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子之歌中七子资料介绍

七子之歌中七子资料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1/19 13:01:07

是指当时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旅大(旅顺大连)的简称;七子又指七个人的合称。七子古代西汉嫔妃的等级。

历史不会忘记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朝员卑躬屈膝,登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份不平等条——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通商条约》,在明朝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琉球群岛割让日本,与她们同时被割让,侵占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

1900年,帝国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有一首诗代了当时爱国志士们的心境:“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在台北中山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继回到祖国的怀抱。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迫使清政府赔款最多的条约是哪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最多的是《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中国清政府和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西班牙王国、尼德兰王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

  •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学历史历史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历史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有一句名言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甚至电视剧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是的,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我们总是会认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充斥着各种高科技,互联网,但是历史发生的事会换一件衣服再次在我们这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原文]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

  • 商汤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基本信息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

  • 高启是那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启(1336-1373),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 刘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祖籍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正德九年赠太师,谥号文成。元至顺年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

  • 方孝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今浙江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

  • 宋濂的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

  • 商纣王的灭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辛(约前1105年-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纣”、“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推定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帝辛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

  • 吕不韦为什么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不韦的最终结局表面看是自杀,实际却是被逼杀,而他之所以走到这般境地,还得从头说起。吕不韦生于公元前292年,是卫国濮阳人,祖籍今河南安阳。吕不韦一生的传奇,乃是从他遇见嬴异人开始。嬴异人,又名子楚,他便是后来的秦庄襄王,也就是秦王嬴政名义上的父亲。吕不韦遇见他时,他仅仅是秦国放在赵国的质子(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