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手下哪位将军16岁就当上了中郎将

曹操手下哪位将军16岁就当上了中郎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71 更新时间:2024/1/23 21:40:46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

吕布突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当然是吕布拉拢的对象。就派出薛兰李封试图招降李乾,李乾不从,遂为薛李二人所杀。当时的兵马是父死子继,李乾死后,李典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其父所率领的数千部曲的领袖。

曹操也许在当时就已经看出了李典的才华,令李典整理军队,和曹操一起攻击薛兰,李封。大破薛李的军队,并击退吕布的援军。后因跟随曹操平定兖州有功,任中郎将,离狐太守。当时李典最多只有十六岁(杀薛李时是195年,逍遥津战役是215年,李典死时36岁,即使逍遥津战役后马上就死,他当中郎将的时候也最多只有16岁)。即得此高位,可以推断出所立功并不小。 后曹操攻击袁谭袁尚,李典和程昱负责运军粮,当时走的是水路。

袁尚既派高蕃率军驻守在河上断绝水道。运输队不得过,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李典水路走不通就走陆路。高蕃大概是看到对面的只是曹军的运输队,没有放在眼里,又有地利,防备比较松懈。李典由此看出了敌军有可乘之机,认为敌军自峙地利,防守松懈,装备少,攻之必破。

说服程昱及其他将领渡河进击高蕃,大破之,打通了通往曹军主力的水路。按年份算,当时李典也就是二十出头一点,有此胆色,有此敏锐的观察力,可以说已是良将之才。 在演义中有一场著名的博望坡战役,而历史上确实是有这么一场作为原型的战役,不过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刘备,这场战役里面获胜的是刘备军。但可以说,如果领兵的是李典而不是夏侯淳,获胜的也许是曹军。

刘备北侵,李典跟随夏侯淳对付刘备。刘备见大军到,遂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淳领兵追袭,李典看出其中有诈,劝道:“賊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夏侯淳以及曹营里著名的另一位智将于禁却都看不出如此浅显的道理,想是恃着兵多,以为可以用大石压死蟹的方式把刘备军打垮,傻乎乎的就猛追了下去。于是毫无悬念的就中了埋伏,最后还是李典带着兵去把夏侯淳救出来。

在曹操军攻击乌丸的时候,高干叛变,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这对搭档第一次有记载的合作,曹操派李乐二人攻击高干,二人包围壶关城直至十一月曹操亲自出阵。 第二年八月,这对搭档再度出击,东征海贼管承,大破之,管承逃入海岛。 由于数次立功,李典升迁为捕虏将军,后迁破虏将军。

到后期,李典被曹操派到合肥,与张辽,乐进一起率七千多人镇守合肥,防御孙权,曹操自己就跑去了打张鲁。老实说这七千多人实在是少了点,也太看不起东吴的实力了,以这三人的身价和东吴的威胁少说也得给个三五万的。大概曹操是想着自己刚刚攻打完孙权,孙权不敢妄动的原因吧。

可惜曹操前脚刚走,孙权后面立马拉了十万人就把合肥给围了。面对此危机,张辽认为等得援军到,合肥也守不住了,应该主动出击。虽然李,乐,张从来就不和(还有个于禁,张,于,乐三人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但李典却没有拘泥于私仇,慷慨激昂的说:“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他这样说,看来仇还是挺深的)遂与张辽精选八百人,攻击吴军,一度逼退东吴军。

标签: 曹操手下哪位将军16岁上了中郎其实讲到李典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会被司马懿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为什么,会被,司马懿,活活,气死,说穿,诸葛亮,的死

    “说穿了,诸葛亮的死,和周瑜、王朗一样,最终都是死于一个‘气字。由于心理失控,以致顽疾缠身,只不过他心理失调的过程比周瑜、王朗长一些罢了。”而这个能气死诸葛亮的最大凶手当然就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 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不乱之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阳,公主,辩机,和尚,不乱,之恋,唐太宗,第十七,高阳,公

    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岁,却已经是有夫之妇,老公就是宰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但高阳公主不喜欢赳赳武夫的老公,而喜欢文采风流的儒雅之士。某日,公主和丈夫带领大批随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打猎,人喊马嘶,闹了大半天,公主乏了,刚好旁边有一座小小的僧舍,公主毫不客气地就前去打扰。没想到迎接公

  • 曹操手下堪比诸葛亮的四大谋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手下,堪比,诸葛亮的,诸葛,亮的,四大,谋士,因为,一

    因为一本三国演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成了军师、谋士的象征性人物,但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加上武功超强的张、关、赵、马、黄等猛将为何最终没能帮助刘备统一天下呢?而是让天天上当受骗,满地逃跑的曹操占了先机,最终由他所创建的军团实现了一统中国的大业(曹魏是灭了,但那只是政变,实际上最终三国还是曹魏的军队笑到了最后

  • 诸葛亮让蜀国衰亡的一个致命弊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蜀国,衰亡,一个,致命,弊端,是什么,司马光,陈寿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正史对诸葛亮的肯定,简单地说是他的清高、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为国捐躯以及他治理四川的认真和严明。诸葛亮

  • 三国中的十大女强人都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中的,十大,女强,人都,别是,自古以来,人们,常用,一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一决雌雄等词语来轻视女性,然而却不能忘记历史上也有花木兰、穆桂英之类的女中豪杰。《三国演义》中女性虽然出镜比例不高,但比起《水浒》中要么男人婆如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之辈,要么淫娃荡妇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之流的女性形象来说,《三国演义》还是要丰富得多。其中就包括这些女强人的形象

  • 三国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千年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年的,历史上,蒋干,虽有,曹操

    历史上的蒋干虽有负曹操之托,但未失名士之风。《三国演义》诬蒋干盗书,且将其刻划为一被人捉弄的小丑形象,虽增加了文学效果,却使其斯文扫地,实在是一起影响千年的大冤案。 蒋干,在《三国演义》里,是曹操帐下幕宾。人物不大,在赤壁之战中却举足轻重。战前两次自告奋勇过江去游说周瑜和打探虚实,两次被周瑜巧妙利用

  • 是谁以死相逼拒绝了曹操的封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死相,逼拒,绝了,曹操,封赏,他帮,曹操,统一,北方,却为

    他帮曹操统一了北方,却为怀念旧主拒绝曹操的封赏,甚至以死威胁 曹操一生爱才重才,对人才的封赏也从来不吝啬。可是,有一位叫田畴的官员,自己明确表示不愿意当官,官再大也不当。朝中大臣包括曹丕都同意人家不当就算了,为啥曹操还要追赶着热脸贴田畴的冷屁股,硬要封赏田畴呢?他帮曹操统一了北方,却为怀念旧主一生拒

  • 刘备为什么会被人嘲讽是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什么,被人,嘲讽,伪君子,刘备,江山,不是,出来,网

    刘备的江山真不是哭出来的,被网友讽伪君子都怪罗贯中帮了倒忙 近年谈论三国的人越来越多,刘备和曹操作为三国中的两大主要人物自然成了人们评论的焦点。但不难发现当今许多网友都喜欢贬低刘备,抬高曹操,对刘备多是讥讽和不屑。什么刘备是伪君子,没本事只会哭,根本不是英雄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问题还是在《三国

  • 诸葛亮与曹操相比谁才是三国最出色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曹操,相比,才是,三国,出色,丞相,通观,诸葛亮,曹

    通观诸葛亮与曹操两人的事迹,子将认为:孔明言过其实,至多仅是一过人的谋士;曹孟德才真为帅才。 事先声明:子将一向对诸葛亮之人品深表敬佩。 《三国》之中,最知名的两位丞相,莫过孔明与曹孟德了。此二人均以谋略著称,不过“鞠躬尽瘁”的孔明名声要比“汉贼”孟德

  • 三国中孙权、曹操和刘备三人谁更有帝王之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国中,孙权,曹操,刘备,三人,更有,帝王,之相,汉末,三分

    汉末三分魏蜀吴,多少朝代兴衰,人物沉浮,都付笑谈之中。 今天来说说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出身。 先说老大曹操,曹操此人出身说好不好,说坏不坏。和普通官僚比起来他算高贵的,但与袁家那种“四世三公”比起来他却差得远,他是太监养子后代,太监在士大夫眼里挺不受待见,这样的一个出身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