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各朝代的流放地是同样的地方吗

各朝代的流放地是同样的地方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57 更新时间:2024/2/14 20:56:59

早在上古时期就有对犯罪的人实施流放这一刑罚的存在,例如在《尚书·典》中就有描写舜平“四罪”的功绩,“四罪”指的就是共工、三苗、和驩兜这四罪,而他们最后的结果也是遭到流放,“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

将这“四罪”流放在四方边远地区,这也就是最早的流放罪人的记载。后来到了汉唐宋元几朝,流放发配这一罪罚更是常见。

古代著名的诗人苏轼李白刘禹锡等都曾遭遇流放,甚至由于政治上的波橘云诡,连皇帝、驸马和王爷等皇亲贵族都曾遭遇过流放,足以见得流放这一罪责的波及范围之大,受历代君主所爱之深。

等到明代时,流放已经变成了一个君主对待犯人的常用刑罚,明清前大多数的流放地区都选择在潮湿或者干热的南方一带。

一是因为南方在宋以前即经济重心南移之前,所开发和发展的状态一直不如同一时期的北方,大都是些人口稀少,开垦程度低的地区。

二是古代南方的气候相比于开发程度高的中原一带更加恶劣,况且流放之人一般都是戴罪之身,古人对于流放的讲究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北人迁南,南人迁北”的说法,所以南方在帝王决定流放地点时一度成为了君主心中的“热门地区”。

等到明朝的时候,也大都继承了前朝喜欢将人流放至南边的传统。除了继承传统之外,实际上明朝将人流放到南方受政治和版图势力的影响更加大。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带领军队打败元朝之后,占领了广大的中原地区,残存的一些元朝旧贵族大都北迁,占领了中原北部的一些地区和现在的蒙古及俄罗斯等地,北元仍占有较大的面积。而当时的东北地区生活的大多是一些少数民族,例如女真和达斡尔等,并不属于明朝的统治。

后来北元渐渐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东北地区,那些本来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不堪元朝的折磨统治,在洪武年间,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地区的元朝首领纷纷率部归降明朝,并于永乐年间被朱棣设置奴儿干都司统率,这才有了明政府管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一大机构,这时的东北地区才归属于明朝统治。

到了后来朱瞻基在位时,因为种种原因渐渐减少了对奴儿干地区的控制,又因为蒙古势力的崛起,慢慢地东北少数民族地区不再受明朝控制。

明朝真正的完全掌握东北地区的时间很短,仅仅不过数十载而已。后来到了17世纪女真努尔哈赤的兴起,奴儿干地区渐渐归女真所掌握,成为了孕育清朝的摇篮。

东北地区的管理不顺畅,北方地区又有蒙古势力的虎视眈眈,所以北部地区在明朝时作为战场更多于作为流放场地,而南方的的相对安定和完全掌握则令明朝统治者更加愿意将犯人发配南方。

而到了清朝地区,清朝由明朝时在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后金演变而来,东北地区算是清朝建立的发源地,所以说清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相对稳定,势力范围也较为浓厚。

后来顺治皇帝由盛京迁都北京,建立起了全国的统治,同时南北方的统治都较为稳定,此时影响流放犯人地区的政治和版图势力影响就变小了,而经济又成了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虽已完成,但发挥作用更为明显的却是明清时期。经过明初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明中期经济就已经有了飞速发展,尤其是南方地区。在农业上面的占城稻和双季稻的扩大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而明穆宗的废除海禁政策更促进了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更有明中后期江南地区雇佣劳动关系出现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更为明代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更是可以从中看出明代时南方经济就已经独占鳌头了。

后来等到清代时,虽于明代相比经济较弱,但南方地区的开放程度和经济程度早已超过北方地区,以前将犯人流放至的岭南地区发展程度也较高,此时如果将犯人流放此处恐怕犯人还求之不得吧。

而相比于南方地区,早就具有了坚固的统治基础东北地区就脱颖而出了,更因为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流放犯人到东北地区服刑和服役则是最好不过了,而现在电视剧多出现的宁古塔地区,则就成了清朝时著名的流放之地了。

从两朝不同的流放地区可以看出,政策与君主的决定受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多种条件影响,也并非仅有君主喜好就可以决定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四大妖姬 国家因她们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夏朝桀的皇后“妹喜”相信大家都知道,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最后一任君主叫做桀,他是一位有名的暴君,平日里喜欢醉酒淫乐,不理朝政。相传都是因为他的皇后“妹喜”,她是由施氏的部落首领想给夏朝君主的,妹喜长得很美,用国色天香形容并不过分。妹喜爱喝酒,桀就把美酒倒入池子;她还喜欢听衣服绸缎被撕裂的

  • 古代为什么会出现质子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相处的过程中,为了改善两国的关系,或者实现一种有条件的和平,往往会在签订和平协议的同时,伴以两种特殊的辅助行为,那就是“质子”或者“和亲”。和亲是通过将皇族的女性嫁给对方,建立一种联姻关系,来改善双方的关系;而质子则是以皇室子弟为人质,质押在对方国家,以此建立起一种和

  • 质子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质子”作为一种权变之术,在另家面临存亡危机时,作为一种和解手段,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已方,因此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期,吴国攻打越国,越国在面临亡国之际,越王勾践便亲自做为质子,以身入吴,保存了越国,使得越人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最后灭亡了强大的吴国;秦国为了破解六国合纵,也把秦始皇的老爸秦异人送到

  • 柴皇后:被赶出宫后嫁给乞丐 20年后成开国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庄宗李存勖是后唐时期的开国皇帝,此人打仗很厉害,在位期间曾打下大片的领土,当时五代十国只有后唐的领土可谓一家独大。不过虽然打江山厉害却不善于守江山,尤其是在后期更是荒淫无道,常常从宫外招美人供自己享乐。正因为如此李存勖的结局也很悲惨,于公元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42岁。李嗣源上位后,把李

  • 周太祖郭威:历史上唯一姓郭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威,出生于河北省的某家,当时历史进程正处于唐朝末年,他幼年丧父,跟随母亲一起生活也不过几年光阴,母亲也因积劳致死,后期被远亲收养,一直到长大成人,可以说郭威的幼年时期过得是相当不如意的,早年失去父母的疼爱,小小年龄便尝遍人间辛苦。长成后的郭威,身材魁梧,且善长于习武,后被李继韬看中,并被李继韬有意

  • 范增为何离开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秦末的反秦战争中,范增是最早建议立楚怀王的后裔项梁、项羽为最高统帅的。在项梁时代,范增就已经是项梁、项羽叔侄的谋主,等到项梁死后,他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了项羽的最主要谋臣。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竭尽全力为项羽出谋划策。在范增的帮助下,项羽杀掉了企图叛乱的宋义军队。又由于范增年过七旬,项羽尊称范增为

  • 古代打仗如何统计士兵们斩敌的数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古代的时候军功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对士兵还是对大将来说,因为有了军功才会有机会得到晋升。而很多时候军功都是和杀敌数量有关的,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士兵会不会贪图军功从而谎报杀敌的数量?首先,杀敌数并不等于斩首功,斩首功只算能确定谁杀的情况下,那种分不清是谁杀的的统统都按集体功来算,也就是杀敌数。

  • 开国大典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鸣28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28响。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开国大典的礼炮队来自一支英雄的部队。1949年8月1日,聂

  • 铁器在中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铁器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铁器的出现使人类历史产生了划时代的进步。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炼铁的是居住在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年代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前1300~前1100年,冶铁术传入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欧洲的部分地区于前1000年左右也进入铁器时代。但当时冶炼的都是块炼铁,一直到中世纪末(14

  • 春秋时期的质子情况有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对峙争胜,征伐兼并不断,出纳质子成为这一时期相当独特的社会现象,是诸侯国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国对弱国实现有效控制的特殊方式。“质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争的破坏性。交质以调和双方关系为出发点,以互信互惠为保障,以诸侯国国君的至亲或重臣为媒介,以实现弱国对强国的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