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哪朝公务员工资最高

中国古代哪朝公务员工资最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67 更新时间:2024/2/14 20:51:00

中国古代的“秩禄”制度,等级森严,不允僭越。秩是官秩,是官位的高低;禄是俸禄,是朝廷发给官吏的薪饷。官秩品在秦汉时以谷物多少计算。西汉从万石到佐史分为二十级,曹魏时以一品至九品定分为九级,南北朝逐渐改为正从九品十八级,隋唐沿袭南北朝的秩品等级,以后各朝也大抵如此。

汉代的官俸以谷物计算,最高秩万石月俸350斛(一斛相当于14公斤),最低秩月俸仅为3.6斛。两者相差近百倍。

唐代官俸有职田、禄米、钱货。京官一品、外官二品授田12顷,京官八品、外官九品授田2顷50亩。武德初年,正一品禄米700石,从九品禄米50石。贞观时一品官月俸钱6800,九品官为1300文。唐后期,俸禄厚外官、薄京官。

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一贯为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钱外,还有禄米,宋朝大小官员锦衣美食,生活奢华。

正一品官,月领禄米150石,俸钱12万文,外加每年绫20匹,罗1匹,绵50两;从九品官,月禄米5石,俸钱8000文,外加每年绵12两。除以上薪饷外,各种福利补贴名目繁多,计有茶酒钱、厨料钱、薪炭钱、马料钱,等等。官员家中役使的仆人衣食及工钱也由政府“埋单”。

宋代公用钱借贷利息与职田的收入,除由部门长官支用外,大部分进了部门“小金库”,隔三差五发放给官吏们,成为收入的一部分。官员出差或赴任时,可以凭朝廷发的“给卷”在地方上白吃白住,甚至领用粮食衣服等。

宋朝还设立“祠禄之制”,德高望重的高级官员进行定期疗养,一切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宋朝的不少官员能领取两份薪饷,名曰“职钱”。

优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员很少有自愿致仕(退休)的,有的为延长任职期限,竟改动年龄。因此,朝廷只好强迫官员致仕,对年满七十的老官僚,不考课,不给升迁。官员致仕时,往往给予加官晋级,类似当今公务员的“即提即退”。宰相级的官员致仕后,仍可参议朝政做“高级顾问”。官员自动致仕的,其子孙可以“荫补”一定的官职,致使“官二代”从政者众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燕云十六州是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失岭北(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的燕然都护府)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

  • 燕云十六州为何能被朱元璋一年收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是一个相对积弱的朝代,曾经经历过无法统一河山的痛,而宋朝经常遭到外部势力打压,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没有燕云十六州。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宋朝国境也就失去了自然屏障,敌人进攻宋朝,犹如一马平川,无任何阻挡。很多人对于燕云十六州可能并不熟悉,但是倘若说起北京、天津等地区的话,人们就会恍然大悟。主要包括

  • 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别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朝的燕京,指现在的北京。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及在一些古籍中、文学小说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一千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

  • 中国古代商人地位是怎么变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四民——“士农工商”,指的就是搞仕途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在四千年的古代社会排序里,商人一直是地位最低的一个社会阶层。到了宋朝和明朝,商人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明显的表现就是宋朝商人弟子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尤其到了明朝晚期,郑和七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不过此时“抑制商业,以农为本

  • 古代怎么通缉犯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官兵往墙上贴一张通缉令,并大声对周围百姓喊道:“如发现嫌犯及时上报,官府必有重赏。”然而告示上的犯人容貌,那画得叫一个抽象,估计犯人站旁边大家都认不出来,这样也能抓到人吗?古代没有照相机,只能凭借当事人的印象让画师画出来大概的容貌,即“画影图形”,主要在唐代之后才出现。画师技

  • 古代商人的地位为什么低:有钱也是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一直有士、农、工、商的排名制度,按照当时的观念,从商除了能赚几个钱,社会地位根本谈不上。这种传统说来也不合理,那些专门为国家经济发展生产的人得不到重视,当权者控制天下,这种现象是封建社会的弊端。一、经济制度方面古代中国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那么在经济制度上的表现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经济的特征就

  • 揭秘中国历史上的太监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

  • 战国四公子谁的下场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四公子”中,死得的最惨的当为春申君黄歇。早年,他陪伴楚太子熊完在秦国做了十多年人质。楚王病危时,派人到秦国乞求秦王放回熊完太子回去继承王位,秦王就是不答应。这个时候,黄歇挺身而出,去游说秦王。他是有智慧的,先对秦王说:大王,你先放我回去看看楚王是否真的病入膏肓了。秦王感觉有理,就应允了他的要求

  • 历史上的东吴始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泰伯又称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始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古公亶父之宠,并言“我世当

  •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告老还乡”,又称“告老还家”,“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种制度。我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是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