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师爷在古代是什么官职

师爷在古代是什么官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44 更新时间:2024/1/29 15:56:30

师爷并非是正规官职,他相当于是知府私下所聘请了一个秘书,帮助知府处理法律,税收,判案等事务。因为当年中国考试的时候都是通过八股取士的方式。所以考上来的进士都是只懂得写八股,但是对于司法判案,税收管理等根本不擅长。

所以在刚开始,都有些官员也就会聘请一些当地的有经验或者说名气威望的人来帮助自己处理一些事物,这些人便是最早存在的师爷。

师爷的发展成熟期

在明清以前,师爷是以门客的身份存在于官员身边的,最早只是一些聪明人帮助官员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等到明清时期,有人将这样的一个业务做成了一个具体的产业链,所以师爷这样一个职务也就应运而生了,因此师爷主要存在于明清时期。

师爷的收入水平

师爷的收入水平主要是分为两个阶段,就是初创期以及成熟期。而师爷的类型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经营制,一种属于团体运营制。

一、初创期

初创期就是刚有师爷这个业务的时候,那个时候师爷的工资全靠知府发放,所以当时的师爷属于领工资的阶段,当时不同地区的知府所能领到的工资不一一样,按照当时的行情来说,师爷可以拿到知府20%的薪资。

有些地方比较富裕,知府可以拿到1000两的薪资而有些地方比较贫困,知府一年也就能够拿到100多两的工资,师爷也只有20多量,所以师爷这个职业刚流行的时候,工资是跟知府的工资直接挂钩的。

二、成熟期

不过等到后期的时候,师爷这个已经是属于一个非成熟的行业了,做这行的人也特别的多,当时做师爷已经有了相应的技术要求,此时的师爷都是属于专业人员,他们只做这一行,其他的都不干。

比如在清朝时期,师爷大多都是绍兴出身,因此有一个“绍兴师爷”这一说法。因为考科举太难了,倒不如专门学一些法律、税收政策的实际本事,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出身。

由于他们经过专业的培训,有着一定的专业技巧,所以他们在做工作的时候,工资自然要比普通的那种幕僚工资要高。就像现在这些律师有个人的律师,也有一些归属于律律师事务所。

当时师爷也是类似状况,有的是个人机构,有的是团体机构。等到律师行业稳定成熟之后,也就是后期的时候,就不是知府给律师发工资的,而是律师给知府发工资。

因为这些师爷们懂得如计算税收,并且懂得如何受理判案,所以他们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克扣大量的银两,比如通过一些专业的名词火耗、鼠耗、鸟鹊消耗等词汇克扣税收。这些知府可能根本不懂,但是师爷对于这一块却来的特别的熟练。

若是找一个好的师爷之外,不但可以将帮你将每个月的事务都打理的特别的好,被万民称颂被上级夸奖,而且还可以从师爷手中拿来分红。所谓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师爷赚的比知府要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田氏代齐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国本是姜子牙的封国,周天子为了表彰姜子牙的功劳以及为了开拓疆土,封姜子牙地在齐。那为什么姜子牙的齐国变成了田齐呢?这其实还是要从齐国最顶峰时期的齐桓公开始说起。齐桓公称霸的时候,他们齐国来了一些外来户,这其中就包括田氏,田氏本是陈国的公族,在陈国他们也是有权有势的贵族。但是,他们因为内部闹矛盾,在

  • 古代出身不好竟没资格参加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时期完善于唐朝在寒门学子里科举考试无疑是一条让自己摆脱命运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路径,古代的科举制度不像现在的高考一般什么人都能参加。古代的科举制度是非常的严格明确规定了几种人不能参加科举入仕为官。第一类:女人女人在中国的地位是非常的低的,这在一向男尊女卑的中国女人参加科举考试真的

  • 古代的“喏”与“喳”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古装影视作品当中经常会听见一个字,那就是下级应答上级的时候总会说一个字“喏”或是“喳”。在汉朝时期,下级应答上级往往会说“喏”。在清朝的时候变成了“喳”。那么在历史上,古人在应答上级的时候真的是这么说的吗?“喏”与“喳”又有着什么区别呢?说道“喳”与“喏”的区别,首先要说明的是,电影中演的全部都

  • 古代诰命夫人是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诰命夫人是明、清四朝受到皇帝加封的二品以上的高官母亲亦或妻子的称呼。对官员的妻或母进册封的制度源于唐朝。《新唐书·百官一》载“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勋官四品有封者母、妻为乡君”。也就是说一品官员母或妻封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母或妻

  • 古代养老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除了家庭的“色养”,还有各类的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也基本上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超过现代。早在北魏时期,政府

  • 古代官员多少岁退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规定退休年龄的国家之一,早在《礼记》中就明确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事”,70岁也就是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当然,这个并不是强制的,只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退休年龄才改为60岁,即:“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但是朱棣继位以后,又给改了回来。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来算,

  • 古代打仗挂免战牌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免战牌顾名思义就是在古代战争时期,向敌人表示停战的一种标志,当参战一方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时,这块牌子就会被挂起来,便可以中止战斗,等到双方做好准备后,再取下免战牌,出来继续对战。免战牌的起源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在战场这样一个生死攸关的地方,如果一方只挂免战牌,另一方就能

  • 门生、监生、荫生、贡生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些爱读书学习的人被称为书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生”一词又逐渐地演变出了不少新名词,比如有门生、荫生、监生、贡生等,这些各类生都是些什么生呢?门生“门生”大概由“门人”一词演化而来,春秋时期,孔子首开私塾讲学,他的三千弟子都自称是孔子门人。到秦汉时期,一些权贵家族或儒学大师对

  • 各朝代的流放地是同样的地方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在上古时期就有对犯罪的人实施流放这一刑罚的存在,例如在《尚书·尧典》中就有描写舜平“四罪”的功绩,“四罪”指的就是共工、三苗、鲧和驩兜这四罪,而他们最后的结果也是遭到流放,“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将这“四罪”流放在四方边远地区,这也就是最早的流放罪人的记载。后来到

  • 中国历史四大妖姬 国家因她们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夏朝桀的皇后“妹喜”相信大家都知道,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最后一任君主叫做桀,他是一位有名的暴君,平日里喜欢醉酒淫乐,不理朝政。相传都是因为他的皇后“妹喜”,她是由施氏的部落首领想给夏朝君主的,妹喜长得很美,用国色天香形容并不过分。妹喜爱喝酒,桀就把美酒倒入池子;她还喜欢听衣服绸缎被撕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