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牙刷一只竟价值一两金子

古代牙刷一只竟价值一两金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59 更新时间:2024/1/7 12:40:02

在唐代,也就是9世纪的唐朝,牙刷就存在了。请注意,我说的牙刷可是和现代牙刷,在形制上基本相同的牙刷呀。

当时的牙刷主要是骨质、兽角、竹木等材料做柄,在一端钻孔两行,然后种上马尾。钻孔越少越说明牙刷越古老,辽代和北的牙刷一行12孔居多。唐朝特别是晚唐的牙刷更少一些。当然,这也是靠皇家和普通有钱人的区别,皇家工艺技术更高超,那么刷孔就更多些。

当时的牙膏的主要成分是盐、金银花、藿香、茯苓等,常是将它们放在一起熬制。对于一般家庭和小富之人来说,牙膏容易得到,牙刷却成本比较高。所以,牙刷如果没有也没关系,用手指揩或者用布裹着木棍擦也行。别小看裹布用手指擦这种行为,直到16世纪欧洲人还这么干呢。

牙刷的出现首先要感谢印度和佛教传入,佛教传入时引入了清洁牙齿的做法,之前和之后几千年,中国人对牙齿的保护大多是漱口和叩齿。孙思邈还专门写过扣齿百下的好处,当然,现在有时候我们也这样做牙齿保健操。

印度的方式是把柳枝咬破利用柳枝纤维刷牙,当然你得放上盐或其他东西。当然,每次嚼完就扔掉,比较麻烦。因此,这种方式没有被中国人广泛接受,在本土佛教界则有一些人接受了。例如玄奘在《大唐唐西域记》亦日“馔食既讫,嚼枝而为净”,还是当做稀奇的事情。

晚唐时期牙刷的出现,是否受了印度的影响不得而知。

北宋时期,因为僧人刷牙现象增多,再加上对传统信仰的浸染,刷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当时的一些学者对此表示反对,例如周守中写的《养生类纂》“早起”中说:“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今时出牙者,尽用马尾灰,盖马尾能腐牙龈”。强烈反对在早晨刷牙。

因此,北宋时期的牙刷并未普及。然而,与此相反,辽国却对牙刷的接受程度比北宋要高。至今辽国牙刷已经发现100多件,可以分为圆柱状细柄型、扁板状宽柄型。每类型又分为小类,至少有16种以上类型的牙刷。

当时光进入南宋后就大不一样了,南宋时期的吴自牧在描写杭州生活的笔记体专著《梦粱录》第十三卷就写道:“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铺席”一节罗列临安的著名店铺,其中就有“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等专门刷牙的店铺。宋朝时期的牙刷,高端材质为虎骨、象牙、驴骨。之后是各种兽角。最后才是竹木。

不管怎样,牙刷的价格比较贵,一般人无法承受。即使到了元代,一只牙刷足有一两金子。因为辽宋金时期的牙刷太贵,牙刷在民间一直无法普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正七品官的知县为什么无法压制九品的巡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按照明清两代的官制,官员的品级分为九品十八等,即从一品到九品,每品又有正从之分。在明清两代,知县为一县之最高长官,品级为正七品。当然,偌大一个县,不可能只靠知县一个人来治理,在知县之下,还有县丞、主簿、驿丞等一些八品、九品一众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知县的属官中,除了这些县丞、主簿、驿丞之外,还有一个比

  • 师爷在古代是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师爷并非是正规官职,他相当于是知府私下所聘请了一个秘书,帮助知府处理法律,税收,判案等事务。因为当年中国考试的时候都是通过八股取士的方式。所以考上来的进士都是只懂得写八股文,但是对于司法判案,税收管理等根本不擅长。所以在刚开始,都有些官员也就会聘请一些当地的有经验或者说名气威望的人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

  • 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国本是姜子牙的封国,周天子为了表彰姜子牙的功劳以及为了开拓疆土,封姜子牙地在齐。那为什么姜子牙的齐国变成了田齐呢?这其实还是要从齐国最顶峰时期的齐桓公开始说起。齐桓公称霸的时候,他们齐国来了一些外来户,这其中就包括田氏,田氏本是陈国的公族,在陈国他们也是有权有势的贵族。但是,他们因为内部闹矛盾,在

  • 古代出身不好竟没资格参加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时期完善于唐朝在寒门学子里科举考试无疑是一条让自己摆脱命运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路径,古代的科举制度不像现在的高考一般什么人都能参加。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非常的严格明确规定了几种人不能参加科举入仕为官。第一类:女人女人在中国的地位是非常的低的,这在一向男尊女卑的中国女人参加科举考试真的

  • 古代的“喏”与“喳”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古装影视作品当中经常会听见一个字,那就是下级应答上级的时候总会说一个字“喏”或是“喳”。在汉朝时期,下级应答上级往往会说“喏”。在清朝的时候变成了“喳”。那么在历史上,古人在应答上级的时候真的是这么说的吗?“喏”与“喳”又有着什么区别呢?说道“喳”与“喏”的区别,首先要说明的是,电影中演的全部都

  • 古代诰命夫人是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诰命夫人是明、清四朝受到皇帝加封的二品以上的高官母亲亦或妻子的称呼。对官员的妻或母进册封的制度源于唐朝。《新唐书·百官一》载“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勋官四品有封者母、妻为乡君”。也就是说一品官员母或妻封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母或妻

  • 古代养老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除了家庭的“色养”,还有各类的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也基本上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超过现代。早在北魏时期,政府

  • 古代官员多少岁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定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早在《礼记》中就明确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事”,70岁也就是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当然,这个并不是强制的,只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退休年龄才改为60岁,即:“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是朱棣继位以后,又给改了回来。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来算,

  • 古代打仗挂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免战牌顾名思义就是在古代战争时期,向敌人表示停战的一种标志,当参战一方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时,这块牌子就会被挂起来,便可以中止战斗,等到双方做好准备后,再取下免战牌,出来继续对战。免战牌的起源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在战场这样一个生死攸关的地方,如果一方只挂免战牌,另一方就能

  • 门生、监生、荫生、贡生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些爱读书学习的人被称为书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生”一词又逐渐地演变出了不少新名词,比如有门生、荫生、监生、贡生等,这些各类生都是些什么生呢?门生“门生”大概由“门人”一词演化而来,春秋时期,孔子首开私塾讲学,他的三千弟子都自称是孔子门人。到秦汉时期,一些权贵家族或儒学大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