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下惠真的坐怀不乱吗

柳下惠真的坐怀不乱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4/1/13 3:15:44

说起柳下惠,我们马上能想到的就是他“坐怀不乱”的故事,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那么柳下惠是如何坐怀不乱,这真实性又有多少呢?

典出《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史料的演变很有趣:

荀子·大略》载:

子夏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唐杨倞注:“柳下惠,鲁贤人公子展之后,名获字禽,居于柳下,谥惠,季其伯仲也。后门者,君子守后门至贱者。子夏言昔柳下惠衣之弊,恶与后门者同,时人尚无疑怪者,言安于贫贱,浑迹而人不知也。非一日之闻,言闻之久矣。”杨之注根本不涉女色,荀文原意也和后世所谓的坐怀不乱无关。

成于西汉初年的《毛詩故訓傳·巷伯》云:

昔者,顔叔子獨處于室,鄰之釐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至,顔叔子納之而使執燭。放乎旦而蒸盡,縮屋而繼之。自以為辟嫌之不審矣。若其審者,宜若魯人然。魯人有男子獨處于室,鄰之釐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壊,婦人趨而託之。男子閉户而不納。婦人自牖與之言曰:“子何為不納我乎?”男子曰:“吾聞之也,男女不六十不間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納子。”婦人曰:“子何不若栁下恵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男子曰:“栁下恵固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不可,學栁下恵之可。”孔子曰:“欲學栁下恵者,未有似於是也。”

这里具有了坐怀不乱故事的雏形,可是,这个时候和柳下惠所处的年代已经相去数百年。

直到元时的胡炳文(12501333),在《纯正蒙求》卷上才有成型的故事:

“鲁柳下惠,姓展名禽,远行夜宿都门外。时大寒,忽有女子来托宿,下惠恐其冻死,乃坐之于怀,以衣覆之,至晓不为乱。”

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四·不乱附妄》则记述为:

“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乱。”

元明去春秋时期,已经有一千六七百年,柳下惠的坐怀不乱故事才完全成型,能不让人奇怪么?因此,这故事的真实性不能不令人怀疑。

首先,事情的本身有太多的疑点。

我们纵使不从柳老先生的生理角度来理解,换个角度想一想:假使真有其事,又是谁传出来的?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那女子说的。但是,可能吗?一个女子能够大大方方躺在一个陌生男人怀里过上一夜,然后还惟恐天下不乱地大事宣扬?

另一种可能是,柳下惠自己说的。如果真的如此,这个柳老夫子也就够无耻的了。这不是要坏别人的名节吗?

其次,假如柳下惠真有坐怀不乱的事,为什么在发生之初,世界上没见传播,直到汉朝才有人知道一点点,元明时人才完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呢?

是元明时期出土了大量文物,才让胡炳文、陶宗仪得窥故事全豹么?明显不是。纵使有文物出现,也展现不了坐怀不乱这样极富戏剧性的情节。只有一个解释:胡炳文、陶宗仪等人在撒谎!

大家知道,宋明时期,是我国理学盛行的时期,号召“存天理,灭人欲”,推崇男女授受不亲,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为了给这种理论树立典型,找当时人不可能,谁不了解谁啊?于是,就只好乞灵于古代,而让这神经病一般的行为附丽到谁身上好?春秋时的柳下惠是合适人选。一、年代久远,谁也无法考证。二、他曾经为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极力推崇。他担任过鲁国大夫,以礼治邦,以信修身。又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狱,执法以平,治国以德。孔子高度评价他“言中伦、行中虑”,孟子则称赞他是“圣之和者”,把他与伯夷伊尹、孔子相提并论,后世尊之为“和圣”。圣人推崇的人物,就是发生了这样不合常情的事,大家容易接受。

据此推断,坐怀不乱只不过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美丽的谎言,是为了某种观念服务而派生的神话!

浮名宁愿相信坐怀不乱的另一种解释:某年夏,柳下惠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刚踏进门槛,忽见一裸女正在里面拧衣,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而不是猴急地冲上前去强行云雨之事。

可是这样的故事表现的仅仅是基本的道德操守,和伟大无关。如果这就伟大了,那么,满世界的人都伟大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们的绝大多人在海滨浴场,见多了一丝不挂的裸女,没见谁会奋勇上前,学襄王赴巫山云雨之会。

标签: 柳下惠

更多文章

  • 刘邦杀了哪些功臣?刘邦杀功臣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刘邦剧照刘邦登基称帝时封了七个异姓王,但到头来都被刘邦接二连三的给杀掉了。对于这些与他同生共死同闯天下的“好兄弟”,一代帝王为何会下如此杀手?刘邦杀了哪些功臣?刘邦为什么要杀这些功臣?刘邦杀功臣有什么内幕?刘邦杀了哪些功臣?高帝五年,汉初刘邦称帝,有封王封侯者百余人,这些汉初

  • 汉景帝为什么被栗姬骂作"老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景帝

    说到汉景帝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是一位明君了,而且是大明君,但是这位皇帝也有比较尴尬的事情,话说在汉景帝在位时期,有一位叫栗姬的宠妃,但是却骂了一句汉景帝是”老狗“,我的天,就算是正常的夫妻也不能骂老狗啊,这何况还是皇帝啊,所以也有网友问了,不太明白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 罗生门是什么意思?关于罗生门的事件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罗生门

    罗生门一词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出戏,这个词出自日语,现在这一词通常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比如“巴中发生扶老人罗生门事件”、“贾静雯婚变罗生门事件”等。本意:&ldq

  • 古代宫刑是什么?历史上宫刑的由来和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宫刑

    导读:什么是宫刑?在古代中国,阉割术的渊源是相当久远的。有证据表明,至迟在殷商时代就有了阉割男性生殖器的意识与行为。当时的阉割术可能是将阴茎与睾丸一并割除的,秦汉时期的阉割技术已较为完备,并已经注意到阉割手术后的防风、保暖、静养等护理措施。当时施行阉割的场所称为"蚕室",《汉书*张安世传》颜师古注

  • 桃木剑辟邪镇宅有什么根据?桃木为什么能辟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桃木剑

    说起桃木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桃木取自桃树,又被称为“降龙木”、“鬼怖木”,在著作《山海经》中记载了神荼、郁垒二门神摘桃树树枝鞭打百鬼的故事,所以民间就出现了鬼怪惧怕桃木的传说,桃木辟邪的这一说法也就出现了。常见的桃木风水物品就是桃木剑了,它的地位非常

  • 《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金瓶梅

    说起绝世禁书《金瓶梅》相信很多人都对这本书有着浓烈的好奇心了。因为据看过的热说,看了这本书就停不下来了,有着浓烈的吸引能力。但是这本书是禁书,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到的,所以对于这本书就有着一定的神秘色彩了。那么关于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点,那么写下《金瓶梅》的作者到底是谁呢?“《王世

  • 中国传统婚俗理念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婚俗

    中国传统婚俗文化自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是经历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而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规范人们的婚姻行为,影响人们的婚姻意识,它的存在还与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以及当时环境下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婚俗理念经过中国几千年以来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婚俗理

  • 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直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曾四次巡视六国故地,其中三次都会见了徐福等方士以求长生不死之药,甚至派徐福率领3000童男童女赶东海神山求药。正是有长生不死的愿望,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秦始皇立后的进程。再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六国的后官佳丽也被送到秦官成为秦始皇的嫔妃,这些后官佳丽来自不同的地

  • 历史上项羽的名将龙且会败给韩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龙且

    龙且不仅是项王军中的一员大将,且是项羽麾下为数不多的猛士,自从跟随项羽叔侄起义以来,战功显赫,很受项羽的倚重。曾被封为大司马。在秦二世二年,秦国的将领章邯将齐国的田詹打败于临济,齐王遂求助于楚国,项羽率领龙且大败章邯于东阿。公元前205年,早就因为分封天下对项王不满的英布在随何的游说下,残杀了楚国的

  • 乾隆帝的皇后是谁?为何一个病死一个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帝

    说起乾隆皇帝,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很多反应清朝的影视作品中都是有提到这个皇帝的。乾隆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一生极为风流,在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故事就是因为乾隆的风流而引起的。乾隆真正的皇后有两位,还有一位是乾隆死后追封的,所以不算算不上是一名真正的皇后。在历史上乾隆的皇后都较为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