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立下的第一功竟是抢刘备的?

诸葛亮立下的第一功竟是抢刘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3/12/12 12:22:50

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博望坡竟然是抢刘备的。而刘备征黄巾的 “围师必阙”则计出朱儶《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初出茅庐为刘备所出第一计,它既挫败了曹操欲消灭新野刘备的企图,又树立和巩固了诸葛亮在刘备营中的地位,表现出卧龙先生那种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的思想性格,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之一。

作者在此还专门用了一首后人诗来称赞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这也可见这一仗对诸葛亮的重要性。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根本就不曾火烧博望坡。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载:火烧博望坡一事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时,却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火烧博望坡之时,孔明尚在隆中高卧,岂能去新野指挥军队火烧博望坡呢?那么,真正火烧博望坡的指挥官是谁呢?是刘备。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李典传》中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

综合史料的情况分析:刘备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投奔刘表之后,刘表对刘备虽然不加重用,但也算是厚待,给了他一些军队,让刘备驻扎在新野,看守荆州的北大门。曹操闻讯后,立即派大将李典和夏侯惇在博望与刘备对垒,后来,刘备设下伏兵,先自烧博望,佯装被战败逃,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对缓解荆州的紧张局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之后曹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荆州的刘表、刘备也得到了六年的喘息机会。

这也是刘备为数不多的打败曹操的战例之一。这个历史故事后来的移植,不完全怪罗贯中,这又是民间艺人们的杰作。估计在元代之前这个故事的主角就已经变成了诸葛亮。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就是在之前民间艺人改编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只不过到了罗贯中的笔下,这个故事写的更加精彩。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关羽张飞对刘备屈尊“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颇有微词,“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加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加入刘备阵营后,除了联吴抗曹做了一回说客之外,基本上在荆州数年时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很难满足民间艺人赞颂诸葛亮的愿望。所以也就顾不得历史上原本火烧博望的功劳是刘备而非诸葛亮了。

要说罗贯中在处理火烧博望这个情节时还是有一番考虑的,并不是为了烘托诸葛亮而完全不顾刘备。历史上的刘备创业初期历经坎坷,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见《三国志•先主传》)著称,但军事指挥则是水平低劣。《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傅子》中丞相掾赵戬说刘备“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三国志•陆逊传》中陆逊也评价刘备:“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都能说明刘备军事才能之差的在当时已是有目共睹,就这么一次火烧博望的胜利还被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罗贯中可能有点于心不忍,所以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出现了一个刘备建议的“围师必阙”情节。

更多文章

  • 曹操手下哪位将军16岁就当上了中郎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手下,哪位,将军,16岁,上了,中郎,其实,讲到,李典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

  • 诸葛亮为什么会被司马懿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会被,司马懿,活活,气死,说穿,诸葛亮,的死

    “说穿了,诸葛亮的死,和周瑜、王朗一样,最终都是死于一个‘气字。由于心理失控,以致顽疾缠身,只不过他心理失调的过程比周瑜、王朗长一些罢了。”而这个能气死诸葛亮的最大凶手当然就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不乱之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阳,公主,辩机,和尚,不乱,之恋,唐太宗,第十七,高阳,公

    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岁,却已经是有夫之妇,老公就是宰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但高阳公主不喜欢赳赳武夫的老公,而喜欢文采风流的儒雅之士。某日,公主和丈夫带领大批随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打猎,人喊马嘶,闹了大半天,公主乏了,刚好旁边有一座小小的僧舍,公主毫不客气地就前去打扰。没想到迎接公

  • 曹操手下堪比诸葛亮的四大谋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手下,堪比,诸葛亮的,诸葛,亮的,四大,谋士,因为,一

    因为一本三国演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成了军师、谋士的象征性人物,但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加上武功超强的张、关、赵、马、黄等猛将为何最终没能帮助刘备统一天下呢?而是让天天上当受骗,满地逃跑的曹操占了先机,最终由他所创建的军团实现了一统中国的大业(曹魏是灭了,但那只是政变,实际上最终三国还是曹魏的军队笑到了最后

  • 诸葛亮让蜀国衰亡的一个致命弊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蜀国,衰亡,一个,致命,弊端,是什么,司马光,陈寿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正史对诸葛亮的肯定,简单地说是他的清高、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为国捐躯以及他治理四川的认真和严明。诸葛亮

  • 三国中的十大女强人都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中的,十大,女强,人都,别是,自古以来,人们,常用,一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一决雌雄等词语来轻视女性,然而却不能忘记历史上也有花木兰、穆桂英之类的女中豪杰。《三国演义》中女性虽然出镜比例不高,但比起《水浒》中要么男人婆如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之辈,要么淫娃荡妇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之流的女性形象来说,《三国演义》还是要丰富得多。其中就包括这些女强人的形象

  • 三国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千年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年的,历史上,蒋干,虽有,曹操

    历史上的蒋干虽有负曹操之托,但未失名士之风。《三国演义》诬蒋干盗书,且将其刻划为一被人捉弄的小丑形象,虽增加了文学效果,却使其斯文扫地,实在是一起影响千年的大冤案。 蒋干,在《三国演义》里,是曹操帐下幕宾。人物不大,在赤壁之战中却举足轻重。战前两次自告奋勇过江去游说周瑜和打探虚实,两次被周瑜巧妙利用

  • 是谁以死相逼拒绝了曹操的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死相,逼拒,绝了,曹操,封赏,他帮,曹操,统一,北方,却为

    他帮曹操统一了北方,却为怀念旧主拒绝曹操的封赏,甚至以死威胁 曹操一生爱才重才,对人才的封赏也从来不吝啬。可是,有一位叫田畴的官员,自己明确表示不愿意当官,官再大也不当。朝中大臣包括曹丕都同意人家不当就算了,为啥曹操还要追赶着热脸贴田畴的冷屁股,硬要封赏田畴呢?他帮曹操统一了北方,却为怀念旧主一生拒

  • 刘备为什么会被人嘲讽是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什么,被人,嘲讽,伪君子,刘备,江山,不是,出来,网

    刘备的江山真不是哭出来的,被网友讽伪君子都怪罗贯中帮了倒忙 近年谈论三国的人越来越多,刘备和曹操作为三国中的两大主要人物自然成了人们评论的焦点。但不难发现当今许多网友都喜欢贬低刘备,抬高曹操,对刘备多是讥讽和不屑。什么刘备是伪君子,没本事只会哭,根本不是英雄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问题还是在《三国

  • 诸葛亮与曹操相比谁才是三国最出色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曹操,相比,才是,三国,出色,丞相,通观,诸葛亮,曹

    通观诸葛亮与曹操两人的事迹,子将认为:孔明言过其实,至多仅是一过人的谋士;曹孟德才真为帅才。 事先声明:子将一向对诸葛亮之人品深表敬佩。 《三国》之中,最知名的两位丞相,莫过孔明与曹孟德了。此二人均以谋略著称,不过“鞠躬尽瘁”的孔明名声要比“汉贼”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