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辛苦打下的越南被孙子放弃

朱棣辛苦打下的越南被孙子放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47 更新时间:2024/1/18 5:52:02

1369年,朱元璋颁布了一道《皇明祖训》,在首章中,他提到了15个不征之国,称这些国家“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说白了,就是这些国家离中国太远,又是穷乡僻壤,没啥油水,提供不了什么赋税,就算征服了,朝廷还得倒贴钱去维持。这笔生意太不划算,不如干脆就不要千里迢迢地去攻打他们。

这15个国家中,就有如今称为越南的安南。

越南与中国一衣带水,如果大家都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倒也挺好。可后来,越南居然主动来找中国的麻烦。

那是在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时期,越南改朝换代,姓黎的皇帝赶走了姓陈的皇帝。黎皇帝见明朝发生内乱,趁火打劫,不断骚扰明朝边境。朱棣登基做皇帝后,越南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这让永乐大帝很生气。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朱棣是“马背上的皇帝”,他信奉什么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于是,就于1405年派兵30万攻打越南。

那时候,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有保障的,虽然是在客场作战,不过在经过一番血战后,终于攻克了越南都城。随后,由于黎皇帝逃跑了,以前的陈皇帝家族被赶尽杀绝,找不到像样的带头大哥,索性就献出版图,投靠明朝。

朱棣对于送上门的版图,还是很乐意“照单全收”。1407年,越南正式列入明朝版图,明朝在越南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15府、36州、180余县,自此,越南与广西、云南等地一样,成为明朝帝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单位。

然而,越南民众虽然仰慕中华文化,却不甘成为明朝的一个郡县。在那以后,越南各地不断发生义军,对明朝军队进行小规模袭击。明朝军队虽然强大,但一样被搞得疲于应付、不堪其扰。

在这期间,明朝已经换了两个皇帝。朱棣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又去世了,皇位传给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是为明宣宗。

朱瞻基继位后,面临着一堆的烂事。北方,蒙古势力在蠢蠢欲动,意欲南下;南方,越南又在不断地给帝国惹麻烦。怎么办呢?朱瞻基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放弃越南,将在越南的驻军撤回来,增强北方的防御力量。

1427年,朱瞻基正式将越南驻军撤回来,在越南的行政机关也跟着撤回来了。

我们现在来看,朱瞻基之所以将祖父朱棣辛辛苦苦打回来的越南放弃,并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而是基于现实考虑。

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上的考虑。

越南归属明朝后,明朝在越南有一支驻军,每年至少花费军费300万两银子。而明朝每年从越南收到的税赋,只有区区7万两银子。明显入不敷出。这对于明朝的财政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如果花这一笔钱,能够换来越南的认可,倒也不算冤枉。可越南人根本就不买账。他们对外来的明朝政权毫无好感。他们在史书里写道:“北寇凶残,南民困屈。”你看,明朝白花花的银子花出去,却得到这么一个不光彩的形象。

其次,明朝无法同时在北方和南方两条战线开战。蒙古人不好惹,越南人也不是善茬。而明朝军队的战斗力,经过洪武、永乐时期的巅峰状态后,已经有所下滑,还真吃不消在两条战线开战。

朱瞻基从越南撤军,结束了对越南的直接统治后,反而赢得了越南的好感。越南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依然纳贡称臣。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好了,朱瞻基可以专心致志地对付北方的蒙古,稳固了北方边疆,堪称一举多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御驾亲征瓦剌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末明初,明军将蒙古统治者逐出中原。元顺帝逃往漠北后,于1370年(洪武三年)死于应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逃往和林,史称“北元”。永乐初年,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鞑靼部居住在今贝加尔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兀良哈部聚居在

  • 杨荣拦住朱棣人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文四年(1402),朱棣终于打败了顽强的南军,摆平了建文帝,进入京城。此时建文帝纵火自焚,朱棣自得意满,夺得了皇位,现在他只剩下一件事要办,就是登基即位。然而就在他骑马向大殿进发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人站了出来,阻挡了他的去路(迎于马首)。这个人正是杨荣。他摸透了朱棣的心理,也看透了遮羞布

  • 朱棣称帝之后削藩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做了皇帝以后,明朝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元朝的一些制度,比如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御史台等,在地方上设立行书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明朝的行政机构都是如此,但是,这样不利于加强皇权。于是,在洪武九年与十三年,朱元璋对明朝的官僚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利,加强了皇权,削弱了

  • 朱棣与妻妹徐妙锦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穷人家的闺女还是富人家的闺女都特别特别想进宫服侍皇帝的,因为皇宫里面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那个时候,只要能进宫做皇帝的妃子都已经觉得非常开心了,因为那个时候能够到皇宫里面去意味着后半生就不愁吃喝了,能成为皇帝的妃子是很多女性梦想的事情,但是在那个时候只有贵族里女性才能成为皇帝的妃子

  •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传统的慈善活动中,主要有四类施善团体起着主要的扶贫济困作用,虽然四种慈善类型并不表现为单一形态的依次更替,在同一时期处于并存状态,但大致上还是看得出其历史变迁的逻辑:宗族慈善、宗教慈善、国家慈善和社会慈善。宗族慈善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

  • 满洲不仅是指东北三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会以为,满洲就是现在的东北三省,实际上满洲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着比较大的范围差异。广义的满洲一般是指,清朝时期整个东本的领土都叫满洲;狭义的满洲则是东北三省,还有内蒙古东部地区。如此看来满洲的实际范围还是非常巨大的,清朝的统治者就是满族人,他们此前的领地就在满洲。满族的名字来源于

  • 东北土匪祖师爷竟是少林武术创始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北出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但在过去东北的另一“特产”也举世闻名:土匪。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这些土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有句歌谣形容土匪的生活:“当响马,快乐多,骑着大马把酒喝,搂着女人吃饽饽。”东北土匪泛滥于清政府内忧外患之时,当年京剧《沙家浜》里有句唱词: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用来概

  • 朱元璋不选择朱棣继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一生共有五个嫡子,这些儿子名义上都是马皇后所生之子,但在晚年连续失去三个嫡子之后,燕王朱棣便成为了当时嫡系当中的大哥。可以说燕王朱棣在当时是非常有希望获得皇位的人,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立大儿子朱标为太子。 朱标从出生起,朱元璋就把他当做皇位继承人来培养,为他请了宋濂等许多名士

  • 朱元璋和朱棣的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明朝的皇帝,从历史功绩上来看,这两位皇帝哪个更厉害一些?第一个朱元璋的起点非常低,起于微末。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翻开家谱,往上数八代没有一个乡镇科级干部。而且朱元璋本人曾经做过社会最底层的乞丐,一路流浪一路讨饭,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但朱元璋却实现了社会阶层的跃迁,直接从社会最底层爬到

  • 明太祖朱元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9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刘德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