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书中记载的牧野之战

史书中记载的牧野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04 更新时间:2024/3/15 2:25:45

牧野之战的战斗经过,《逸周书·克殷解》有简单的描写:

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即纣)从。武王使尚父(即吕尚)与伯夫(即百夫长)致师(谓单车挑战)。王既誓(宣誓,即《书尚·牧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商辛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于火。

这里说,作战前,先使吕尚和百夫长“致师”。“致师”是单车驰近敌方“致其必战之志”,这在春秋时还很流行,可能起源很早。这里又说,开战时,只是“以虎贲、戎车驰商师”,该是事实。这时武王统率到牧野的军队,主力就是戎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

韩非子·初见秦》和《战国策·秦策一》都说:“武王将素甲三千(《战国策)“三千”下有“领”字),战一日,破纣之国,禽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素甲三千”就是“虎贲三千人”,“战一日”就是甲子日从早到晚打了一天。当然,在这场大战中,除了“戎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作为主力以外,也还有西方八国之师,看来数量也是不多的。

《史记·周本纪》说周的方面诸侯来会的有车四千乘,而商的方面发兵七十万抵拒,都不免是夸大之辞。《韩非子·初见秦》和《战国策·秦策一》说纣“将率天下甲兵百万”,“以与周武王为难”,同样是夸张的说法。商在牧野的军队人数,确是大大超过周的军队。《诗经·大雅·大明》说:“殷商之旅,其会(“会”通“於”,旌旗)如林,矢于牧野。”但是不可能多到几十万到百万,这是战国时人用当时战争情况附会的产物。

殷之所以兵多而不堪一击,首先是由于殷贵族生活奢侈腐化,沉迷酒色,政治腐败,重用所谓“暴德”、“逸德”的人,对人民十分暴虐,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以致军队在战场上倒戈而拥戴周武王。《国语·周语上》记祭公谋父说:“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墨子·明鬼下》也说,牧野之战,殷人“众畔皆走(“皆”原误作“百”,从王引之改正),武王逐奔人宫”。这时殷的军队早已丧失斗志,确是如武王《太誓》所说“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引)。

其次是由于殷朝长期对四方夷戎部族的掠夺,和四方夷戎部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仅这时西方八国随从武王伐商,参与牧野之战;而且西北戎狄早已进据中原,东方夷族也早已“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后汉书·东夷传》),使得殷的统治地盘缩小很多,只有黄河以北的京畿和黄河以南的“南国”,因而军事力量大为削弱。特别是和强大的东夷连年战争,力量消耗很大。所以春秋时人说:“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叔向语),“纣之百克而卒无后”(《左传·宣公十二年》记栾武子语)。

同时,殷和周围方国之间也存在严重矛盾。殷不仅成为不少方国有罪的贵族逃避之所,还成为逃亡奴隶的会集之地。因此这些方国的国君都要讨伐殷王纣。春秋时楚国芋尹(官名)无宇就指出:“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死焉(杜注:“人欲致死讨纣”)。”周就是利用这个矛盾,号召诸侯联合讨殷的。

同时,殷和周围方国之间也存在严重矛盾。殷不仅成为不少方国有罪的贵族逃避之所,还成为逃亡奴隶的会集之地。因此这些方国的国君都要讨伐殷王纣。春秋时楚国芋尹(官名)无宇就指出:“昔武王数纣之罪,以告诸侯曰:‘纣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故夫致死焉(杜注:“人欲致死讨纣”)。”周就是利用这个矛盾,号召诸侯联合讨殷的。

孟子·滕文公下》说:“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所谓“伐奄三年讨其君”,是周公东征的事。所谓“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是武王的事。这个飞廉,就是《秦本纪》所说善走的蜚廉,“蜚”、“飞”古声同通用。当是飞廉向东撤退,周师乘胜追击,直追到海边才杀死的。可以想见,杀死有力的恶来和善走的飞廉,是经过激烈战斗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周时期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早的时代,周武王在孟津会盟八百诸侯强渡黄河,八百诸侯自九州之地而来,若非有车马战船,自不可能轻松攻破殷商的朝歌城。车马战船就需要畅达的道路交通,才能提高攻战的效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过去对中国的陆地地形有个说法:“八山一水一分田”,什么

  • 历史上第一个参战的女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人们往往会想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其实在历史当中花木兰并不是第一个上战场的女孩子,说起历史的第一位女将军,她叫妇好,是商朝商高宗的妻子,也是皇后。在古代,女孩子都遵从父母之言去相夫教子,但妇好刚刚就是一个与之相反的人,她武艺超群,力大无比,同时又熟知兵法,能够在战斗中运用

  • 鬼谷子真的这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俗话说,时势造就英雄,在战国时期这一个乱世的时代,出现了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显得更加的传奇,一生的荣耀无数。在战国时期,很多知名人物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师傅,那就是鬼谷子。历史上对鬼谷子的记载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人怀疑这个人真实的存在。有人说他是穿越者中的一位,但是据仅有的史料记载。其实是一

  •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春秋和战国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这是中国历史朝代歌中的前四句。回顾整个东周历史,历史学家通常将其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一般来说,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种

  •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 最后却晚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在大臣鲍叔牙的辅佐下取得成功继国君位。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

  • 姜子牙为什么被称为百家之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姜子牙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而大多数人所熟悉的还是《封神演义》当中的那个肩负封神大业的姜子牙。但不管是真实的姜子牙还是小说的姜子牙,在后世人眼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甚至姜子牙还被认为是百家之祖。由此可见姜子牙的地位的确是非常高的,那为什么姜子牙会被称作是百家之祖呢?姜子牙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贡献,他对后

  • 管仲当初差点就杀了齐桓公 齐桓公后来为什么还称他为仲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齐桓公因为其卓越的功绩被誉为春秋五霸之首,众所周知,齐桓公的成功离不开管仲的扶持,在管仲的出谋划策之下,齐国才能够在纷乱的春秋诸侯之中脱颖而出,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但是,在齐桓公未登记之前,管仲与齐桓公可是两个派系的,并且齐桓公差点死在管仲的手上。齐僖公去世之后,留下了三个儿子,一个

  • 齐桓公叫什么 小白是真名还是外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齐桓公叫小白,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齐桓公叫小白的这个问题,一起来了解下。因为齐桓公名:小白,所以有小白一称。齐桓公的别称还有:齐桓公、公子小白、齐侯。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

  • 春秋首霸为什么是齐桓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春秋首霸是齐桓公?齐桓公何德何能能够成为春秋首霸呢?一起来看下文。春秋时期,豪强林立,各个大人物们盘踞一方,形成自己的势力。互相争斗,互相算计,为了最终的成功,一直坚持着不断的努力着。可是吧,大家的领地差不多,手下的人口也差不多,甚至谋士的数量都相差无几。于是乎,前前后后十几年,打了不少仗,也

  • 齐国时期一共有两个齐桓公 一个妇孺皆知 另外一个却鲜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西周初期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氏齐国和田氏齐国两个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位于今天山东省大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