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方腊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真实的方腊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68 更新时间:2023/12/7 11:50:52

在《水浒传》中方腊是被武松给擒住的,方腊砍了武松的一只手臂,武松也可谓是真英雄,使劲了全身最后的力气用一只手愣是掐晕了方腊。于是方腊这才被擒住,后来被朝廷斩首示众了……历史上真实的方腊可不是这样死的,他也并没有被擒住,而是一直杀敌直到战死,十分悲壮!

话说宋徽宗年间安徽人方腊造反影响力很大,很快就席卷了东南好几个省,朝廷坐不住了,派出童贯率领几十万大军征伐方腊和他的义军,注意啊,历史上真正征方腊的是童贯,可不是宋江带领的一帮梁上好汉。童贯率领的朝廷大军一开始也没有开打,总是先要招降一下嘛,如果方腊自动投降,像宋江那样接受招安了,那就免于战事了。但方腊毕竟不是宋江,方腊的目标就是要推翻赵宋王朝的,所以他当然不会接受招安。方腊拿着朝廷的招安书直接给撕了个粉碎,撵走了朝廷派来招安的大臣。

方腊撕了朝廷的招安书,这可气坏了童贯,铁了心要平定方腊起义。我们都以为童贯是奸臣,但童贯这个人真的很有军事才能的,一部《水浒传》却把人家说的跟酒囊饭袋似的,太冤了。

方腊的队伍虽然声势闹得挺大,真打起仗来还是敌不过训练有素的朝廷军队。所以战事一开始方腊的义军几乎都是节节败退,而童贯率领的朝廷大军都是节节胜利。后来,童贯调兵遣将用三十万大军将方腊及其几万义军围到了一个叫松毛岭的地方,这个地方长满了松树。

方腊让手下一些得力干将带着部队突出重围,而他带着一小部分部队掩护大部队突围,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方腊手下的人都不同意,说圣公,你带队伍突围,我们给你打掩护。但方腊执意要先让兄弟们安全突围,他才放心。他心里的意思是,兄弟们都是跟我出来闹革命的,我不能在危机关头自己跑了,让兄弟们在这里受死。从这点可以看出方腊这个人是非常讲义气的,他如果上梁山肯定是头把交椅绝对服众,就没宋江什么事了。

于是方腊拖着已经受伤的身体带着一小队人马突然杀向敌军,为的是吸引注意力,掩护突围部队冲出重围。方腊挥舞着大刀砍杀几十名敌军,刀都看卷口了不能用,方腊便举起一块块的石头砸向敌军。结果连石头也扔完了……朝廷军队见方腊已是困兽犹斗,便纷纷冲上去想砍掉方腊的头,回去邀功。

方腊手下还剩下几十名义军兄弟,他们见圣公有危险了,都争先恐后地围到方腊身边,用身体挡住敌军的砍杀……后来,宋兵一拥而上将方腊砍成了肉泥,砍的血肉模糊!方腊便在松毛岭这个地方英勇就义了……这一天是八月二十四!方腊是死了,可是他突出重围的兄弟们继续扛起了他的大旗。钟相、杨幺等人在洞庭湖一代带继续从事着方腊未尽的事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方腊起义是被谁镇压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方腊是睦州青溪人,漆园雇工出身。为人豪爽仗义,在乡间很有号召力。因北宋末年宋徽宗酷爱奇花异石,以朱勔为首的贪官污吏为投其所好,趁机大肆搜刮,搜求浙中珍奇花石进献。并在苏州设应奉局,靡费官钱,百计求索,勒取花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京城,号称“花石纲”。这种搜刮和无休止的徭役让百姓不堪其扰,生灵涂炭,

  • 宋朝为什么分成南宋和北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本身并无南北宋之分,只是前一个宋朝被金灭亡了,原宋朝的皇室亲戚在杭州登基,划江而治,宣布继续是宋朝的政权,因为在长江以南,史称南宋,原来的那个被灭亡的宋朝史称北宋。公元1126年底,金兵攻破宋都城汴京(即今开封),公元1127年四月。金掳走了宋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宋灭亡。到此为北宋。公元1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会将将殿试制度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落第书生在皇宫门外喊冤,惊动赵匡胤,影响中国古代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三月的一天,东京开封的皇宫门前一阵喧哗,一位书生挥动手中的木槌,奋力敲击着一面大鼓,同时高声喊冤,声震宫阙。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胆大包天的书生,居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古代历史,长达九百

  • 赵匡胤为何要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重赟这个名字却很少被人知道,甚至在很多书籍中不一定是真的历史事实又是怎样的呢?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石守信、韩重赟等禁军将领的支持下,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皇位,建立北宋王朝。可是七年后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龙颜大怒,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居然下旨想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北宋的开国功臣韩

  • 961年8月22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961年8月22日(农历961年7月9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后周政权后,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武将拔扈,不利于中央集权,乃与宰相赵普密商,决定削夺大将兵权。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

  • 宋朝最有名的两位皇帝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史学家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认为赵家开创的宋王朝是华夏文明的巅峰。南北两宋绵延三百一十九年,历经十八帝,最有名的皇帝当属第一位和第八位(按顺位排序)。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原属后周重臣,陈桥兵变登基为帝。赵匡胤利用卓越的军事才干南征北战,基本统一全国

  • 1121年8月24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在汴京就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121年8月24日(农历1121年7月10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在汴京就义。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今浙江杭州市淳安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他

  • 宋朝皇帝为什么不称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对皇帝的称呼也有很多种,像唐太宗,明成祖,乾隆,这都是不同时代对不同皇帝的称呼。而对于宋朝来说,对皇帝的称呼可谓是特别的别致。别人家都称陛下表示尊贵,而宋朝却称皇帝为官家,这是什么原因呢?宋朝称呼皇帝“官家”的原因,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很大的关系,赵匡胤一开始只是后周的大将,后来经过陈桥兵变

  • 1453年6月30日:元朝张士诚率起义军攻陷泰州及兴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453年6月30日(农历1453年5月24日),元朝张士诚率起义军攻陷泰州及兴化。张士诚(1321年-1367年),元末明初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元末泰州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的说法。张士诚小名九四,出身为为运盐工,由于不

  • 包拯为什么不救杨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包拯相信很多人都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很多影视剧都喜欢拿他作为题材进行拍摄,而他额头上那个月亮形状的标记也成为了他的标志,除了包拯这个历史名人以外,北宋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杨家将,只不过他们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因此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当时包拯不救杨家将呢。包拯(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