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述律后为何被称为断腕皇后 述律后结局为什么如此悲惨?

述律后为何被称为断腕皇后 述律后结局为什么如此悲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45 更新时间:2024/1/23 19:22:31

述律后即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名月理朵,汉名平。阿保机称帝时封她为应天大明地皇后。到辽太宗时又尊为应天皇太后,死于辽穆宗应历三年(953),终年75岁。阿保机死后,她利用契丹殉葬的民俗,打击异己大臣,自己也被迫搭进去一只手,所以历史上又称她为断腕太后。

述律氏家族本来起源于回鹘,述律后的曾祖魏宁做过舍利,即一种为契丹贵族中勇猛但没有官职的子弟设的称号,祖父是慎思,做过皇家总管梅里,父亲月椀也做过梅里。他和阿保机的姑姑结婚,生下断腕太后月理朵。在当时的契丹社会中,和中国古代社会汉族人一样盛行姑表通婚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更进一步拉近亲属关系,但对于优生却很不利,所以现在婚姻法都禁止了这种通婚的方式。

月理朵长大之后,她便和舅舅撒剌的儿子阿保机结了婚。她对于阿保机的事业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她本人就非常有智谋,而且还能领兵作战。在阿保机遇事时常能帮他果断应变,处理大事。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关于她的故事:有一次,她见到了地神站在辽水和土河的交汇处,但一看见她,地神却赶忙躲开了,为此还有一句童谣:“青牛妪,曾避路。”神话故事和童谣传开以后,月理朵便成了地神的化身,这使她在当时信仰神灵的契丹社会中更充满了神秘感,无形中增加了她的个人威信。

对于阿保机的事业,她倾注了全部精力。其中之一就是为阿保机尽力发现保举人才,汉人韩延徽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正是由于她的极力推荐,才使阿保机有了一个很得力的谋士、助手。在阿保机领兵四处征讨的时候,述律后便主持后方的工作,坚守大本营,使阿保机在前线能集中精力,不致分心。

在平定诸弟叛乱的过程中她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正是她派兵追击攻打大帐掠走神帐和旗鼓的叛军,并夺回了象征可汗权力的旗鼓。在她的影响下,她的族兄弟们也大力支持阿保机,她的兄长敌鲁和弟弟阿古只等一些人对阿保机全力支持,在阿保机对其他人的政治斗争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为佐助有功,阿保机也提高了妻子述律家族的地位和权力。阿保机妻族的地位仅次于皇族。

等到阿保机终于战胜所有的对手顺利登上皇位时,月理朵也自然地当上了皇后。为了扩充疆土,阿保机又积极地四处用兵,后方的事务也就落到了能干的述律后的身上。为进一步巩固后方,看守大本营,述律后征得阿保机的同意,建立了直接归自己统辖的宫廷卫队。

她确实有些先见之明,在阿保机又一次出兵走了之后,室韦部落的黄头和臭泊两个家族便想趁机偷袭,述律后得知后,派兵埋伏等候,等他们到了之后,领兵大破室韦人,这一仗使述律后名声大振。除了实际作战外,述律后对于阿保机的一些重要的战争计划也经常参与谋划,还曾阻止了阿保机的一次毫无意义的出征。

这一年,南方的吴国向契丹进献了一种猛火油,说是遇到水后火不但不会灭,反而会烧得更旺。阿保机一听动了心,马上就想领兵去攻打幽州城试一试这种猛火油的威力。述律后得知后,赶忙去阻止,她并没有单纯地阻止,而是策略地提出了骚扰幽州的战略。她说:“我们用三千骑兵埋伏在幽州一侧,然后再掠其四野,这样就使城中粮食没有了来源,不用几年,幽州便会守不住了。如果我们冒险地用兵,万一不能速胜,不但会被中原的人耻笑,而且我们部落内部也有解体的可能。”阿保机开始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但后来经过仔细考虑,认为皇后的话很有道理,便不再一时冲动去打幽州了。

以后阿保机曾在神册二年(917)和神册六年(921)两次率兵南下中原,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这时,阿保机才认识到妻子述律后骚扰幽州这种策略的正确性,实施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述律后的谋略在阿保机出兵渤海时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后来,述律后跟随阿保机一起出征,征讨东面的渤海国。渤海国被攻下后,阿保机建立了东丹国,任命长子耶律倍做东丹王,自己返回途中死于扶余城。从阿保机死后到新君主选出,这段时间按照游牧民族的传统习惯,要由皇后主持政务,继承人也要由皇后主持召开大会选举产生。

述律后的权威就很大了,暂时掌握军政大权。等阿保机安葬之后,她主持了契丹贵族参加的推荐继承人的大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耶律德光。当初阿保机曾立长子耶律倍为太子,这说明阿保机是想让他继承皇位的,这也符合中原王朝嫡长子继承制的做法。

但在灭渤海国后,却册封耶律倍为人皇王管理渤海地区。这大概是述律后影响的结果,让耶律倍留在东边,而让自己比较喜欢的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最后将耶律倍逼得只好逃奔后唐,耶律倍后来被后唐李从珂派人杀死。

阿保机在世时曾对三个儿子做了一次有意的测试,他让他们一起去砍柴,看谁先回来。耶律德光最先回来,他砍了一些就马上往回走,根本没有选择柴的好坏。耶律倍选择了一些干柴砍下,然后又捆成一束带回来。老三砍了很多,但又扔掉了不少,回来后,袖手而立,有些惭愧的样子。

以后的事实说明这次测验的结果还是非常准确的:耶律倍仁义但没有大的谋略,没有斗过二弟,耶律德光以机巧巩固了帝位,老三李胡则残暴不得人心,述律后想立他为帝,遭到了众人的反对。阿保机对这次测验说:“长巧而次成,少不及也。”说明他对老大、老二两个儿子都是很欣赏的。

但耶律倍不会讨母亲喜欢,他虽然才学过人,精通音律和医药,也擅长写契丹和汉文章,但他的母亲述律后不喜欢,尤其他推崇孔子的思想,建议以儒家学说来治理国家,更使守旧的母亲倾向于二弟。

在正式选举皇位继承人之前,述律后就未雨绸缪,充分利用主持阿保机葬礼的机会清除政敌,而且表现得既果断又狠毒。因为大臣当中支持长子和次子的势均力敌,为了扫除以后次子耶律德光政治上的敌对势力,她以传统的殉葬制度为借口,让一些和她做对的人为阿保机殉葬,说是让他们为她传话给阿保机。单这一个借口就总共杀掉了100名大臣。但述律后也付出了代价,失掉了一只手。在她让汉人赵思温为阿保机殉葬时,赵思温不听。述律后就责问他:“你和先帝不是很亲近吗,为什么不去?”赵思温反驳道:“和先帝亲近,谁也比不上皇后,如果皇后去,那我就马上来。”述律后狡辩说:“几个儿子还年幼,现在国家没有君主,我暂时不能去。”最后,述律后为了除掉赵思温这个难对付的大臣,竟狠下心来,将自己的一只手从手腕处砍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后断腕”的故事。

阿保机死后,述律后的权势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一来她是太后,而且耶律德光又是由于她的坚持才得以继位当上了皇帝。还有她自己由于那个地神见了也躲避的传说而具有的神秘色彩,使得一般人不敢对她有所不敬。

耶律德光对母亲也是非常孝敬的,母亲得病不吃饭的时候,他也守在一旁不吃饭。耶律德光对母亲还有一些敬畏,在母亲面前有时说话让述律后不高兴时,述律后便横眉怒视他,耶律德光就吓得赶忙退出来,如果母亲不召他进去,便不敢再去见述律后。耶律德光的智勇与谋略大概继承了他母亲很多,但也许是从小被母亲管教较严,所以成人之后依然对母亲有所敬畏。

因为述律后重视牧业而轻视农业,所以她对于向中原用兵不太热心,只希望在草原地区建立稳固的统治。在阿保机又一次出兵幽州时,她反对说:“我们有这么广阔的地方,羊马无数,在这里享受无人可比,又何必兴师动众地远征得那么点利益呢!我听说晋王用兵天下无敌,假如出兵作战不利,后悔就来不及了,到时又有谁去相救呢?”因此,她的策略就是用少量骑兵骚扰,然后掠夺一些财物和人口就达到目的了。

耶律德光继位之后,继承了父亲念念不忘用兵中原、扩疆土至黄河以北的志向,屡次南下,但述律后总是拦阻。就是耶律德光在接到石敬瑭的书信准备南下时,述律后仍然不愿他出征,虽然这次把握性很大。述律后对儿子说:“我儿将行,记住我一句话,如果有人乘虚引兵北上攻打我们,你就赶快回来,不要再去救太原了。”作为母亲,述律后对这个比较宠爱的儿子也是很担心的,后来,耶律德光果然在灭后晋回兵时病死在栾城。

耶律德光的灵柩运回上京时,太后没有哭,也没有立即发丧,说是要等到各部落安定没有发生变乱时再行丧礼。

在耶律德光死后,述律后还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让三儿子李胡继位称帝,但这个老三为人极为残忍,没有什么威望。以前述律后因为偏袒耶律德光不让耶律倍继位,得罪了一大批人,而且也杀掉了很多大臣,到这时,被杀大臣的儿子们也已经成人,这些人联合起来,共同对述律后发动攻击。

他们在南院大王耶律吼和北院大王耶律洼以及直宿卫耶律安抟等人的率领下,拥立东丹王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称帝。述律后接到报告,异常恼怒:“我儿南征东讨,功业卓著,当立者应该是在我身边的孙子,耶律阮的父亲弃我而奔后唐,是大逆不道之人,怎么能立这种人的儿子为帝呢?”于是派第三子李胡领兵阻击,和耶律阮隔湟水对峙,大有决战之势。

但与李胡同行的后晋降将李彦韬却投降了,结果李胡败退而回。大臣耶律屋质趁机劝说述律后罢兵言和,述律后见无力左右局势,只好承认了既成事实。但内心里仍留恋昔日的权势,所以又寻机暗中谋划废耶律阮而立李胡为帝。

最后事泄被幽禁到阿保机的陵墓旁,直到75岁死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耶律德光和耶律阿保机什么关系 耶律德光怎样拿到燕云十六州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太宗即耶律德光,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在阿保机的三个儿子当中,他和长子耶律倍都很受阿保机的喜爱,但耶律德光更像他的父亲,在阿保机四处征战的时候,耶律德光都跟着出征,因此立功甚多,一直到后来平定渤海国,都有所建树。所以同样有勇有谋的母亲述律后才对他另眼相看,在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全力支持他,反对喜欢汉族文化

  • 辽穆宗为什么被称作睡王 辽穆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应历元年(951)九月,辽平息察割之乱后,群臣拥立辽太宗长子耶律璟,是为辽穆宗。穆宗好游戏,厌国事,每夜酣饮,达旦乃寐,日中方起,国人称之为“睡王”。在辽世宗耶律阮被弑之后,大臣合力诛杀逆臣察割,拥立辽太宗耶律德光长子耶律璟为帝,是为辽穆宗。穆宗因为耶律安抟、耶律何鲁不等大臣曾拥立世宗的缘故,对他

  • 辽景宗是如何即位的 辽景宗期间为何叛乱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景宗耶律贤是世宗第二子,生于天禄二年(948)。穆宗即位后,将他养在永兴宫。这是穆宗生父太宗的宫卫(即行宫)。太宗死后,永兴宫由穆宗继承,穆宗即位后,在该宫成长起来的耶律贤就成了这个宫卫的新主人。穆宗无子,视贤如己出。耶律贤一直受到穆宗的钟爱,但成年之后,他对穆宗却非常不满,主要是不满意穆宗酗酒怠

  • 耶律倍为什么没当皇帝 耶律倍为什么投奔后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耶律倍,后世被追封为辽义宗,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母亲是述律氏,与后来继承辽太祖皇位的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亲兄弟。耶律倍自幼聪敏好学,外宽内挚。辽神册元年春,被耶律阿保机立为皇太子。阿保机曾问侍臣:“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我想祭奠,那先祭奠谁呢?”众人都以佛陀应答。耶律阿保机说:“佛陀不

  • 辽国萧太后有哪些成就:宋辽之盟,辽国进入鼎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朝历史上掌握最大权力的太后不是述律太后,而是萧燕燕(953~1009),萧燕燕时代,达到官位顶峰的大臣是汉臣韩德让(941~1011),后世常传说他们两人的爱情故事,虽然或许子虚乌有,但君臣相得,共同缔造了契丹族的盛世,却是不争的事实。萧燕燕,汉名叫绰,燕燕是她的契丹名,或说是小字。其父萧思温是相

  • 辽兴宗与法天太后有何矛盾 辽兴宗为何囚禁法天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来母子同心,然而如果生在帝王家,权力欲却能扭曲甚至彻底毁灭这种人伦亲情,辽兴宗(1016~1055)和其生母法天太后之间所发生的事,就证明了这一点。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皇后是平州节度使隗因的女儿,韩德让的外甥女,小名叫菩萨哥,生得既聪明又美丽,12岁被选入宫中,不久就由萧太后做主,册封她为辽圣宗的皇后

  • 耶律重元是什么样的人 皇太叔耶律重元为什么要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耶律重元是辽圣宗次子,兴宗同母弟。清宁九年(1063)七月,重元父子发动叛乱,重元自立为皇帝,并派兵进攻道宗行宫。由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卒反击,政变被粉碎。重元被迫自杀。兴宗即位初期,法天太后专政,曾谋废兴宗而立重元。重元因向兴宗揭露这一阴谋,获得信任。兴宗并因此得以采取果断措施,

  • 耶律乙辛简介:耶律乙辛是好是坏 耶律乙辛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耶律乙辛字胡睹衮,契丹五院部人,是辽代名声最坏的奸臣。他性格阴毒,为了一己之私,设计害死了辽道宗的皇后和皇太子。辽道宗的皇后萧观音是个有名的才女。她姿容冠绝,工诗善文,尤其擅长音乐,会谱曲作词,弹得一手好琵琶。辽道宗同其他的辽代皇帝一样,善于骑马射箭,喜欢围猎,常驰骋山林,追猎猛兽,有时连贴身扈从也

  • 天祚帝是如何亡国的 天祚帝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道宗曾因奸臣乙辛的挑拨杀害了皇后和太子。无独有偶,辽末帝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又重蹈他祖父的覆辙,在奸臣萧奉先的欺骗下,害死了自己的爱妃萧瑟瑟和亲生骨肉敖卢斡。萧瑟瑟出身于渤海王族,姿色出众,多才多艺。天祚帝初次见到萧瑟瑟便神魂颠倒,不能自已。他将萧瑟瑟带入宫中,藏匿数月。皇太叔和鲁斡知道后,就劝天祚帝

  • 辽金塔有什么历史价值 辽金塔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代的佛塔遍布于五京所属的许多地区。常见的辽塔是八角十三层的砖塔,塔为实体,不能入内攀登。辽塔的这种形制后来也为金代所继承,在中国建塔史上,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辽金塔。万部华严经塔又称白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在辽代丰州故城西北角,约建于辽圣宗时,历代都曾维修。塔身外侧有精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