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甲午战争的损失

甲午战争的损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17 更新时间:2024/6/5 20:22:26

甲午战争的损失

1894年丰岛海战爆发后,日本按照海外扩张计划开始进军清。那时候的中国正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封建大帝国似乎要焕发光彩,而日本历经明治维新,正交叉着进行两次工业革命,资源匮乏的岛国早已对地广物博的中国虎视眈眈,两国对战一触即发。

甲午战争剧照

众所周知,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民族英雄邓世昌正是在其中的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最后两国对战的威海海战更是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告终,因此甲午战争损失最大的国家莫过于战败的中国了。比起日本,投入数倍兵力的清军阵亡人数是31500,而日军的阵亡人数则是1132,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军事实力的悬殊对比。中国因战事不仅损失了北洋水师共30余艘的全部大小军舰,还因为战后赔款以及赎辽费需要耗费2亿3千万两的白银。而日本的甲午战争损失除了一小部分兵力外就没有多少了,因为其在战争损失的经费被中国的赔款填补了还有余,除此之外,日军在战中获得的各色军用物资以及其他粮食等物资价值1亿多日元,是当时日本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25倍,所以甲午战争损失跟日本几乎不沾边。

对于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最根本的原因莫过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了。本来北洋舰队的装备并不先进,战前急需购置新装备,然而为了庆祝慈溪的六十大寿,海军经费就被挪用了很大一部分,最终北洋舰队的购置费用仅仅占了清政府20年财政收入的2%左右,叫那些用生命去奋战的清军情以堪。

甲午战争的结果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日益衰败,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领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渡。在平静一段时间后,中国又再一次爆发了战争,甲午战争。那么甲午战争的结果如何,甲午战争为何会取得这样的结果?从甲午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是一场源于日本阴谋而刻意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近九个月,最终以日本胜利、中国战败为最终结果。

在鸦片战争后,虽然使得中国国力变得衰弱,但却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政府对军事上的大力投入,使得清朝军队战斗力明显变强,那么为何甲午战争仍然以中国的失败为结局呢?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后,可以得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如下三个。

第一、对战双方对于甲午战争的准备情况不同。日本为了甲午战争的发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为此日本天皇还带头对日本的军事投入进行了捐赠,而反观中国,清政府建立了北洋舰队,以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后开始缩减对于军事的拨款。

第二、对战双方的武器对比不同。日本为了能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在军舰的制造以及维护上投入巨大,而中国的北洋战舰年代久远,又没有得到必要的保养从而老化。

第三、对战双方的战斗决心不同,日本是抱着一定要取胜的决心参加甲午战争,而中国却还在指望列强们的调停。

从甲午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中国急需变革的现状。

甲午战争中的丁汝昌

甲午战争丁汝昌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甲午战争期间,丁汝昌的英勇抗敌事迹。丁汝昌本来是淮军的将领,后来因为对朝廷的不满而退隐还乡。他归隐这段时间也在不断考虑自己的将来该走向何方,鸿章此时是总督,于是他就决定投靠李鸿章。

丁汝昌画像

李鸿章也比较看中丁汝昌的能力,在丁汝昌被打发去西北保卫边疆的时候,李鸿章则说出丁汝昌生病不能前往的谎言,以此来留住丁汝昌。后来,李鸿章认命丁汝昌为北洋海师的将领,在中日甲午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李鸿章命丁汝昌护送海上援兵前往丰岛抵抗日军,在黄海地区展开了黄海大战。在斗争中,丁汝昌也身受重伤,北洋水师已是伤痕累累,李鸿章认为这与丁汝昌的失误有很大关系,因此就宣布丁汝昌被革职。

更多文章

  • 秦始皇陵一号坑在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陵,一号,在什么,位置,秦始皇陵,一号,在什么,位置

    秦始皇陵一号坑在什么位置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1974陕西省农民因为干旱要打井,在打井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我国考古学家在初次发现兵马俑的地点进一步进行勘察和研究,最终确定了兵马俑一号坑的位置,并成功将其挖掘出来。秦始

  • 司马光的诗作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光,诗作,赏析,司马光,诗作,赏析,北宋,一代,名臣,除

    司马光的诗作赏析北宋一代名臣司马光除了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外,其在文学上的才能也是不容小觑的。司马光在闲暇之余写下了大量的文学著作,体裁多样,文风严谨而优美。除却一些历史典籍以及散文外,司马光在诗歌写作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客中初夏》司马光一生博闻多识,笔耕不辍,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较为著

  • 助纣为虐的申公豹死后为什么能够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助纣为虐,申公,死后,为什么,能够,封神,封神演义,申公,里

    封神演义申公豹在封神演义里面,申公豹无疑是一个非常出彩的角色。在里面,周王姜子牙是正义,所以纣王申公豹就是大反派。为什么正义呢?因为纣王的统治大逆无道,民不聊生,应该被诛之。可是事实上来看,如果论述这正统的思想,纣王是统治者,而姬发他们不过是反贼而已。因此,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申公豹为正统卖命,兢

  • 解析三国袁术称帝为何只有短短两年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解析,三国,袁术,为何,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三国,袁术

    三国袁术三国时期,袁术因为讨伐董卓出名,之后袁术与袁绍对立,但被袁绍曹操联军大败,之后袁术在建安二年的时候获得玉玺称帝,但是袁术无治国之方,让当时的江淮地区民不聊生,众叛亲离的袁术最终被吕布曹操所击迫,吐血身亡。三国演义袁术剧照袁术是名门子弟,是东汉世家的后人,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

  • 刘备入蜀为什么没有要求诸葛亮随行参赞军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入蜀,为什么,没有,要求,诸葛亮,随行,参赞,军机,刘

    刘备要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诸葛亮才见他,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刘备见到诸葛亮,两人有一番谈话,诸葛亮说:曹操已经强大,暂时不可以和他争锋,孙吴政权已历三世,只能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吞并它。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而刘表却不能够守住,这是上天用来资助刘备的。西川是个天险之地,刘邦

  • 三国孙策简介 孙策大战太史慈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孙策,简介,大战,太史,故事,孙策,简介,历史,河中

    孙策简介在历史长河中,与蜀、魏并称三国的吴国,它的统治者是孙氏一族的孙权,而孙策是孙权同父同母的哥哥。孙策的父亲孙坚的长子,其母为吴氏,舅父吴景曾为丹阳太守。孙氏一族在没有成立吴国之前,族长孙坚是长沙太守,因此孙策死后,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其为长沙恒王。孙策剧照孙策的一生,说实话,没有多少享受,却有

  • 治理黄河 建立夏朝的统治者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治理,黄河,立夏,统治者,什么,夏朝,姓氏,追踪,源流,启建

    夏朝姓氏追踪源流:启建立夏朝,终结于桀。是启,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继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启就向它进攻,有扈部失败,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确定君主世袭的局面。那么夏朝的统治者姓什么?夏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

  • 牧野之战结果和影响是什么?战争时间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牧野,之战,结果,影响,是什么,战争,时间,一年,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上古时期,周举兵灭商的一次决战。武王在姜太公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使得国富民强。之后,他率领军队讨伐无道的昏君商纣,在牧野大败商军。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

  • 封神榜魔家四将的师傅是谁 魔家四将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封神榜,魔家,师傅,怎么,死的,封神榜,魔家,版本,几乎,人

    封神榜魔家四将老版本的封神榜几乎人人都看过,并且封神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几乎都是童年的记忆。因为老版封神榜里的神话历史人物,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内心当中。封神榜从头到尾,想必大家的记忆依然是非常清晰的,其中封神榜当中的魔家四将,相信大家仍然记忆犹新。相信一提起魔家四将,大家一定会想起他们四个手

  • 难道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难道,历史上,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很多,人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东吴一代名臣诸葛恪被杀死的原因,除了他本人骄傲自负这个原因外,还源自孙峻与孙亮那滴水不漏的计划。事情真的就是如此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了吗?难道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了吗?在笔者看来,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至于为何,且听分析。东兴大捷以后,诸葛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