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雉为什么会成蛇蝎:都是刘邦自作自受

吕雉为什么会成蛇蝎:都是刘邦自作自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4/1/19 22:52:19

刘邦吕雉大二十多岁,当时只是沛县一名小公务员,不仅爱喝酒,还很好色,而且,他还有个非婚生的大儿子刘肥。从择偶的角度看,刘邦完全算不上优秀,可吕太公却很满意,任凭吕雉的母亲怎么哭怎么劝,就是不改主意。

吕雉也没有抗婚,而是乖乖地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婚后给刘邦生了一儿一女,对非己所生的刘肥也没有排斥、虐待,十足一个乖巧的小媳妇。甚至有一次陪刘邦在乡下务农的时候,有位过路的老伯口渴了,向她讨碗水喝,她也好心赠予,甚至还给老伯饭吃,老伯十分感动。这时的吕雉,既有善心,又很勤劳,一家的生活也平和安稳,完全看不到后期那个心狠手辣的样子。看来,没有谁生下来就狠毒,尤其是女人。

颠沛流离,受尽煎熬

公元前209年,刘邦得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朝将亡,自己实现抱负的机会终于来了,就杀了沛县县令,带着两三千人组成了反秦联军。

刘邦反秦,是一个人离开的。他把吕雉留在了老家,与父母、儿女一起生活。三年后,当他成了反秦的功臣,攻占关中的时候,也没有去想吕雉及全家,反而流连于咸阳的酒色之中。到后来他与项羽对抗,带了五十六万攻占项羽都城彭城的时候,刘邦也没有想到去安抚吕雉及家人,而是夺取了项羽的珍宝、美人,尽情享用。直到他在彭城惨败于项羽,才匆匆忙忙赶回二百里外的沛县去接老婆、老父亲和儿女,但是很不幸,除了儿子刘盈和女儿刘乐之外,吕雉和其余家属全部被项羽军队掳去作人质了。

更多文章

  • 张良智献一计:刘邦最终没敢废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良,智献,一计,刘邦,最终,没敢,太子,晚年,刘邦,宠爱

    晚年刘邦宠爱戚夫人,一度有废除太子的想法。惊闻于此吕后惶惶不可终日,最终问计于张良。张良智献一计,吕后趁此翻本,太子才得以继位。那么张良向吕后献的一计是什么?汉高祖刘邦从一个亭长(相当于派出所长兼邮政交通站长)开始发迹,直至称王称帝,一生中几乎没有啥越不过的坎儿。但刘邦在晚年,却遭遇到难以逾越的“四

  • 古代趣闻:御医行业 收入比太监还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趣闻,御医,行业,收入,太监,古代,医生,俗称,御医

    古代的医生俗称御医,御医并不好当,伴君如伴虎不说,薪水比太监还低。薪资待遇方面,太医院的院使月银三两,左右院判、七品御医均月银二两二钱,吏目、医士月银一两五钱(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二百五十)。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医士月给公费饭银一两五钱、米九斗。而一个普通太监月银二两,可见御医的俸银是偏低

  • 楚汉传奇:揭秘刘邦为何认“龙”做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楚汉,传奇,揭秘,刘邦,为何,amp,ldquo,rdquo

    据史料记载,刘邦出生于今天的江苏丰县,父亲刘太公和母亲刘媪都是地道的平民,没什么靠山,刘邦出生后就是他家的老三。少年时的刘邦在乡里的口碑还算不错,但是自从十几岁之后,刘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读书,整日游手好闲,在乡里寻衅滋事,不务正业,成了百姓心中典型的“地痞无赖”。可想而知,刘邦四十多岁时仍旧是

  • 揭秘:胜利者刘邦为何不被后人看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胜利者,刘邦,为何,不被,后人,看好,刘邦,汉朝,开国

    刘邦是大汉朝的开国皇帝,此人自从芒砀山斩白蛇起义以来,亡秦灭楚,遂有天下。这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英雄事迹经过史记、汉书等经典文章的传播,早已家喻户晓。不过有一点,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似乎对刘邦没有好感,即使那位南宋看起来婉约的女词人也把目光投向项羽,用一种近乎女汉子的声音,慷慨地宣布:生当作人杰,

  • 一箭双雕:破解曹操行刺董卓献刀连环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箭双雕,破解,曹操,行刺,董卓,献刀,连环,三国演义,曹操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究竟是不是一革命一保皇的关系?不是。法与儒只是他们表面的手段,实际都心存“异志”。曹操是先拟传矫诏,后挟持天子;刘备是先违规吸收外姓兄弟,后放弃宗亲刘协诏封的左将军、宜城亭侯等官爵,另作他图。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对两位篡逆者大书特书,还通过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 不要脸是种天分:刘邦和王莽谁更不要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不要脸,天分,刘邦,王莽,谁更,不要脸,一种,天分,未必,每

    不要脸是一种天分,未必每个人都具备。而且,这种天分必须细心呵护,否则真叫暴殄天物。这方面,王莽就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我认为王莽具备和刘邦一样的天才,就是脸皮厚得可以防弹,他本来可以像刘邦那样,做新朝的太祖,血食个几百年,然后被中国人永远当做成功的典范。可他竟把这天才给浪费了,以致成为千古笑料,真可惜

  • 揭秘:刘邦杀死大将韩信的真正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刘邦,杀死,大将,韩信,真正,缘由,韩信,功劳,确实

    韩信的功劳确实大,在刘邦与项羽对峙期间,韩信一口气扫平了赵国、魏国和燕国,成功的摧毁了项羽的后方。在垓下大决战中,韩信又将项羽死死的困在了这片地区之内,最后项羽走投无路,只能在乌江边自刎。客观的说,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缺一不可,刘邦的成功全仰仗这三个人。其中萧何和张良属于间接指挥者,而韩信是直接指挥

  • 揭秘宋朝是如何对流浪乞丐进行救助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揭秘,宋朝,如何,流浪,乞丐,进行,救助,如果,展开,清明上

    如果你展开《清明上河图》,仔细些看,可以在画中的城门外,找到三个乞丐,一个似乎是残疾人,坐在地上乞讨,另一个是孩童,还有一个是位老妇人。可谓很有代表性。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人口流动急剧,贫富分化悬殊,城市里出现大量流浪乞丐,是不必意外的事情。《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汴梁城清明时节的繁华市井风情,这时

  • 萧何为什么要自污来避免刘邦的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萧何,为什么,自污,避免,刘邦,清算,两军,交战,粮草,至关

    两军交战,粮草至关重要。留守关中的萧何集中力量进行粮草的筹集。萧何体谅百姓之苦,不忍心靠增加赋税来筹集军粮。他推出了垦荒扩种的办法,把狱中的犯人也带到山地开荒种上高粱、玉米,犯人垦荒超过十亩地可获减刑。萧何在农忙时节也下田耕种。关中城北的北峰山经过垦荒成为一个大粮仓,军粮筹集到了,萧何也嬴得了百姓的

  • 历史趣闻:司马迁是如何神化刘邦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闻,司马迁,如何,神化,刘邦,司马迁,神化,刘邦,首

    司马迁神化刘邦,首先是给刘邦父亲带个漂亮的绿帽,刘邦出生乃是刘母在梦中与蛟龙交合而生。想想也是挺厉害的,只是不知刘老汉知道后会不会跳出坟墓暴打司马迁呢。不过因为《史记》没被封,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他的后人们必定不反对,毕竟这是妥妥的“龙的传人”,没得跑,当然也就不会纠结自己究竟是什么动物的后代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