有着浓烈的好奇心了。因为据看过的热说,看了这本书就停不下来了,有着浓烈的吸引能力。但是这本书是禁书,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到的,所以对于这本书就有着一定的神秘色彩了。那么关于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点,那么写下《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呢?“《王世

  • 中国传统婚俗理念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婚俗

    中国传统婚俗文化自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经历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规范人们的婚姻行为,影响人们的婚姻意识,它的存在还与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环境下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婚俗理念经过中国几千年以来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婚俗理

  • 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直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死之药,甚至派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赶东海神山求药。正是有长生不死的愿望,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秦始皇立后的进程。再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六国的后官佳丽也被送到秦官成为秦始皇的嫔妃,这些后官佳丽来自不同的地

  • 历史上项羽的名将龙且会败给韩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龙且

    龙且不仅是项王军中的一员大将,且是项羽麾下为数不多的猛士,自从跟随项羽叔侄起义以来,战功显赫,很受项羽的倚重。曾被封为大司马。在秦二世二年,秦国的将领章邯将齐国的田詹打败于临济,齐王遂求助于楚国,项羽率领龙且大败章邯于东阿。公元前205年,早就因为分封天下对项王不满的英布在随何的游说下,残杀了楚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