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为何要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

赵匡胤为何要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04 更新时间:2024/1/16 15:27:41

韩重赟这个名字却很少被人知道,甚至在很多书籍中不一定是真的历史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石守信、韩重赟等禁军将领的支持下,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皇位,建立北宋王朝。可是七年后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龙颜大怒,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居然下旨想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北宋的开国功臣韩重赟!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呢?

一、韩重赟是谁?

韩重赟是磁州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武安市,他在年少时就加入了郭威的队伍,之后屡立战功,得到晋升,“补左班殿直副都知”。韩重赟还参加了高平之战,“以功迁铁骑指挥使”,之后从征淮南,“先登中流矢,转都候”,“俄迁控鹤军都指挥使、领虔州刺史”。控鹤军是真正意义上的禁卫军,直接负责宿卫皇宫,是精锐中的精锐。

韩重赟与赵匡胤的关系很好,当年他们在禁军中任职时曾结为兄弟,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义社十兄弟”。960年,韩重赟作为禁军中的主要人物,直接参加了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后,加封了六位翊戴功臣,其中就包括韩重赟,他被封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江宁军节度使,成为禁军系统侍卫司的最高长官。

二、韩重赟犯忌

961年,赵匡胤调整禁军系统,改韩重赟为殿前都指挥使、领义成军节度使。当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两个职务被废除,所以韩重赟就成为禁军系统殿前司的最高长官,换言之就是赵匡胤当年的那个位置。之后,韩重赟还奉命负责督建皇宫,率领军士民夫去修理黄河的河堤。由于韩重赟一直受到重用,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967年,有人向赵匡胤举报,说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也就是说,韩重赟私自将禁军将士作为自己的心腹,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赵匡胤勃然大怒,当时就想下旨杀了韩重赟。赵匡胤为什么生气呢?原因很简单,他当年就是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最后才靠着禁军的支持,夺取了后周的江山。

三、谁救了韩重赟?

对赵匡胤而言,韩重赟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所以他才会不辨真伪,直接想处死韩重赟。幸亏赵普站了出来,他对赵匡胤说:“亲兵,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陛下您不可能亲自去统率禁军,必须要选择将领。假如韩重赟因为谗言被杀,那么就会人人自危,没有人敢为陛下统率禁军了。

即使有赵普劝解,但赵匡胤依然没有消气,“上怒犹未解”。赵普劝说了半天,赵匡胤才没有杀死韩重赟。不过,赵匡胤还是处罚了韩重赟,免去了他的殿前都指挥使的职务,“出为彰德节度使”。事后韩重赟到赵普拜谢,但赵普拒绝接见。974年,韩重赟病死,被赠为侍中。从韩重赟事件中可以看出,赵匡胤并非不想杀功臣,而是他已经将功臣全部“废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961年8月22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961年8月22日(农历961年7月9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后周政权后,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武将拔扈,不利于中央集权,乃与宰相赵普密商,决定削夺大将兵权。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

  • 宋朝最有名的两位皇帝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史学家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认为赵家开创的宋王朝是华夏文明的巅峰。南北两宋绵延三百一十九年,历经十八帝,最有名的皇帝当属第一位和第八位(按顺位排序)。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原属后周重臣,陈桥兵变登基为帝。赵匡胤利用卓越的军事才干南征北战,基本统一全国

  • 1121年8月24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在汴京就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121年8月24日(农历1121年7月10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在汴京就义。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今浙江杭州市淳安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他

  • 宋朝皇帝为什么不称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对皇帝的称呼也有很多种,像唐太宗,明成祖,乾隆,这都是不同时代对不同皇帝的称呼。而对于宋朝来说,对皇帝的称呼可谓是特别的别致。别人家都称陛下表示尊贵,而宋朝却称皇帝为官家,这是什么原因呢?宋朝称呼皇帝“官家”的原因,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很大的关系,赵匡胤一开始只是后周的大将,后来经过陈桥兵变

  • 1453年6月30日:元朝张士诚率起义军攻陷泰州及兴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453年6月30日(农历1453年5月24日),元朝张士诚率起义军攻陷泰州及兴化。张士诚(1321年-1367年),元末明初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元末泰州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的说法。张士诚小名九四,出身为为运盐工,由于不

  • 包拯为什么不救杨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包拯相信很多人都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很多影视剧都喜欢拿他作为题材进行拍摄,而他额头上那个月亮形状的标记也成为了他的标志,除了包拯这个历史名人以外,北宋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杨家将,只不过他们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因此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当时包拯不救杨家将呢。包拯(99

  • 金兵为何没动宋仁宗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宋朝末年的时候,金兵占领了中原,逼得北宋朝廷南迁。我们都知道,宋朝是一个十分重文轻武的朝代,国家鼓励工商,十分富有,皇帝的陵寝自然肯定也是陪葬品很多。在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之后,对当时的北宋皇家陵寝进行了大肆的洗劫。但是在这些被洗劫的陵寝之中,唯独宋仁宗的陵寝金兵敬而远之,不敢动它,这是为何呢?在我

  • 耶律曷鲁地位如何 耶律曷鲁为什么被称为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耶律曷鲁(872~918),字控温,又字洪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族兄弟,在阿保机的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和阿保机同岁,两人自幼便形影不离,交情极好。阿保机对耶律曷鲁十分器重,军机大事都向他请教。耶律曷鲁谋略过人,也很有军事指挥才能,他在阿保机的东征西伐中,屡建战功。901年,阿保机当时是迭剌部的夷离堇

  • 宋仁宗为什么脾气那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宋仁宗在位的时候,虽然他的才华、谋略、经历、军功都算不上十佳,但是他在人格上可以说是中国少有的“好”皇帝,他宅心仁厚,仁慈善良。据说宋仁宗在驾崩后举国痛哭,就连契丹国君主都为其悲哀。宋仁宗到底做了什么,他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宋仁宗的脾气好到不敢想

  • 述律后为何被称为断腕皇后 述律后结局为什么如此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述律后即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名月理朵,汉名平。阿保机称帝时封她为应天大明地皇后。到辽太宗时又尊为应天皇太后,死于辽穆宗应历三年(953),终年75岁。阿保机死后,她利用契丹殉葬的民俗,打击异己大臣,自己也被迫搭进去一只手,所以历史上又称她为断腕太后。述律氏家族本来起源于回鹘,述律后的曾祖魏宁做过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