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还未出山之前到底隐居在何处

诸葛亮还未出山之前到底隐居在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4/1/17 19:21:47

诸葛亮到底隐居在哪

诸葛亮还没被刘备请出山前,到底实在何处隐居,这一直都是众人探讨的话题。孔明的隐居之地众说纷纭,其中有大量古代文学历史资料反复提到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其中有两种说法:一、《三国志》正史记录。

正史《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上疏后主的《前出师表》,在此文中,诸葛亮表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段话出自诸葛亮给后主的奏章中,可称为第一手材料,是无可非议的,因而,它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最可信的证据。

二、诸葛亮在《黄陵庙记》中自述在南阳躬耕

在《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一文中,诸葛亮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黄陵庙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诸葛亮奉命领兵进军益洲,船队进到西陵峡,他登岸看到一座断壁残垣的古庙,原来是祭祀禹和神牛的庙宇,由于年久失修,以致如此。诸葛亮感慨万千,即派人“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庙宇建成后,即撰写了《黄陵庙记》,并刻碑铭记。在碑文中,诸葛亮说了上述的那一段话,即“我在南阳躬耕着田地,承蒙先主刘备三顾草庐访我......”这一段话同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一致的,因而,这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最可靠的证据。

三、隋开皇“断石幢”称孔明居南阳躬耕

《中州杂俎》记载,诸葛亮“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东金鸡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处。盖孔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其居南阳则自孔明始也。此断石幢既为隋时物,则去三国时未远,言必得其真,故而书之。”

据《叶县志.陵墓》称:“开皇断石幢系明代叶县县令牛凤在《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石碑中所记”。今平顶山卫东区妇幼保健站有诸葛庙遗址,东有诸葛庙街,《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的石碑,竖立在妇幼保健站院内,至今保存完好。由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父辈(也可能是叔父)避地而西,曾迁徙南阳叶县之平山下居住,其父辈死后,诸葛亮即移居南阳躬耕。

四、晋代诗画石称颂诸葛亮躬耕南阳

清朝末年,南阳方城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

《躬耕歌》共30句、150多字:“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着,穿也靠着;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其落款为: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仆射和浴手敬书。《躬耕歌》文词朴实无华,雅俗共赏。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闪烁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一是此文形成的年代久远,与三国相近;二是系东晋名宦顾和手书,有较高的声望;三是出土在南阳,且至今保存完好。这对诸葛亮躬耕南阳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五、“三顾桥碑”证明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在南阳卧龙岗

刘备当年屯兵新野,来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必经梅溪河桥。该桥原本是一座极普通的小桥,因刘备“三顾茅庐”时经过此桥,世称三顾桥,至今约有1700年历史。清代在旧桥的基址上修建为石板桥,1968年由于城市扩建,又将此桥改修为水泥结构的拱券桥。

更多文章

  • 古人也吃反季节蔬菜吗 唐朝蔬菜栽培技术精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人,也吃,反季节,蔬菜,唐朝,栽培,技术精湛,人的,舌尖

    人的舌尖欲望是无止境的,夏天想吃冬天的菜,冬天又想尝一尝夏天菜的口味,所以反季节蔬菜得以大行其道。现在我们有反季节蔬菜,无非是利用塑料大棚或者温室栽培等技术,其实,我们的祖先也有类似的反季节蔬菜。至于老祖宗什么时候吃上了反季节蔬菜,无从查考。据《论语》记载:“不时不食。”意思

  • 蒋介石算命得知只能活到1949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蒋介石,算命,得知,只能,活到,1949年,晚年,蒋介石,健

    晚年蒋介石的健康状况有神秘色彩,因为他的死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蒋介石如果较长时间不出现在公共场合,就会引发公众猜测。因此,他的家人就用公开露面或者家庭照片来证明他还活着。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8岁。彼时,距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已有近30年,尽管蒋介石已逐步退出政坛,但其

  • 曹操曾经也三请诸葛亮出山 为何最后会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曾经,三请,诸葛亮,出山,为何,最后,功败垂成,刘备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深入人心,几乎家喻户晓。可是在此之前,曹操三请诸葛亮的事,却很少人知道或记起。相传,曹操屯兵许州时,派曹洪带十万人马第一次打新野,结果吃了败仗。他很恼火,挥剑要杀曹洪。这时,有个叫程煜的谋士出来讲情,说:“新野的败仗不怪曹将军,只恨刘备有个能

  • 东晋门阀士族是如何造就了腐败子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晋,门阀,士族,如何,造就,腐败,子弟,什么,门阀,士族

    什么是门阀士族,基于氏族,同为仕族,归于世族。这个生动的古代政治标本显示,利益集团的形成,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公务员世家。因为当时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如果出于公心,你举荐来他做官,贤能上任,自然没有问题。可

  • 清宫的格格大多数都是相思而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宫,格格,大多数,都是,相思,死的,当今,一些,及到,清朝

    在当今的一些涉及到清朝格格婚后的私生活的影视作品中,那些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格格们与自己的驸马,也就是额驸,大都是过着卿卿我我、恩恩爱爱、你拥我抱、极尽风流的令人艳羡的夫妻生活。那些在影视剧中年轻貌美的格格与英俊风流的阿哥卿卿我我的浪漫爱情故事,不知道又要羡煞多少旁人!可是,如果你对格格的真实人生有

  • 这才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背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才是,关羽,大意,荆州,后的,原因,三国志,你会,发现,后人

    读《三国志》,你会发现,被后人寄予了无限希望的西蜀帝国,在一连串无以言述的错误之后,悄然间走向它的覆亡。这些错误,每一个都是那么让人揪心,那么让人伤神。因为这都是些伟大的错误,是人生无可逃避、必须要犯的错误。有些错误,是专属于伟大人格的。英雄就是在这些错误之上挺立起来,赢得后人尊崇。西蜀阵营中,第一

  • 刘备为什么那么爱哭 揭秘刘备爱哭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什么,那么,爱哭,揭秘,历史,真相,看过,三国演义

    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的小说的人,大家都认为刘备比如说哭哭啼啼啊,爱哭,但是我们把这些都表现得尽可能的恰到好处,他的那些别人认为的所谓有心计的那些东西,其实我觉得不是那个意思,他是很真诚地对待他的那些部下,他确实是个有英雄志、英雄梦和英雄情怀,但是一个没有英雄命运的人,不得志,所以他才会一直投奔这边投

  • 三国东吴孙氏家族的“死亡魔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东吴,孙氏,家族,死亡魔咒,是什么,孙氏,一族,可怕

    孙氏一族可怕的“死亡魔咒” 人的长相虽然也能透露出一些健康信息,但总的说来长相与寿命之间并无特定关联,与孙权长相很相近的杨广不到50岁就死了。 孙权的父亲孙坚只活到38岁,哥哥孙策只活到26岁,他们都死于意外事件,或被伏击、或补暗杀。孙权还有一个弟弟叫孙翊,也死于一次暗杀事件

  • 阿房宫到底有没有被项羽一把火烧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房,到底,有被,项羽,一把,火烧,被誉为,天下第一,阿房

    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始建于秦朝,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阿房宫是被项羽烧掉的,但是在阿房宫建造2000多年后的今天,却有两位考古学家提出:阿房宫根本没有建成,也没有被烧掉……项羽并没有烧了阿房宫史书记载,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看到如此奢华的秦朝

  • 舌尖上的唐朝:唐朝时人们都爱吃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舌尖,唐朝,人们,爱吃,什么,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

    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俨然中华民间美食大全,惹得一帮吃货半夜起来流口水。让我们来看看唐朝美食的魔力,有的官员甚至因为路边贪小吃断送前程。宰相刘晏在路边买饼吃唐朝有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刘晏,一天,拂晓4点左右,刘晏的车驾就上街了。估计这位宰相大人还有点睡眼蒙眬,但味觉却不蒙眬,被街道边饼店飘出来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