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疑点重重:隋炀帝杨广真的是弑父夺位?

疑点重重:隋炀帝杨广真的是弑父夺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76 更新时间:2024/1/1 12:19:37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的评价很糟糕,比如荒淫无度、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残暴不仁、奸诈虚伪,谋兄淫母、弑父夺位等等,总之又昏又暴,简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至于这些评价是否公正、客观,我们姑且不论,但隋炀帝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虚伪、炫富、败家,这些都不假。不过,隋炀帝谋兄淫母、弑父夺位这些事却疑点重重,颇有争议。

先看弑父夺位这件事,据《隋书》记载,故事大概如下:

公元604年,隋文帝仁寿四年,这一年的七月,隋文帝病入膏肓,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杨广跟自己的心腹杨素不时的沟通交流,那个时代没有微信、QQ、Emily,没法实现即时通讯,所以他们使用书信沟通。不料,杨素汇报给杨广的一封信被阴差阳错的送到了隋文帝的手上,而此信的内容正是关于隋文帝扛不住一命呜呼后他们该如何应对。

隋文帝看完后勃然大怒,而更巧合的是,他的宠妾宣华夫人此刻向他控诉太子杨广欲对她非礼。隋文帝更加怒无可恕,“畜生,叫我怎么放心把大事托付给你”。于是隋文帝令柳述元岩去召见前太子杨勇,准备让他继承皇位。

杨素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与杨广商议对策。杨素伪造圣旨,逮捕柳述、元岩,将自己的心腹张衡派到宫里服侍隋文帝,又派亲信宇文述等控制现场。而就在当晚隋文帝驾崩了,一时间宫廷里流言四起、议论纷纷。

这就是隋炀帝弑父、淫母夺位的过程,套路很深,疑云密布。

这是其一,虽然那个时代通信不发达,但杨广和杨素都在宫内,为什么非要用书信往来?互相炫耀文采?就算再忙,当面沟通不比书信来的更好?当然有人说为了掩人耳目,隔墙有耳,怕人偷听,所以书信往来,但书信往来证据不是更容易保留吗?

其二,这么重要的书信又怎么会误送到隋文帝手里?这非常可疑,难道送书信的是隋文帝的卧底?

其三,宣华夫人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这也太巧了,巧合的就像精心设计的局一样。

其四,隋文帝究竟是自己病死的,还是被张衡谋杀?无记载。如果是,是他自己自作主张?还是有人指使?如果指使,谁指使的?

其五,隋文帝派柳述召见杨勇,为什么又会被杨素知道?而此刻隋文帝明明知道杨素是杨广的人。当然这点可以说柳述其实是杨素的人,是杨素的卧底。好多卧底,简直就是使徒行者。

其六,杨广已经是太子了,他有必要那么猴急吗?还去调戏他父亲的女人?当然有人说,隋炀帝本来就荒淫无度,看到美丽动人的宣华夫人,一时间色胆包天,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不过总的来说杨广弑父夺位这个故事疑点重重,不仅历史记载的含糊其辞,而且逻辑也不通,让人不能信服。

那么,隋炀帝到底是不是正常得位?按道理太子之位应该是嫡长子杨勇的,但最后当太子的却是杨广。杨勇为何被废?这是杨广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吗?

让我们回到“案发现场”,回到公元600年前后。

公元599年,丞相高颎(jiong)下台,公元600年10月,太子杨勇被废,同年11月,次子杨广被立为太子,次年,杨素升职为丞相。高颎和杨勇双双倒台,杨广和杨素双双上台,高颎和杨勇是儿女亲家,他是杨勇的心腹,杨素是杨广的心腹。一目了然,杨勇被废和杨广上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的说法是因为杨勇不成器、吊儿郎当、贪念女色、骄奢淫逸,而杨广却勤俭节约、虚心好学、不近女色,于是杨广博得父母的欢心,杨勇被废。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一个人是他们的老妈、隋文帝的老婆独孤皇后。

标签: 疑点重重隋炀帝杨广真的弑父夺位隋炀帝杨广

更多文章

  • 商朝国君武乙射天的故事 武乙真是被雷劈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朝,国君,武乙射,故事,武乙,真是,雷劈死,劈死,商朝,国

    商朝国君武乙武乙是商朝的国君,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147年到公元前1113年,总共三十五年。是商朝的第二十八代君主,在那个凡事都要占卜、祈祷的年代,巫教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可以说巫教与王室的政治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巫教的意志决定着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君主的意志要服从巫教的意志,所以武乙非常不爽

  • 对文德皇后的评价:文德皇后贤德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德,后的,评价,皇后,贤德,故事,哪些,文德,皇后,是什么

    文德皇后是什么样子文德皇后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妻子,也是我们常说的长孙皇后。那么,文德皇后是什么样子?在李世民执掌朝政的时候,又为李世民做了哪些事情呢?文德皇后剧照据历史资料记载,文德皇后生的一副十分娇好的面容,身材是也很出众。作为隋朝大将军长孙晟的女儿,自幼又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因此,受到了唐太宗李世

  • 晚唐奇葩政治:谁当皇帝?宦官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晚唐,奇葩,政治,谁当,皇帝,宦官,说了算,宦官,中国,封建

    宦官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怪胎。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帝为了杜绝后宫淫乱,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洁,灭绝人性地将俘虏、囚徒阉割后充役后宫。这就是宦官的始俑。宦官因为服侍、管理后宫,身处近水楼台,接触皇后嫔妃及幼年皇帝,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得以进入帝国中枢。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利益的诱惑,不但促成了宦官阶层的迅

  • 高力士和杨贵妃 高力士为何劝明皇赐死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力士,力士,杨贵妃,为何,劝明,皇赐,高力士,力士,杨贵妃

    高力士和杨贵妃说起高力士和杨贵妃,你心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是一代宠妃和一朝奸臣?或者还有野史中所说的,这两人之间,在唐皇眼前,有什么奸情?依我看,这倒不必然。杨贵妃剧照众所周知的,高力士是个太监,我相信太真娘娘眼光再低也不会这样委屈自己吧!想想那“红尘一骑妃子笑”,对食物要求都这么高,何况是男人

  • 西游记中玉面狐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游记,中玉,狐狸,真实,身份,是什么,西游记,玉面,狐狸

    西游记玉面狐狸玉面狐狸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人物,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拍古典名著的浪潮,所以《西游记》也被拍成了电视剧和大家见面,当时这部电视剧也是一时风头无两,因为拍摄时间的问题,还被分为上下两部,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央视版《水浒传》中的玉面狐狸而西游记玉面狐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许多观众所熟知的

  • 魏晋:一个看脸和斗富的年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晋,一个,看脸,斗富,年代,爱美,人的,天性,古今中外,莫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但历史上的魏晋对美的追求可谓疯狂,那是个看脸的时代,唯美是那个时代的风尚。《世说新语·容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曹操当了魏王后,有一次匈奴使节来访,估计曹操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就让崔琰当自己的替身,去接待匈奴使节。据史书记载崔琰是“声姿高扬、眉目疏朗”,个子高

  • 与戚继光齐名的名将俞大猷 俞大猷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戚继,齐名,名将,俞大,怎么,死的,说到,戚继,大家,肯定

    说到戚继光,大家肯定都是“啊,那个抗倭名将”,若是说到俞大猷,大家脑袋里出现的肯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或者只觉得挺熟的好像在哪儿听过。但是大家对他更多的了解,相信除了历史学家或则对那段历史有所耳闻的朋友,一般人是没有的。时间是残忍的,人心也是残忍的,自古以来有许多为这片土地做过贡

  • 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 抗倭名将俞大猷有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俞大,为什么,没有,戚继,出名,抗倭,名将,儿子,戚继,俞大

    戚继光与俞大猷两人并称“俞龙戚虎”,甚至从这个称号上来看,俞大猷为龙,戚继光为虎,龙比虎贵,俞大猷在当时应该是比戚继光更为勇猛的大将。他们两个一个海上,一个陆地,一个骁勇善战,一个智谋广远,同样深得百姓拥护,同样让倭寇闻风丧当,而与倭寇斗争最长,对倭寇打击最大,同时也是戚继光老师的俞大猷,理应受到与

  • 刘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敢和和珅对着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墉,一个,怎么样,为什么,不敢,和和,对着干,刘墉,这个

    刘墉,这个被民间百姓,亲切叫做“宰相刘罗锅”的人,历来都是戏剧作家关注的焦点。他是现在电视剧编剧,最喜爱的乾隆朝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纪晓岚和和珅。电视剧中的刘墉,被编剧们塑造成一个驼背大臣,和和珅忠奸对立,水火难容。发生的几次碰撞,让观众看的很是满足。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刘墉,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留下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留下,谜团,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著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节选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表面下,作者更是暗藏玄机,在画面中埋藏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另这幅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